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這是南宋「詞中之龍」辛棄疾的大作《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想必大家小時候在語文課本中都學習、背誦過這首詩,都為辛棄疾在詩中所描繪的波瀾壯闊的沙場生涯所傾倒,也為辛棄疾的壯志難酬、英雄遲暮而感同身受,潸然淚下!
總而言之,辛棄疾的這篇名作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以後,每當提起愛國詩,總會想起辛棄疾詩中「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場景。然而,最近有家長建議要將辛棄疾的這首詞移出課本,而一些專家也表示贊同
這是為什麼呢?
一、我們先從辛棄疾本人說起
辛棄疾出生於宋高宗紹興十年的濟南歷城,當時「靖康之變」已經發生,北方已經全部落入金人手中,所以辛棄疾一出生就處在金人的統治之下。
據《美芹十論》所載,在祖父辛贊的影響下,辛棄疾曾「兩隨計吏抵燕山,諦觀形勢」,在看到金人的殘暴以及漢人所受的屈辱之後,辛棄疾立志驅逐金人,救萬民於水火之中,所以辛棄疾在受教於劉瞻門下時,還在努力練習武藝。
紹興三十一年,二十一歲的辛棄疾聚集兩千鄉民,參加了耿京所領導的起義軍,辛棄疾勇武過人,屢立戰功,很快就受到耿京的器重,擔任掌書記一職。
次年,金軍南下受挫,發生內訌,金主完顏亮也被人所殺,耿京便命辛棄疾前往南宋,與宋高宗趙構商議前後夾擊金軍,辛棄疾欣然前往並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然而就在他出使南宋期間,耿京被叛將張安國所殺,義軍土崩瓦解,辛棄疾得知消息後悲痛不已,誓要為耿京報仇,於是就在他返回後不久,親率五十人夜襲金軍大營,於數萬金軍手中擒獲張安國並順利逃脫。
此後他便押著張安國一路南下,直到南宋都城建康,將張安國交給宋高宗趙構處置!
由以上可知,辛棄疾在前往南宋之前,已經有了對抗金人,徵戰沙場的經歷,並且創下於金軍大營順利擒獲叛徒的輝煌戰績,這也成為他在南宋安身立命的根本!
二、辛棄疾與沙場徹底絕緣
只是辛棄疾沒想到,他前往南宋之後,將與沙場徹底絕緣!
辛棄疾將叛徒張安國押到建康後,南宋舉國震驚,趙構下令嘉獎,並任命辛棄疾為江陰籤判,初入仕的辛棄疾滿腔熱血,極力主張揮師北上,收復故土,然而南宋朝廷對他的建議很是冷淡,不僅按兵不動,還將他「邊緣化」。
辛棄疾漸漸意識到南宋只想偏安一隅,根本沒有收復故土的打算,而且他「歸正人」的身份也註定他永遠不可能被南宋朝廷真正信任,萬念俱寂的辛棄疾從此斷了帶兵北上的念頭,轉而寄情詩詞,不料此舉歪打正著,成就了他「詞中之龍」的偌大威名!
淳熙八年,辛棄疾受人彈劾,官職被免,他順勢隱居不出,專心鑽研詩詞,只是他心中依然放不下國家大事,於是有了淳熙十五年他與好友陳亮於鉛山長歌互答一事,史稱「第二次鵝湖之會」。
這次會面之後不久,心潮澎湃的辛棄疾便寫下了《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一詞,此時的辛棄疾詩詞風格已然成型,這首詞算是他的「巔峰之作」,所以數百年來得以長盛不衰,經久傳頌!
三、那麼某些家長為什麼要建議將這首詞移出課本呢?
此事說來有些可笑,原因就出在詞中的「了卻君王天下事」一句,有些家長認為這句話表明辛棄疾在遭受一連串打擊後,心中依然忠於君主,這是一種不明事理,黑白不分的「愚忠」,是不值得提倡的,更不應該讓小朋友學習,否則會扭曲他們的價值觀!
這個觀點可謂是「別出心裁」、「另有新意」,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有些專家竟然贊同家長的觀點,同意將這首詞移出課本。
綜上所述,家長們之所以建議將這首詞移出課本,是因為這首詞的「價值觀」有問題,「愚忠」不值得提倡,這裡小編想問各位讀者一句,想必大家在小時候都學過辛棄疾的這首詞。
那麼大家在學習時有沒有感受到辛棄疾對君主的「愚忠」呢?或者大家有沒有被辛棄疾的這種「愚忠」所帶壞呢?
很明顯沒有!
辛棄疾出生於封建社會,自幼接受的就是忠君報國的教育,所以即使他有「愚忠」的思想也在情理之中,況且辛棄疾的這首詞所要表達的主題乃是愛國之情,並非對君主的「愚忠」。
單憑「了卻君王天下事」一句就說辛棄疾「愚忠」,實在有些牽強附會,無中生有!
而且辛棄疾的這首詞的文學水平很高,在結構上打破成規,前九句為一意,末一句另為一意,以末一句的失望之情否定前九句的酣恣淋漓,這使他的豪壯與絕望交織紐結,大起大落,反差強烈,更形成瀑布般的衝擊力量!
綜上所述,無論從這首詞所表達的中心思想,還是其獨特的寫作手法來看,都不應該將其移出課本,否則將是很大的損失,某些不懂裝懂,牽強附會的人實在可惡!
小結:
辛棄疾是一位極富個人魅力的歷史人物,「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堪稱文人之中最會打仗的,武人之中最會寫詞的,他「詞中之龍」的名頭並非浪得虛名,一生所留六百多首詞無一不是精品,如果僅憑一些牽強附會的觀點,就將他的作品移出課本,實在太說不過去了!
近年來,總是有人建議將某人的作品移出課本,先有魯迅,朱自清,後有辛棄疾,所用的藉口都是害怕教壞小孩子,對此小編只想說,心中充滿黑暗的人是看不到陽光的!
參考資料:《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美芹十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