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特新」既是認定標準,也是企業發力的方向;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更是對企業和企業產品、服務的多維引導,是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
1.深耕專一領域
在任何一個產業領域中,都會有很多「位置」可供一家中小企業選擇。而對於企業來說,選擇一個能夠為自己所獨有的「位置」是最重要的。那麼,首先要回答好3個問題:一是市場在哪?二是產品或服務是什麼?三是怎麼才能完成產品或服務?可是對於大多企業,往往側重於回答好第三個問題——「怎麼辦」,不願在第一、第二個問題即企業發展定位、產品/服務定位上多花時間。
經驗證明,大多數發展上的突破並不是發生或者說並不首先發生於「怎麼辦」環節,而是在企業確定發展定位、產品/服務定位時已經確定了。所以專精特新「小巨人」要取道「窄而深」,深耕專一領域。明確在哪個細分市場深耕,並精準定位核心產品和服務,然後再勇於創新,敢入研發;打磨產品,獲得市場更多的話語權。
2.定位中高端產業
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是指那些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中高端產業領域的,且尚處於發展早期的小型企業。它們始終堅持專業化發展戰略,普遍具有經營業績良好、有科技含量高、設備工藝先進、管理體系完善、市場競爭力強等特點,並且極具發展潛力與成長性,有望在未來成為相關領域國際領先的企業。
核心認定標準圍繞「主營業務突出」、「專注於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擁有核心技術(專利)」「成長性好」等要求而定,特別是主導產品方面,需佔據國際、國內以及地方市場中佔有較高的市場份額佔有率。
3.開拓市場佔有率
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是逐級進行的。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或重點培育)認定與篩選會根據地方實際情況而定,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是從各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認定的(或重點培育)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或擁有被認定為「專精特新」產品的中小企業中產生。入圍企業需要市省逐級初核、評審後推薦,經工信部條件論證、部門會審、專家審核、公示等多個流程後給予認定。所以這些企業要專注於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在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同時,市場佔有率也還要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有效期為3年。工信部組織對入選滿3年的企業進行覆核,不符合條件或未提交覆核申請材料的企業將予以撤銷。所以抓住優勢產業和環節,推動其緊盯產業前沿先進技術,不斷鞏固發展技術和產品優勢。進一步加快推進規模擴張和布局,迅速攀登行業制高點,為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樹立示範標杆,為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發揮更大的作用。
據了解,國家將研究出臺深入推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文件,並同財政部、稅務總局等部門結合經濟形勢及稅制改革等因素,完善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扶持。推動各地建立相應的協調推進機制,鼓勵在資金、政策、環境等方面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並且分層打造「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群體,分類促進做大、做精、做強,用3-5年時間培育10000家左右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