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預防針是寶寶的「噩夢」,這三個打針「搞笑」場面,你見過嗎?

2020-12-15 兩口育兒

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生長了10個月,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預示著要經歷這個世界的風風雨雨。雖然有寶爸寶媽保護著他們,但是一些事情還是要讓他們親自經歷的,而在其中打防疫針就是寶寶們的噩夢存在。不過這條路那可是必須要經歷的,雖然父母非常心疼他們,不捨得讓他們哭泣,但是為了寶寶的身體,無法逃避。

寶寶們雖然小,但是他們對疼痛與生俱來有一種恐懼。第一次打預防針時,或許不知道這個長長的針頭要對他們做什麼,但是當扎入肉裡面的那一瞬間,恐懼感油然而生,從此之後就深深地刻在了腦海中。以後每次打預防針走進醫院大門,他們就會開始大哭大鬧,當然了,目的是為了讓父母心疼,不再給他們打針,但是這種做法卻不會奏效。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們打預防針的各種場面,大家的寶寶都屬於哪一種呢?

反應弧超長的寶寶,把奶爸逗笑

在社交平臺上,一位寶媽記錄了自己寶寶第一次去打預防針的情景。當寶爸把他抱在懷裡,醫生拿著長長的針管來到他身邊時,小傢伙還在自娛自樂的喝著奶,小日子過得非常愜意,卻不知道接下來會讓他經歷一場疼痛。

護士阿姨手腳麻利地把針直接扎進了寶寶的胳膊裡,可能他感覺到自己胳膊有一種異樣,轉過頭看看這位美麗的白衣天使,竟然沒有反應。

但是當把防疫針打完針管拔走之後,疼痛感似乎才傳到小傢伙的大腦中,頓時哭的是震天動地。

他這種超長的反應弧,把奶爸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寶媽有些不樂意了,看到寶寶哭,爸爸竟這麼幸災樂禍嗎!

寶寶在又懵又好奇的狀態下被打針

2020年的前半年大家內心都是非常忐忑的,因為新冠疫情肆虐了全國,好不容易慢慢平穩了,但是最近新疆、北京等地卻有疫情反覆的徵兆。因此,不管大人小孩,他們出門又帶起了口罩,儘管外面烈日炎炎,小寶寶們也要為國家做貢獻。

這天在醫院的防疫中心看到一位帶著口罩的小寶寶,他一下聚焦了周圍人的目光。因為寶寶太小,大人的口罩戴在他臉上幾乎把整個面部都覆蓋住了,於是寶爸想了一個方法,乾脆在口罩上面剪了兩個洞。既能夠給寶寶起防護作用,還能夠讓他看清外面,不過這樣一來帶著口罩的小寶寶一下走紅了,就這樣他在又懵又好奇的狀態下被打了針。

在打針面前非常淡定,這位寶寶令醫生佩服

醫院接種疫苗的場所整天都是寶寶的哭聲,這讓醫生們已經見怪不怪了。而這位打針不哭不鬧的淡定寶寶,卻讓醫生護士們有些奇怪。雖然是小小年紀,但是看樣子也不是第一次來打防疫針。

面對護士姐姐拿著長長的針管走過來,他不哭也不鬧,兩隻眼睛好奇地盯著這個白衣天使。甚至打完之後還對護士姐姐說了一聲謝謝,這樣淡定的神情,真是醫生們佩服至極。

打預防針是為了提升寶寶的抵抗力,也可以防止一些疾病的發生,更是每個寶寶必須要經歷的。

但是寶寶們天生對痛覺很敏感,也害怕打針,家長該如何幫助他們克服這種思想呢?

