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吃貨,每到一個地方旅行之前,都要仔細研究一下當地的美食,尤其是除了正餐之外的小吃,畢竟,不吃飽了,哪有力氣旅遊。提到美食街,首都北京有著名的簋街,香港有人盡皆知的廟街,臺北有無人不曉的士林夜市,而在福州,也有這樣一條集福州本土特色小吃和五湖四海的美食為一體的美食街——達明美食街。
上午從揚州出發,一天的時間幾乎都消耗在了路上,午飯、晚飯也只是吃了點乾糧墊墊,為的只是晚上的大快朵頤。一到酒店,雖然已經是8:30,但對美食的渴望已經淹沒了一切,立刻殺向福州的「士林夜市」。
達明美食街其實並不難找,與它一街之隔就是福州最著名的三坊七巷。這裡白天是正常通行的道路,一到晚上,這裡便成為了吃貨的天堂。除了兩邊正常營業的美食店鋪,馬路中間,近百間移動美食商鋪整齊的排列成兩排,而各種美食所散發的香氣早已穿透了周邊的街巷。在五顏六色的霓虹燈的照耀下,美食街上人來人往,遊客們不時在心儀的攤位前駐足選購。
由於實在太餓,在當地朋友的推薦下,直接走進了離大門不遠的老福洲。是的,是洲不是州。不僅因為福州因水而興,還因為這裡溫泉眾多,乾脆將錯就錯,寫成了洲。據說這是本地挺出名的福州菜館子,幾乎把各種福州的美食小吃一網打盡。此時已然過了飯點,店裡顧客依舊不少。海蠣餅、蝦圈、芋泥、鍋邊糊、海蠣煎、榴槤卷……很感激同行的福州小哥,讓我們不用耗精力去選擇,就直接能吃到這裡最著名的小吃。當一盤盤只聽過卻沒見過的美食端上餐桌,早已飢腸轆轆的我們真的兩眼發光,隨之而來的就是一番風捲殘雲。
在眾多的小吃中,最感興趣的還是那碗叫鍋邊糊的湯。開始以為只是普通的麵筋湯,加了些當地的海鮮,後來聽介紹才知道,原來這碗湯的作法那麼的稀奇。蜆子汁為湯,在鍋裡燒開取其鮮味,再把磨好的米漿沿著鍋邊一圈澆過去,米漿在鍋邊燙成幹皮後用鍋鏟刮到湯裡,加芹菜、蔥、蝦皮、香菇等作佐料,燒開後起鍋就是一盆滾燙的「鍋邊糊」了。在福州,家家都會做鍋邊糊,人人也都愛吃鍋邊糊,可見這道美食的口感。
飯要七分飽,因為剩下的要靠小吃來填。減肥?不存在的!達明美食街的小吃以閩南特色小吃為主。蚵仔煎、脆口腸、椰奶凍……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臺灣美食成為了這裡的主力軍。當然,還有香港的雞蛋仔、雲南的竹筒雞……各地的美食都在此匯聚。
夜色已深,飯飽之後一天的疲勞湧了上來,不得不提前回酒店,畢竟福州之行,這才剛剛開始,養精蓄銳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