團圓是春節永恆的主題,也是這個節日承載的最重要意義。然而每年春節,總有一些人主動捨棄自己的小家,放棄春節期間的休假,像任何一個平凡的一天那樣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只為讓更多的人可以放心地回家團圓。
每當春節臨近,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堅守者,他們未必顯眼,卻無比重要。雲南也有千千萬萬個這樣的堅守者,他們中有警察、醫生、消防員、記者,也有快遞、外賣小哥、保安和服務人員……vivo雲南攜手春城晚報用X60 Pro+聚焦了其中幾位,定格下他們普通卻不平凡的身影和故事。
在過去的連續6個春節,王慶榮都是店裡最後一個下班的人。他是vivo體驗專門店的店長,也是一位入職8年的資深導購。
從當初的「調皮」男孩步入而立之年,店長的身份對王慶榮來說,更多的是壓力和責任。逢年過節,為了讓店裡的員工們儘可能地早一點下班過節,王慶榮便「承包」了店裡臨近打烊時間段的全部工作,因為顧客的需求而導致不能按時下班也是家常便飯,連除夕夜都是如此。
秉持著服務客戶的導向,王慶榮不僅在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為vivo的新老用戶提供細緻周到的服務,在暑假這樣的購機旺季,他也急用戶所急,堅持每天提前1小時開門營業,最晚閉門打烊。王慶榮深知自己代表的是vivo的品牌形象,所以他把自己的個人需求都儘量放在門店之外去滿足,就連每天吃飯喝水都是在門店隔壁的樓梯間裡解決的。
正是這樣的堅持與堅守,王慶榮帶著店員們在2017年將門店做到雲南全省銷售絕對臺量第一,並榮獲了「十佳店長」、「 全國店長冬令營優秀學員」等公司榮譽。
春城晚報的老讀者應該都熟悉我們的「老記」「名記」,春城晚報編委、都市新聞部主任李榮。在2020年初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李榮作為雲南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前方指揮部成員,也是宣傳組隊長,勇敢逆行,奔赴前線見證了最美白衣天使奮戰抗疫一線的感人事跡,並為讀者帶來了第一手資料。
為了照顧在對口支援期間失去父親的25歲醫療隊隊員何美嬌的感受,第一時間就得知消息的李榮主動「漏報」了這條悲傷的新聞,而是選擇了恰當、低調的方式告訴了何美嬌這個壞消息,他至今也沒有為這個決定而後悔過。
在昆明媒體圈,不愛搏眼球的李榮還有著「公益達人」的稱號,他不僅總是奔波在新聞第一線,也長年關注、報導、參與公益事業。
作為一名記者,逢年過節隨時待命是職業的一部分,成為堅守者對李榮來說,更是責任感使然。
每逢春節,整個城市都會放慢腳步,但陸達剛不會。這位春城52路公交車司機入職16年來,都沒有跟家人一起度過一個完整的春節假期。
公交系統是每座城市暢通運行的大動脈,披星戴月的公交車司機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人。在家人眼中,陸達剛一年到頭見不到人,而在同事口中,陸達剛「極其熱情、善於助人」。越到節假日,陸達剛和他的同事們越忙。保障市民的出行他們風雨無阻,但照顧自己的小家他們卻常常缺席。
這位連續16年榮獲駕駛員優秀標兵的公交車司機總說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人做著平凡的崗位,但他沒有說出來的,卻是這個崗位和自己肩頭那份沉甸甸的責任。正是因為像陸達剛這樣的公交車司機的默默堅守,才保障了春城市民節日的正常出行;因為他們的堅守,更多人才能開開心心地與家人團圓。他們的堅守不僅點綴著城市的繁華,更讓每一個出行的人感受到便捷與溫暖。
春節是人們重溫民俗、走近中國傳統文化的最好時機,但非遺傳承人梁俊利卻幾十年如一日,把通過麵塑傳承中國各族人民的傳統民俗風韻看作自己的責任。
從2017年開始,梁俊利與妹妹梁俊萍一同啟動了一個「美麗中國」系列的創作計劃,她不斷翻閱資料,深入少數民族的生活進行觀察,計劃用2000多個面人來刻畫和展現56個民族的服飾、節慶以及生活習俗等等。至今,她已經完成了白族、彝族、壯族、布依族、布朗族、藏族、景頗族等民族的創作。
疫情期間,梁俊利的幾組抗疫主題面人作品也引起了關注。其中有描寫醫務人員前往一線與親人告別的《離別》;描寫工人建造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眾志成城》,以及描寫醫務人員和患者一起挑廣場舞的《真愛》……不僅歌頌抗擊疫情過程中的感人事跡,也表達了對戰勝疫情的美好祝願。幾十年如一日,讓麵團在指尖生花,梁俊利承擔起的是留存、是傳承,也是文化和歷史。
春節假期將至,像王慶榮、李榮、陸達剛、梁俊利這樣的堅守者在春城的各個角落裡還有很多很多,大部分人享受到的闔家團圓,都是他們在熱鬧背後的默默堅守。沒有他們的不動如山,哪有我們的歡樂祥和。
我們也許無法為每一位堅守者逐一定格他們的身影,列舉出他們的名字,但我們尊重並感激他們捨棄小家、顧全大家的付出,他們中的每一位,都值得和這個時代一道被銘記。
還有更多的寒冬堅守者們
向你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