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期末複習時流的淚,都是當初選課時腦子進的水!」這句話在澳洲留學黨的朋友圈中已經看過N遍了,看來選課對大家留學生活的幸福程度有極大的影響。
可不,如果選課不合理,那麼我們整個學期都會陷入手忙腳亂中,甚至會因為複習時間不足而掛科!
那麼,在澳洲留學,我們該如何機智地選課?怎麼選課才能讓我們的新學期忙而不亂?今天全部告訴你~
秘訣1:循序漸進
一個學期選多少門課好?這個問題諮詢你的師哥、師姐往往就能得到靠譜的答案,不過,想提醒大家,一定要考慮到自己的現實狀況後再做決定。
比如,剛接觸全英文教學時(第一學期),我們的溝通能力較弱、寫essay還較為生疏,這時就不應該選過多的課。
合理的做法是在學校允許的範圍內少選1-2門課,這樣,我們不僅能在學業上更遊刃有餘,還可獲得更多的時間適應大學生活、廣交朋友。
有了這樣一個良好的開端,我們會逐漸增強自信,接下來的留學生活也會更加順利~
秘訣2:關注成績構成
在看課程大綱時,同學們特別關心的往往是上課時間、閱讀書目、學分數量等等。其實,還有一點值得我們重視,那就是期末成績構成(Assessment)。
在澳洲,不同課程的Assessment差距很大。有些課如上圖一樣,平時成績+課堂討論+presentation佔了期末分數的絕大部分,甚至連final exam都沒有。
還有一些課相反,final exam的成績佔了大家期末分數的大頭,幾乎是「一考定輸贏」。給大家的建議是,這兩類課要搭配著選。
也就是說,我們的選課列表中兩類課程的數量應該較為均衡。這樣,我們就能避免出現期末手忙腳亂的情況,學習壓力會被「分攤」到整個學期。
要是平時閒的不行,一到期末N個考試「接踵而至」,這就只能怪咱當初沒好好選課了。
秘訣3:關注你的professor
就算評分標準再客觀,那份也是人給的,我們上課前得好好了解一下自己的教授。一個簡單粗暴的方法:谷歌TA的名字即可。
我們需要了解的是他的研究領域及教育背景。如果他的研究領域和你的興趣一致,那選他的課一般錯不了。在他的課堂上,我們往往會有更高的參與度,期末成績也會更好。
當然,向師哥師姐打聽他的授課風格、給分高低也很重要,這點相信大家都懂的。
秘訣4:試聽+輔導會都別錯過
在新生入學的first week,往往學院會舉辦一個選課輔導會,這個活動建議大家準時參加。為大家進行選課輔導的都是學院的大牛博士生,聽了就有收穫。
除了選課輔導會,課程試聽也要積極參與,並且建議大家一堂也不要錯過(自己所選的)。這個試聽,可不僅僅是在聽課。大家會在一個完整的教學周內體驗新學期的學習、生活節奏。
在這一周,同學們會發現比如說「兩個教學樓離得太遠,課間趕不過去」、「午飯時間根本不夠,下午餓的不行」這類之前根本發現不了的問題,並及時退課或重選。所以說,試聽也別缺席哦~
秘訣5:尊重作息規律
對很多習慣晚睡晚起的同學來說,選清晨的課程就不太明智。就算咱們能在7點起床,整個上午的精神狀態卻無法保證,這對於聽講效率非常不利。
而對於習慣早睡早起的同學來說,選晚上9點後下課的course會打亂咱們的生物鐘。回去寫著寫著作業就往往到了半夜12點,玩玩手機、洗個澡就後半夜了。
所以說,選課前也要考慮自己的作息規律,確保上課時間自己的精神狀態是較好的。
選專業、選課,其實都是一門技術活兒!如果做錯了選擇,可能耽誤的是我們整個的留學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