1、不要哄騙孩子,讓他們降低了對父母的信任

孩子們害怕打防疫針,這是正常現象,做父母的應該理解。但是防疫針不打又不行,那該怎麼辦呢?很多父母就會有用哄騙的方式,告訴寶寶「帶你出去玩兒」,「或者是給你買好吃的」,然後把他騙到醫院。

寶寶本來想著跟父母出去逛街,但是沒想到卻要面對那麼大的針頭,還要讓自己的胳膊疼痛,結果就是越來越害怕。

寶寶的年齡小,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最信任的就是父母,這樣哄騙他,在他心裡的信任度會慢慢的降低。

所以不如打開天窗說亮話,在每次打預防針前先跟寶寶好好地做一個溝通。寶寶雖然小,但是他們也是講道理的,要告訴他為什麼要打針,打針以後自己就不容易得病了。打針的感覺也要提前告訴他,這樣讓他們能夠做好心理預防,也能降低對打針的恐懼。

2、適當的鼓勵,樹立寶寶的自信心

有些大人還怕打針呢,更何況寶寶,所以寶寶打針要哭父母千萬不能急躁。在這時他最大的倚仗就是爸爸媽媽的懷抱,在此時寶爸寶媽要安撫他,並且及時給予精神鼓勵,幫助他樹立起自信心。當然了,對於年齡稍微大一點的寶寶,家長也可以通過獎勵的方式對每次能夠主動完成打防疫針任務的寶寶給予適當的獎勵。

3、家長全程的陪護,讓寶寶有安全感

寶寶之所以不愛打防疫針,除了疼之外,他們也是恐懼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還有陌生的那個針頭。所以家長一定要全程陪護著寶寶,必要時可以帶上他平時最喜歡的玩具,不但能夠轉移注意力,而且還讓他有著充足的安全感。

