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潘曉娟報導 中英文演講能力評測、英語作文自動批改、一鍵拍照閃速搜題……在9月5日開展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教育服務專題展上,眾多教育科技產品齊亮相,不僅讓公眾體驗到仿佛置身未來的教育「黑科技」,也悄然改變著當代學生的學習方式。
作為國內領先的科技教育企業,好未來展出「學而思網校AI老師漢語學習系統」「小學口算」等多項科教產品,以及「中英文口語表達能力評測」「口算批改解決方案」「GodEye在線課堂教學評價AI解決方案」等多項人工智慧應用解決方案,受到了與會嘉賓的關注。
教學質量為本,發揮科技X教育「乘數效應」
對於很多家長而言,如何提升孩子的「演講力」成了一道難題。孩子到公眾場合經常「不敢說、不會說」,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卻又不知道如何組織語言、表達想法,演講的時候口音也經常不夠標準,反而讓孩子陷入更加不自信的困境。
為了解決家長們的困擾,激發孩子的自驅力,好未來研發的「中文演講能力測評」技術基於幼兒語音識別技術和多維度口語表達評測算法,能夠綜合評測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給出每一個維度的評分和綜合評分,實現口語入學測試、課堂發言評價等功能。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水平,並給出評分和評語建議,指導孩子進行針對性地訓練和提升。
圖為與會嘉賓體驗「中文演講能力測評」
在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網校內部,「中文演講能力測評」作為課堂「口述題」及「課堂問答」的輔助功能,獲得了各個學科老師、學生和家長的認可。在教學教研中融入AI技術,源於學而思網校對教育本質的堅持。學而思網校認為,在線教育的本質還是教育,需要從孩子和家長的切實需求出發。AI技術,只有跟教育場景更好地融合,才能發揮出「乘法效應」。只有做好教研和教師培訓、確保教學質量,才是保障用戶價值的核心。
去年,好未來獲批成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建設企業。在賦能內部家長和學員的同時,好未來希望積極推動AI能力在全行業的開放共享。依託多年教育行業經驗與海量行業數據,好未來深耕教育領域人工智慧技術創新,持續加大科技投入,至今已產生400多項專利。
推動教育普惠,讓教育「公平而有質量」
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是我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當地普通話普及率極低,大部分孩子只會說彝語。在師資力量短缺、老師普通話發音不標準的情況下,說好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是改變當地學生一生命運的一個契機,更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作為「教育+網際網路」的企業代表,學而思網校希望用科技幫助這些孩子「走出大山」。在本次大會上展出的「AI老師漢語學習系統」,融合表情識別、語音識別與測試、OCR圖像識別等先進AI技術,不僅能實時對孩子的發音進行智能評測和糾正,還能提供拼音、詞彙、語法等方面的教學,讓每個孩子都有專屬的AI漢語老師。此外,該系統還開發了多個國家語言版本,被應用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外漢語教學中,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去。
圖為眾多嘉賓駐足體驗該系統
用科技擴展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是好未來一直以來的探索方向。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也是好未來自始至終從未改變的社會責任。同時,好未來也希望與行業一道,讓優質教育資源觸及到更多地區。2017年,新東方和好未來共同成立了「情系遠山公益基金會」,凝聚起乂學教育、凱叔講故事、樸新教育、精銳教育、尚德等教育企業,通過教育科技手段,讓越來越多貧困地區學校的課堂變得高品質、輕負擔、高效率和個性化。
如何不忘教育初心,讓科技更好為教育賦能,是每個教育企業關注的核心議題。好未來希望能夠回歸教育本質,通過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技術將優質教育資源傳遞給更多中國學生和家長,並以開放的姿態攜手教育行業,共同推動教育與科技的深入融合,提供更高質量、更多樣化的教育服務,不斷以技術驅動教育的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