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裡,相信很多孩子都不會少做一件事:課外閱讀。
因為現在的家庭都普遍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但鑑於孩子的時間,很多都採取了平時定時閱讀,假期大量閱讀的配合策略。
這不,學校也沒有閒著,一輪又一輪的讀書打卡,視頻、讀書筆記輪流上陣。
老師最新開出的閱讀打卡要求:讀一本10萬字的書,發閱讀分享視頻和閱讀摘抄筆記。
由於自家娃才準備二升三,中文閱讀一直也沒有抓得很緊,隨大流的老母親,乍一看10萬字,一下感覺有點蒙:這是不是有點多?
後來周圍問了一圈,又查了些資料,才發現孩子們的中文閱讀速度都有這麼些說法。
以小學三至四年級的孩子為例,基本在200-300字/分鐘的閱讀速度是一個正常的範圍值。
對於比較愛讀書的孩子來說,可以達到500-800字/分鐘。
而在部分小學的實驗班裡,經過快速閱讀的訓練,快讀速度可以達到1000字/分鐘,還有個別同學每分鐘閱讀速度可以超過3000字。
也就是說同樣一本10萬字的兒童小說,孩子們的閱讀時長是存在巨大差異的,有些1個半小時就能看完,有些要3個半小時,有些則要花上6個小時以上(如果是分攤到每天半小時閱讀,則要花上接近2周左右看完一本書)。
杭州有個五年級的小學生,是個地道的」小書蟲「。一年讀了360多本書,如果按每本10萬字算,一年就接近3600多萬字。
根據國家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小學階段學生課外閱讀總量在145萬字以上。也就是說,他差不多2周就完成了小學階段的閱讀量。
相信這個極其熱愛讀書的小朋友,閱讀速度絕對不低。
但我們大部分的家長是不是也要這樣「跑量求快」呢?
這倒不必。
就連非常欣賞這個學生的班主任都坦言,把閱讀當成最大的愛好,這樣的學生畢竟是少數,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很難達到這個量,所以家長也沒必要盲目去學。比如在杭州他們的小學,一般要求學生每天的閱讀時間是半小時,1到2個月精讀一本書。
由此看來,學校給準備上三年級的孩子布置一本10萬字讀物的閱讀任務(並沒有強制規定閱讀完成時間),倒也不是一個強人所難的任務。
只不過,以前對閱讀不夠上心,對速度不夠了解的老母親,倒是提供一次測試、摸底、訓練、進步的機會。
通過向閱讀高手們的取經,老母親發現,在家庭教育中,想要提高孩子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我們還特別要多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搭配適量的閱讀理解訓練。
有些孩子讀書奇快,可以達到2000-3000字/分鐘。但老師一問書中的細節,就啞口無言。
有些孩子閱讀量很大,喜歡看暢銷口水書,可考試一做閱讀理解,得分並不高,這都讓家長很奇怪:不是讀書了嗎?為什麼還是看不見效果?
一位從教30多年的語文老師說,「好的閱讀應該是精讀和泛讀相結合的。」所說的精讀,就是要進行高質量的閱讀訓練。
而孩子通過系統的閱讀訓練,能夠打好語言文字的基礎,增強理解能力。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一強,就能迅速抓取文本的中心和重點,分析文本所提供的信息,感受到文中的情緒,反過來又可以推動閱讀速度的提高。
這也就是有些愛讀書的孩子在小學五年級、初中二年級時閱讀速度會猛增的原因,因為在這兩個關鍵節點,很多孩子的理解閱讀能力上來了。
第二,注意讀書的廣度,也會給孩子的閱讀速度帶來不同的影響。
在家庭閱讀中,家長在幫助孩子制定書單時,儘量把內容領域列得」雜「一點,廣度鋪開一點。
在文學、歷史、地理、哲學、人文、科普等方面去廣泛涉獵,挑戰自己的閱讀極限,在不同類型的書中去感受知識。
閱讀面寬的孩子,各類型的知識都有所接觸,讀起新書來,陌生感沒那麼強,難度也沒那麼大,加上分析理解能力跟上來了,自然速度就上來了。
但是,各個不同領域的讀物存在著不同的閱讀難度。
看慣了故事書的孩子,一看科普類讀物,速度是一定會慢下來的,因為詞彙、句式、文風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孩子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家長可別表現得很焦急,慢就慢一點,先讀懂,找到樂趣,適應了再去求速度。
第三,堅持家庭閱讀的持續性和連貫性。
也就是說,要每天固定有閱讀時間,不要想讀就讀,不想讀就不讀了,這樣不會有好習慣的養成。
我們能看見,大部分的小學,會要求孩子每天閱讀時間至少是半小時,孩子如能長期堅持,閱讀速度就能穩中有升,這就是所謂的」習慣成自然「。
第四,從中年級開始,要養成默讀的習慣。
雖然小學生可以用出聲閱讀有利於掌握正確的閱讀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但是,這通常是小學低齡段的閱讀做法,它會使閱讀速度受到說話速度的影響。因此,不利於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默讀是大腦對文字的反映,只運用眼睛和大腦兩個器官,從而理解文字的意義,整個活動在大腦內部默默進行,省去了口的發聲和耳朵的監聽,因而速度就快的多。
一進入小學中年級,家長可要開始注意孩子的默讀和速讀了。
第五,改變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
有些小學生在閱讀時常常用手指、鉛筆、尺子在頁面移動或指指點點,有的還搖頭晃腦,眼睛對準了正在讀的每個字,有的還經常回過頭去讀已經讀過的,這些都是會降低閱讀速度,影響閱讀能力。
如果在家庭閱讀中,我們發現孩子還存在這些行為,要給孩子指出來,慢慢讓他們糾正過來。
第六,創造一個安靜的閱讀環境。
閱讀是需要大腦來控制的,特別是需要強烈的注意力,所以在閱讀時,我們要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境,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激發閱讀興趣。
在家裡製造一個小小的讀書角,擺上舒適的座椅,讓孩子在空閒的時候,充分沉浸在閱讀的美妙想像世界裡,讓孩子的思維高速又專注的運轉起來,何愁讀書速度上不去呢?
第七,允許的話,選擇大書和大屏幕。
我們家長在買書時,條件允許的話,儘量買印刷質量精美,版面清晰,字體稍大的讀物,這種書讀起來,確實閱讀體驗要舒服不少,孩子的眼睛也好受些。
如果選擇的是電子設備閱讀,那麼終歸是大屏好過小屏的原則。
閱讀速度真是好東西,一旦能提上來,做到一目十行,那真是給理解能力插上了一雙翅膀,讓孩子的閱讀效率大增。
但我們又不能光顧著速度,而忽略了閱讀的質量,畢竟,閱讀理解力才是孩子要錘鍊的硬核能力。
所以,老母親們得加油又費心啊,家庭閱讀要跑快,既要有量,還要有質。
註: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