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職業教育,從某種程度上說,其發展程度及普及狀況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的一種標誌、為推動國家經濟騰飛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發達國家都有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和成熟的職業教育模式,如德國的「雙元制」、美國的社區學院、加拿大的CBE、澳大利亞的TAFE̷
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形勢和發展趨勢雖然很好,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扶植和支持力度也在逐漸加大,但尚未完全形成穩定、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局面;尤其,在中國分析儀器行業領域中,隨著行業的深入發展,各個方面的高技能專門人才需求日益猛增,優化分析儀器行業教育結構,大力發展順應分析儀器行業市場需求的職業教育是極為值得關注、亟需解決的問題̷
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環境與生物技術系李曙光主任
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歷經三十四年的沉澱與積累,推進著「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核心」的高技能人才教育培養模式教學改革,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中國職業技術教育領域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目前,學院下屬的「環境保護與生物製藥系」在深化分析儀器行業職業教育體制改革、創新教學模式、高技能人才培養等方面做出了積極地嘗試和探索。日前,儀器信息網工作人員就帶著分析儀器行業職業教育問題拜訪了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環境保護與生物製藥系李曙光主任̷
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職業教育探索
李曙光主任所領導的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環境保護與生物製藥系,下設兩個特色精品專業:環境保護與監測專業、生物製藥專業;設有18個實訓室,配備國際一流的儀器設備,總價值2300餘萬元。
1、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職業教育概況
關於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環境保護與生物製藥系的發展歷程,應該追溯到1974年建校初期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作為北京焦化廠的廠辦學校而開設化工工藝專業;隨著北京市產業結構調整及學校自身發展,國家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終於2001年,化工專業進行改革,成立環保專業,並被定位為北京市精品特色專業;2002年,隨著北京市大力發展製藥業,生物製藥成為北京市五大支柱產業之一,學院加大投入而成立生物製藥專業。
李曙光主任向筆者談到:「2005年,將環保教研組分為環保教研組、生物製藥教研組及試驗中心三部分,由我擔任環保教研組組長,學校將環保與生物製藥專業定位為學院兩大精品特色專業,並在環保專業開始培養高級工。2007年初,在環保教研組、生物製藥教研組及試驗中心的基礎上成立了環境保護與生物製藥系,由我擔任系主任。」
目前,通過近幾年的建設與發展,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環境保護與生物製藥系已經配備液-質聯用儀、氣-質聯用儀、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離子色譜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傅立葉變換紅外分光光度計、電位滴定儀、水分滴定儀、電子天平等儀器設備。
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環境保護與生物製藥系實訓室一角
李曙光主任說:「為了應對環保與生物製藥行業對技術操作人員的市場需求,為北京市分析儀器行業培養高技能人才,我們能夠保證中級工、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等多層次、全方位的技能培訓。在此基礎上,我們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籌建理化測試中心,通過國家實驗室計量認證,使學生在學校即可完成專業實習、完成企業實際工作,達到用人單位的需求;同時,我們教師的能力水平已將大幅提高,又能實現節約教學成本、利用現有儀器有效地服務社會。」
2、堅持教育創新 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為找到符合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化學檢驗專業實際情況的合作方式,我們進行了大量的社會調研;通過調研了解到,隨著北京產業結構的調整,北京大型化工企業日益減少,如果本專業與一家特定企業進行校企合作,為該單位提供從業人員的可行性及可發展性均較小。而食品安全、用藥安全、環境汙染等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國家(特別是北京市)提供了大量的資金為相關的檢驗單位購置大批先進的理化檢驗儀器,其相關操作人員極度匱乏。」
依據市場調研的結果,為了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的學生,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環境保護與生物製藥系在其環境保護與監測專業、生物製藥專業下確定兩類技工培養模式:高級工培養,定位為研究機構及測試機構的實驗員、國內企業技術支持、維修工程師、儀器銷售人員等;中級工培養,為中小企業的實驗員、藥廠的操作人員等。
