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有家長建議,將「醉裡挑燈看劍」移除課本?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12-14 騰訊網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這是南宋「詞中之龍」辛棄疾的大作《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想必大家小時候在語文課本中都學習、背誦過這首詩,都為辛棄疾在詩中所描繪的波瀾壯闊的沙場生涯所傾倒,也為辛棄疾的壯志難酬、英雄遲暮而感同身受,潸然淚下!

總而言之,辛棄疾的這篇名作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以後,每當提起愛國詩,總會想起辛棄疾詩中「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場景。然而,最近有家長建議要將辛棄疾的這首詞移出課本,而一些專家也表示贊同

這是為什麼呢?

一、我們先從辛棄疾本人說起

辛棄疾出生於宋高宗紹興十年的濟南歷城,當時「靖康之變」已經發生,北方已經全部落入金人手中,所以辛棄疾一出生就處在金人的統治之下。

據《美芹十論》所載,在祖父辛贊的影響下,辛棄疾曾「兩隨計吏抵燕山,諦觀形勢」,在看到金人的殘暴以及漢人所受的屈辱之後,辛棄疾立志驅逐金人,救萬民於水火之中,所以辛棄疾在受教於劉瞻門下時,還在努力練習武藝。

紹興三十一年,二十一歲的辛棄疾聚集兩千鄉民,參加了耿京所領導的起義軍,辛棄疾勇武過人,屢立戰功,很快就受到耿京的器重,擔任掌書記一職。

次年,金軍南下受挫,發生內訌,金主完顏亮也被人所殺,耿京便命辛棄疾前往南宋,與宋高宗趙構商議前後夾擊金軍,辛棄疾欣然前往並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然而就在他出使南宋期間,耿京被叛將張安國所殺,義軍土崩瓦解,辛棄疾得知消息後悲痛不已,誓要為耿京報仇,於是就在他返回後不久,親率五十人夜襲金軍大營,於數萬金軍手中擒獲張安國並順利逃脫。

此後他便押著張安國一路南下,直到南宋都城建康,將張安國交給宋高宗趙構處置!

由以上可知,辛棄疾在前往南宋之前,已經有了對抗金人,徵戰沙場的經歷,並且創下於金軍大營順利擒獲叛徒的輝煌戰績,這也成為他在南宋安身立命的根本!

二、辛棄疾與沙場徹底絕緣

只是辛棄疾沒想到,他前往南宋之後,將與沙場徹底絕緣!

辛棄疾將叛徒張安國押到建康後,南宋舉國震驚,趙構下令嘉獎,並任命辛棄疾為江陰籤判,初入仕的辛棄疾滿腔熱血,極力主張揮師北上,收復故土,然而南宋朝廷對他的建議很是冷淡,不僅按兵不動,還將他「邊緣化」。

辛棄疾漸漸意識到南宋只想偏安一隅,根本沒有收復故土的打算,而且他「歸正人」的身份也註定他永遠不可能被南宋朝廷真正信任,萬念俱寂的辛棄疾從此斷了帶兵北上的念頭,轉而寄情詩詞,不料此舉歪打正著,成就了他「詞中之龍」的偌大威名!

淳熙八年,辛棄疾受人彈劾,官職被免,他順勢隱居不出,專心鑽研詩詞,只是他心中依然放不下國家大事,於是有了淳熙十五年他與好友陳亮於鉛山長歌互答一事,史稱「第二次鵝湖之會」。

這次會面之後不久,心潮澎湃的辛棄疾便寫下了《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一詞,此時的辛棄疾詩詞風格已然成型,這首詞算是他的「巔峰之作」,所以數百年來得以長盛不衰,經久傳頌!

三、那麼某些家長為什麼要建議將這首詞移出課本呢?

此事說來有些可笑,原因就出在詞中的「了卻君王天下事」一句,有些家長認為這句話表明辛棄疾在遭受一連串打擊後,心中依然忠於君主,這是一種不明事理,黑白不分的「愚忠」,是不值得提倡的,更不應該讓小朋友學習,否則會扭曲他們的價值觀!

這個觀點可謂是「別出心裁」、「另有新意」,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有些專家竟然贊同家長的觀點,同意將這首詞移出課本。

綜上所述,家長們之所以建議將這首詞移出課本,是因為這首詞的「價值觀」有問題,「愚忠」不值得提倡,這裡小編想問各位讀者一句,想必大家在小時候都學過辛棄疾的這首詞。

那麼大家在學習時有沒有感受到辛棄疾對君主的「愚忠」呢?或者大家有沒有被辛棄疾的這種「愚忠」所帶壞呢?

很明顯沒有!