為了寶寶的健康,也為了寶寶的未來,打防疫針這一關它是必須要經過的。有了父母的安全陪護,再加上鼓勵的語言,相信小寶寶們能夠順利度過這個時期。

相關焦點

  • 給寶寶打預防針這4種錯誤你有嗎?
    孟媽之前看到一條新聞:市民張女士前些天帶伢兒去打預防針,孩子怕,一直哭鬧不停,「我怕他看見針頭會哭得更兇,就把他眼睛蒙住了讓他別過頭,結果被醫生給教育了,說這樣做是不對的。打預防針為啥不能蒙眼睛?」張女士很疑惑。
  • 【四月親子季】給寶寶打預防針
    作者:寶寶知道 車士銘的媽媽以前給寶寶打預防針,都是我和婆婆推著小車走著去,因為每次打針的時候老公都不在家。昨天兒子又該打預防針了,這次正好老公在家,可以讓他開車去了。其實我們離打疫苗的地方不遠,走路也就十來分鐘吧!
  • 寶寶怕打針隱藏大學問 三個故事讓寶寶不再怕打針
    寶寶打針時哇哇大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多數寶寶在媽媽的安慰下可以很快平復,也不會特別抗拒打針,而有些寶寶卻反應非常強烈,媽媽用什麼招都不靈。看似差不多的寶寶為什麼表現如此不同?從下面這三個關於打針的故事中,你或許能找到自己和寶寶的影子。
  • 「最慘寶寶」打預防針走紅,孩子哭得稀裡譁啦,爸爸樂得合不攏嘴
    寶寶處於成長階段,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流行病,所以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孩子打預防針,做好預防措施。提起打針,相信這是很多寶寶的"噩夢",我們家有個三歲的小孩,看見醫院就不進,護士拿出注射器他就哭,每次打針不僅寶寶哭得滿頭大汗汗,媽媽抱住寶寶也是累的一身汗。但是有些寶寶就不一樣,打針不哭不鬧的,甚至還瞪大眼睛看著護士,這樣的寶寶平時都是很安靜沉穩的。
  • 帶寶寶打預防針,給她鼓勵和肯定
    今天周六又到了給寶寶打預防針的時候。雖然天空下著雨但是由於上個月寶寶的眼睛得了結膜炎,就沒有打。現在眼睛也剛痊癒了,正好今天可以打,否則又得等到下個星期。為了不讓預防針落的太多,所以我和寶爸決定開著車帶著寶寶去打。
  • 對於寶寶強體好方法,按時打預防針很有必要
    從小都需要打預防針,每個寶寶都會有一本打預防針的本子,我想這個大家都不陌生。有區別的就是有一些小朋友打的是國產,有一些小朋友打的是進口。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給我家大寶打的也是進口,後來有了小寶以後,我家兩個寶貝都是按照醫生的建議打的。
  • 寶寶打預防針,醫生逗他玩耍笑著打針:如何幫孩子克服恐懼?
    寶寶打預防針,以為醫生逗他玩耍,笑著就把針打了!看看這個寶寶,也就幾個月大,根本不知道啥叫害怕,但是他可是知道疼。去打針也是一臉好奇,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寶寶不僅情緒方式,還把注意力轉移到玩耍上。在寶寶呵呵笑的同時,快速的打針,孩子都沒來得及感覺到疼痛,這針早就打完了!
  • 給寶寶打預防針時 寶媽要注意這幾點
    寶寶出生以後,寶媽需要定期帶寶寶打預防針,打預防針可以保護寶寶抵抗各種疾病,減少寶寶生病的機率,很多人認為給寶寶打預防針,就是簡單的給寶寶打一針,沒什麼大不了的,其實給寶寶打預防針時,是有很多注意事項的,為了寶寶的健康,寶媽要注意下面這幾點,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看看。
  • 今天帶著寶寶去打預防針,小傢伙越來越懂事了,居然沒有哭!
    孩子打預防針的時間已經過了好幾天,本來是打算讓老公這次去的,但是他最近一直沒有空,昨天晚上還加班了。雖然說自己目前還沒有很忙,但是也不能缺席,所以想著老公去下,不可能每次都是我帶著孩子去打針,曠班太多次也不太好。但是老公一直拖延著,最後還是自己帶著孩子去了。
  • 打預防針後,不是每個寶寶都會發燒
    有時候說起打預防針的時候,人們都會很是擔驚受怕。就怕寶寶打了預防針就會發燒,就比較的麻煩。我也是一樣的同感。我家大寶小時候打完預防針,我們都會給他充足的水分,讓他喝水補水排尿,可是總免不了大寶打完預防針還發燒。一聽到打預防針的時候,我們就特別的害怕,心裡有很多的忐忑不安。
  • 寶寶打預防針的地方又紅又腫怎麼辦?
    導語寶寶出生之後需要接種各種預防針,寶媽一定要記住寶寶注射預防針的時間,一定要在寶寶健康的時候接種。寶寶打預防針會出現一些不適,寶寶打預防針的地方又紅又腫怎麼回事?這個時候寶媽要學會照顧和護理寶寶。寶寶打預防針的地方又紅又腫怎麼回事不少寶寶打完預防針後,針眼周圍會出現紅腫的現象,這是打針後的正常現象,一般是由於注射的藥水還未散開而引起的,媽媽們不用過分擔心。