「在確定培養方向後,決定中級工學習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電化學儀器等儀器,利用化學分析測定物質的含量;高級工學習氣相色譜、液相色譜、離子色譜、原子吸收光譜、紅外光譜等大型儀器的使用與維護。在教學實訓中,我們特別注重把企業實際工作或具體項目任務作為學生的學習任務和培養目標,進而實現培養的學生與用人單位之間是一種『無縫對接』。」
筆者進一步了解到,目前環境保護與監測專業:已經具有測定各類水質、大氣成分和噪聲聲級及頻譜的能力,與戴安公司、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等企業或單位開展不同程度的合作;生物製藥專業:能夠進行藥物分析方面的職業技能培訓,並與雙鶴藥業、紫竹藥業、利祥藥業、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揚子江藥業集團、北京海燕藥業等多家企業開展合作。
分析儀器行業的職業教育模式創新實踐
總結我國過去職業教育工作的成績和經驗,研究分析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機遇,學習和借鑑國際先進的職業教育模式,探索適應市場要求的職業教育模式等,都是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環境保護與生物製藥系在職業教育工作中的主要研究議題;在教育實踐中,色譜班、理化班、光譜班等系列極具特色的班級相繼推出。
1、與戴安公司共建色譜班 推行「訂單式」人才培養
戴安公司與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聯合成立的色譜實驗室
以合作培訓為契機,在戴安公司劉靜經理的大力支持下,著名離子色譜專家牟世芬研究員的關注下,克服了各種困難,「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環境保護與生物製藥系」與「戴安公司」於2007年7月籤訂了共建色譜班的合作協議。
針對與戴安公司的合作,李曙光主任說:「學院負責提供教學場地和設備。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培養的人才適應的市場需求,按照戴安公司的要求設置專業,選拔學員,人數為30人/班,安排教學任務。」
「在戴安公司的協作下,我們確定培養目標、制定教學計劃、調整課程設置、承擔教學任務以及保證實踐教學的實施;並為戴安公司的用戶培訓班提供方便。根據制定教學計劃及學材的需要,舉辦各種活動開拓學生的眼界,戴安公司提供相應的培訓資料及相關支持。戴安公司安排相關專家不定期開辦講座,擇優選聘畢業生推薦就業等。」
戴安獎學金頒獎現場
戴安公司為鼓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色譜班提供獎學金,獎學金分為三檔:一等獎學金1人,金額3000元/年·人,二等獎學金3人,金額1500元/年·人,三等獎學金6人,金額1000元/年·人。同時,戴安公司為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環境保護與生物製藥系選拔的教師提供專項的液相色譜、離子色譜免費技術培訓。
2、與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共建理化班
在劉國詮理事長、桂三剛秘書長的支持下,「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環境保護與生物製藥系」與「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於2007年8月籤訂了共建理化班的合作協議。
「通過了解,依據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會員單位的需求為建立定單式培訓班,合作編寫教學計劃和課程方案、並選定相關教材;建制為25-30人/每班,每年為畢業的15-20名高級工推薦到起學會會員單位的實驗室進行實習和就業;安排學員開展儀器分析應用培訓和儀器操作技能培訓,為分析儀器培訓提供場地、儀器、教員等方面的支持。」
關於此次共建理化班的意義,李曙光主任進一步表示:「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理事及會員單位不定期為我們進行實驗室建設和專業發展發展的諮詢、實驗室儀器應用技術指導;我們技術人員和教員參加學會主辦的學術會和技術交流會,及時了解分析檢驗的最新發展。」
「雙方應創造條件,促使我們取得國家實驗室認可資質,實施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系統(LIMS),使學生了解實驗室的最新發展,促進實驗室規範管理和測試數據的準確。雙方在條件成熟的時候,成立聯合分析測試研究中心,對社會承攬測試任務,開展分析方法研究,促進教學研究。」
3、與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共建光譜班
在閆成德理事長、劉長寬秘書長的支持下,「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環境保護與生物製藥系」與「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於2008年7月籤訂了共建光譜班的合作協議。
李曙光主任說:「這個光譜班;主要是為北京市的光譜儀器製造廠家培養專門的技術支持人員及生產人員;通過國家對職業教育學生的資金支持,以及戴安公司為部分優秀的學生提供較高的獎學金,可完全解決個別優秀學生繼續學習的經費問題;我們一直利用多方資源、努力幫助學生通過實現低費或免費接受職業教育,同時還可以促進其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與戴安公司的全面合作,為學生創作了良好平臺和機會;與學會合作,是我們為我們未來的職業教育進一步發展打下很好的基礎,同時克服了『訂單培養』方式的不足;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我們一直認為,利用與國內外大型儀器生產廠家及相關的行業協會、學會進行合作是分析儀器行業職業教育新的突破口。」李曙光主任總結到。
深化校企合作 拓展合作領域