辛棄疾出生於封建社會,自幼接受的就是忠君報國的教育,所以即使他有「愚忠」的思想也在情理之中,況且辛棄疾的這首詞所要表達的主題乃是愛國之情,並非對君主的「愚忠」。

單憑「了卻君王天下事」一句就說辛棄疾「愚忠」,實在有些牽強附會,無中生有!

而且辛棄疾的這首詞的文學水平很高,在結構上打破成規,前九句為一意,末一句另為一意,以末一句的失望之情否定前九句的酣恣淋漓,這使他的豪壯與絕望交織紐結,大起大落,反差強烈,更形成瀑布般的衝擊力量!

綜上所述,無論從這首詞所表達的中心思想,還是其獨特的寫作手法來看,都不應該將其移出課本,否則將是很大的損失,某些不懂裝懂,牽強附會的人實在可惡!

小結:

辛棄疾是一位極富個人魅力的歷史人物,「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堪稱文人之中最會打仗的,武人之中最會寫詞的,他「詞中之龍」的名頭並非浪得虛名,一生所留六百多首詞無一不是精品,如果僅憑一些牽強附會的觀點,就將他的作品移出課本,實在太說不過去了!

近年來,總是有人建議將某人的作品移出課本,先有魯迅,朱自清,後有辛棄疾,所用的藉口都是害怕教壞小孩子,對此小編只想說,心中充滿黑暗的人是看不到陽光的!