  • 出院後,第一次帶寶寶去打預防針,我列了這五點注意事項
    我們一直在說,寶寶出生後,一些在常人看來很簡單的問題,卻是新手爸媽闖過的一道道育兒關。比如:出院後,第一次帶寶寶打預防針,需要注意什麼?我一下就想起了兩年前,第一次帶小臭去打預防針的情形。記得當時是在娘家,我還很緊張地問我媽各種問題,把她搞得莫名其妙:這有什麼好問的,衛生院不就在對面嗎……雖然寶寶之前已經打過兩次了,B肝的第一針和卡介苗,但那時候還沒出院,在醫院通知的時間把寶寶抱過去就好了,也不需要準備啥,在醫院的心態也很放鬆。
  • 帶孩子打預防針也需要心理引導嗎?孩子的精彩內心戲遠超你的想像
    2歲左右的寶寶什麼都不懂?如果你這麼認為就大錯特錯了,他們懂得遠比你以為的要多得多。他們心裡在想些什麼?為什麼哭?為什麼笑?家長了解他們的內心戲嗎?兒子滿2歲了,預約了今早打乙腦預防針、做兒保。昨晚回家跟他溝通告訴他要打預防針,「寶寶打針哭不哭?」「不哭。」「嗯,很棒,男子漢要勇敢。」這個回答是孩子的本能嗎?其實是在孩子有自我意識開始,家長的教育讓孩子習得了這種能力,孩子的內心已經懂得什麼是好壞,什麼是對錯,應該怎麼做。
  • 寶寶停藥後三天才能打預防針
    【知識季】寶寶停藥後三天才能打預防針天氣漸漸轉涼,換季時節是感冒高發期,小寶也是中招了,咳嗽發燒,因為他是有點過敏性體質,所以一刻不敢怠慢,當天晚上就去醫院掛了急診,醫生說肺部有點感染,怕有肺炎可能,讓我們打點滴。
  • 新手媽媽必須要了解的知識 寶寶都需要打什麼預防針
    所以沒得過肺結核的寶寶,通過打卡介苗,體內也會有肺結核的抗體,這就是預防針打的意義所在。 三、脊灰 預防脊髓灰質炎,也就是俗稱的「小兒麻痺」 四、百白破 百白破是預防百日咳、白喉和破傷風 五、麻腮風 預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風疹,其中麻風(麻疹、風疹)在8個月時打,麻腮風在18
  • 帶寶寶打預防針,每次我都想替他挨那一針
    自從寶寶出生後已經打了三針預防針了,第一針B肝疫苗是在他剛出生的醫院裡打的,那時候我還起不了床,是我婆婆和老公一塊抱著他去打的針,我也沒看到寶寶是否哭了沒有,這麼小就打針,會不會很疼。婆婆和我老公回來之後,我趕快問她們,孩子打針的時候哭了沒有啊,她們說當然哭了,但就哭了一會,就又睡覺了。我聽了,覺得我娃好堅強,真是一個小英雄。醫生說出了月子之後就要給寶寶打第二針了,那個時候我就可以出門了,外面還挺冷,我就穿的暖暖和和的,也把寶寶裹得嚴嚴實實的,因為寶寶剛一個多月,外面又很冷,怕他被冷風吹到。
  • 給寶寶打預防針媽媽要提前做好功課,了解疫苗禁忌
    本打算問問醫生,無意中看寶寶知道的直播有位寶媽問到這個問題才知道這是卡介苗的正常反應,我就不讓針孔碰水,慢慢它自己就好了。如果你家的寶寶也有這種情況,寶媽不用太擔心了,這是正常現象,只要好好護理就行了。記得三個月的時候寶寶要去打疫苗,本子上寫了兩種疫苗,脊灰疫苗和百白破疫苗。因為布叮之前有點鼻塞,所以推遲了寶寶打預防針的時間。過了一周以後才去補得。
  • 孩子不能打預防針,打針會漏氣!我家婆婆的各種奇葩言行,無語了
    可是,孩子剛到家,她就要給寶寶擠奶頭。因為我們是女孩子,她說不擠對孩子不好,怎麼說也沒用,最後明面上答應不擠,趁著我睡著的時候,把寶寶帶到客廳裡面擠了。那會兒發現的時候已經擠完了,生氣也沒用。娘家媽媽安慰我說,原來我們小的時候也擠過不也沒事嗎,讓我別太在意了。哎,我也沒有脾氣,擠都擠了,爆發那個矛盾幹什麼?算了,過去就過去吧。
  • 特殊時期給娃打防疫針可以延遲嗎?專家:四類防疫針最好按時打
    最近收到很多寶媽的來信,大都是詢問打防疫針的問題。因為目前疫情挺嚴重的,可孩子該打針了,到底要不要出門打針呢。其實對於這種問題,最好全面綜合的分析,綜合評估當地的疫情嚴重程度、當地防疫機構的政策等,再決定是否去接種。
  • 女兒日記20201104-打預防針
    寶貝今天打預防針了,而且是打兩針。我記得剛出生的時候爸爸抱去打預防針,爸爸心疼得要命,媽媽那時候只是覺得寶貝需要承受他自己必須承受的,畢竟打預防針是為她好。 今天推去的路上,我的心裡就感覺難受,乖乖坐在車車裡,笑著,哪裡知道會去挨針。第一針打肩膀,哭得撕心裂肺,我把她抱出來,還是一直哭,整個保健院她哭得最厲害,醫生一直催著去打第二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