李曙光主任說:「我們在院系管理模式、師資培訓體系、項目教學、課程設置、實習環節等方面,在積極學習和借鑑德國以企業培訓為主『雙元制』職業教育等國際先進教育培養模式的同時,結合自身特點、走適合我們自己的路子。為了明確實習項目,保證實習項目的針對性和代表性,我們一直在積極拓展校企廣泛合作的模式。」
1、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
「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市場需要的人才需要具備什麼能力、具備何種素質?是職業院校辦學面臨的首要問題。在這方面合作方可以為學校提供全面、直接的市場信息與諮詢服務。完善和豐富現有校企合作辦學方式,提高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全面貫徹落實以就業為導向、服務市場需求、提高學生培養質量,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李曙光主任如此詮釋「職業教育」概念。
職業院校學生的職業觀教育以及學生的職業生涯設計、求職擇業輔導等工作,要走專業化、市場化的路子。可以利用其廣泛的企業人力資源專家網絡和實踐經驗,彌補學校自身專業指導教師的不足,從更貼近市場需求和社會現實的角度,輔導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擇業觀、就業觀。
李曙光主任進一步向筆者談到:「按照學校確定的各專業學生培養目標,選擇符合要求的接收企業及崗位,可以確保學生培養質量。按照企業的要求,實行定向強化培養,使學生的實際能力符合企業的實際需要。紮實做好實訓安排、就業推薦等方面的工作,可以使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有很大的提高。」
2、發展和完善以「訂單培養」為主的校企合作辦學模式
目前,北京市需求化學檢驗高技能人才的用人單位數量在大幅度增加,但每家單位所用人的數量有限,針對這種情形,李曙光主任認為:「我院理化檢驗儀器較為先進,儀器種類及數量基本可以滿足化學檢驗高技能人才培訓需求;利用與國內外大型儀器生產廠家及相關的行業協會、學會進行合作,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以『訂單培養』為主的校企合作辦學方式,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全方位面向市場辦學,是符合本專業實際情況的一種校企合作新模式。」
李曙光主任最後表示:「下一步我們的重點工作:繼續深化校企合作,擴大合作的領域,進一步培養出分析儀器行業對口需求的培養高技能人才。同時,組建分析測試中心,通過實驗室認證,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充分發揮我院在2007年取得的北京市唯一的化學檢驗工公共實訓基地的作用,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拓寬培訓的範圍,提高培訓的針對性;招聘引進企業人才,不斷提升本系專業教師的能力,爭取使青年教師成為技師及講師的雙師型人才,提升科研能力,提升專業內涵。」
編者手記
採訪之前,筆者曾經直接或間接聽聞過「萊伯泰科總裁胡克博士、戴安中國有限公司大中國區總經理杜平先生、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副主任張經華博士」等都對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環境保護與生物製藥系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素質給予充分肯定̷
採訪之中,筆者參觀了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環境保護與生物製藥系的價值2300餘萬元國際一流分析儀器、聆聽了李曙光主任關於校企合作辦學模式探索的曲折歷程、亦深刻理解了國家職業教育的重要意義̷
採訪之後,筆者有感於分析儀器行業職業教育的發展前景與未來趨勢,堅信隨著行業內多方的支持與努力,中國分析儀器行業職業教育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辦學水平與模式將進一步完善、培養出越來越多市場急需的高技能專門人才,為我國分析儀器行業的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備註:
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環境保護與生物製藥系
李曙光主任 lsgly@sina.com 13801274552, , SPAN>, 有意於分析儀器行業職業教育高技能人才的聯合培養或有招聘需求的儀器廠商,請與之聯繫 附錄: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簡介 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 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是經北京市政府批准,於2002年1月在北京化工高級職業技術學校基礎上,升格建立起來的集職前教育、職後培訓、職業技能培訓鑑定、職業需求預測、就業服務為一體,以培養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等高技能人才為主的綜合教育培訓基地;現佔地130畝,固定資產2.16億元。學院前身為1974年成立的北京市化工職業技術學校,1993年被評為北京市重點技工學校,1998年被評為國家重點技工學校,2000年被評為高級技工學校。 學院實行院長負責制,執行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下設教務處、學工處、市場部(招生、就業、培訓、鑑定)、職教研究所和院辦等機構,現有教職工近500人,在校生9000人,畢業生就業率在98%以上,年社會培訓鑑定量9000人次。 「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網址:http://www.bitc.org.cn/bitc/default.htm 採訪編輯: 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