參考資料:《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美芹十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因為7個字,家長建議將辛棄疾《破陣子》移出課本,有道理嗎?
    但同時他也是一位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因為這7個字,家長建議將辛棄疾《破陣子》移出課本,有道理嗎?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辛棄疾《破陣子》是千古名篇,因其中七字,家長建議將其移除教材
    很多人只知道辛棄疾是著名詩人,但是他還是一個劍客,而且勇猛非凡,他出生於1140年,南徵北戰大半生,留下的詩詞也很多,大多都充滿了報國熱情,1189年年,這時的他已經被棄用了將近20年,送別好友陳同甫,同時感嘆報國無門,於是有感而發做了這首傳世經典——《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 「醉裡挑燈看劍」的「挑燈」是什麼意思?並不是拿著燈的意思
    比如」醉裡挑燈看劍「,很多人以為」挑燈「就是拿著燈的意思,這是想當然耳,實際不是這個意思。「挑」字有兩個讀音,一讀「tiāo」,是擔的意思,一讀「 tiǎo」,意為用細長的東西的一頭把東西舉起或弄起。「挑燈」的「挑」,是後一個讀音,意思是撥動燈芯。為何要挑動燈芯呢?
  • 家長建議刪除語文書中「醉裡挑燈看劍」,只因裡面7字,有理嗎?
    於是辛棄疾大筆一揮,寫下了傳世名作《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抒發自己複雜的情緒: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醉裡挑燈看什麼?
    有次當堂讓學生默寫,交卷時有個孩子第一句就寫錯了,「醉裡挑燈看劍」,劍寫成了見,當我指出其問題時,他解釋道:辛棄疾醉了,看不清東西,把燈調亮,能看到看清情況,所以一直理解為挑燈能看見。這番話還沒落音,發現另一名學生將看劍寫成了看箭,解釋起來同樣振振有詞:箭也代表兵器,他殺賊心切,起來看看箭袋中沒能發射出去的箭,以示尚有一腔熱忱……沒等他說完,掌聲已經雷動,嚴肅的課堂一下子沸沸揚揚。
  • 醉裡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醉裡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李芷樂誦讀著南宋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賽後他告訴記者,辛棄疾晚年常居鉛山,葬在鉛山,寫下了許多經典詞句,通過誦讀,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朗誦能力,還可以進一步激發廣大學生的愛國情懷。
  • 他是詞中之龍,一首佳作孤篇壓南宋,為什麼有人建議將其移出課本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名句,而這首《青玉案》讓多少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當然你也偶爾會寫上一些「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心靈寄語,也會有「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懵懂和天真;他的《菩薩蠻》中「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也會讓我們感懷光陰荏苒,他的「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又讓煩躁的心靈得到了短暫的平靜。
  • 醉裡挑燈看劍:史上最具殺氣的文人辛棄疾是如何煉成的?
    當然你會說,宋朝經常受人欺負,不像漢唐,經常打別人;而且宋朝又沒有統一,特別是南宋,偏安一隅,窩囊死了。其實並非如此,看問題要全面,宋朝如果弱的話,為何能存在300多年?自秦以後,歷史上能存在300年的王朝可不多見,僅漢唐宋明清而已。當然宋被金斬斷,一分為二了。
  • 酒喝多了為何會「斷片」,丟失的記憶去哪了?聽聽專家怎麼說
    這裡是大偉帶你去旅行,大偉今天帶你走進:酒喝多了為何會「斷片」,丟失的記憶去哪了?聽聽專家怎麼說。 當地酒文化的盛行,讓越來越多人接觸到飲酒,但因為酒自身的特殊性導致人們在飲酒過量後,會有明顯的醉酒現象,因為酒喝多了還會斷片,為什麼會這樣呢?
  • 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我們真懂?看看詩詞大會冠軍雷海為的解釋
    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我們真懂?看看詩詞大會冠軍雷海為的解釋《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孩子亂塗鴉家長該把畫筆收起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聽聽專家怎麼說&nbsp&nbsp&nbsp&nbsp孩子亂塗鴉,家長該咋辦&nbsp&nbsp&nbsp&nbsp如何保護孩子天性,又不讓家成「大花貓」?
  • 「山外青山樓外樓」入選課本多年,有家長卻建議刪除,為何?
    古典文學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所以中、小學課本中,這部分內容是一個重點,每年語文高考中它也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但是,近幾年,很多人卻覺得古典文學中的很多內容不適合孩子們讀。北大教授秦春華先生公開發表觀點,認為《西遊記》、《紅樓夢》等不適合孩子們讀,建議家長們和老師們不要再逼他們。
  • 《孔雀東南飛》被語文課本移除,原因何在?你看文中說了啥
    這麼經典的作品,按道理來說應該一直存在語文課本之上,為何會被語文課本「無情」的刪除呢?事實上,有位叫胡覺照的教授,曾經還上書我國的教育部,要求語文課本撤銷《出師表》,理由是諸葛亮寫的這篇文章充滿了「愚忠」的味道,沒有考慮到百姓的利益,學生看到此文章,也會產生「愚忠」的思想,不利於青少年的成長。
  • 寶媽課堂:關於寶寶餐具,聽聽兒童專家怎麼說!
    孩子是一個家庭最大的希望,尤其對於一個孩子的家庭,家長們會將最好的衣食住行都給予孩子。餐具是孩子每日接觸最多的用品,而且每天跟孩子的嘴巴接觸,因此,餐具方面,家長們的選擇往往謹小慎微,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家長不知道寶寶餐具怎麼選擇才最好。
  • 原創丨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面對剛剛被罰下一人的狀況,皮奧利迅速通過換人應對,但缺乏磨合的陣容在上半場最後一段時間還是難免手忙腳亂,好在一個中場休息的時間,讓皮奧利有足夠多的機會改變不利的局面。 於是,下半場剛剛開始,米蘭在一次快速反擊中,就再次依靠雷比奇和萊奧的連線,又後者機敏的吊射破門,米蘭再一次提前完成了連續聯賽打入兩球的指標。同時也讓米蘭球迷也將還懸著的心稍稍平復。
  • 今年梅汛期降水為何這麼多?聽聽專家怎麼說
    原標題:今年梅汛期降水為何這麼多?聽聽專家怎麼說   時至7月下旬,南方尚未出梅。正常情況下早該結束的梅雨期為何出現超長情況?今年梅雨期的降雨量為何異常偏多?   20日下午,中國氣象局—南京大學氣候預測研究聯合實驗室主辦2020年梅汛期降水異常成因研討會。
  •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快來《帝國神話》裡沙場秋點兵吧!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快來《帝國神話》裡沙場秋點兵吧!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家長建議將《背影》移除教科書?教授:移除,朱自清父親行為不雅
    語文課本上的文章都是經過各個出版社精挑細選之後選出來的,可以代表中國各個時期較高文學水平的佳作。可是近年來有很多的家長認為這些文章會傳達不好的思想,寫信給出版社希望將某些課文從課本中刪除。現在又有家長瞄準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們都知道朱自清先生是我國近現代文學圈中非常著名的一位散文家,在他的散文中不只含有樸實的生活,還蘊含了飽滿的情感,令人神往。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更是他最優秀的文章之一,用簡單的文字描述了兒子與父親之間的親情羈絆。這樣優秀的文章為什麼會被要求刪除呢?
  • 為何「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這句詞最能表現男子漢氣概?
    辛棄疾的這句盡人皆知的「醉裡挑燈看見,夢回吹角連營」出自他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詞以寄之》的開頭兩句。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 佩戴高性能口罩劇烈運動有多危險?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佩戴高性能口罩劇烈運動有多危險?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時間:2020-05-08 14:0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佩戴高性能口罩劇烈運動有多危險?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佩戴口罩劇烈運動有多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