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重達10噸超級炸彈嚇垮德國:1945年3月14日英軍首次用大滿貫炸彈
大家看過電影《第一滴血4》嗎?
蘭博曾經用地雷引爆了一枚超大的炸彈,消滅了半個排的緬甸政府軍士兵。
這個超大炸彈,就是英國的高腳櫃炸彈,是大滿貫炸彈的上一代產品。
在1944年,英軍研發成功了高腳櫃炸彈。這是一種巨型炸彈,重達5噸多,其中炸藥就有2噸多。
它由蘭開斯特重型轟炸機攜帶,主要用來對付德國最為堅固的目標。
高腳櫃炸彈最初的設計目的,是用來轟炸巨型碉堡。
這些碉堡可能有數米厚的牆壁,普通炸彈對它們是無能為力的。
比如希特勒的指揮部狼穴。這裡10個鋼筋混凝土修築的堡壘,堡壘的牆壁和頂部厚度超過5米。其中希特勒的掩體最為堅固,地堡天花板最終達到了8米厚。
而高腳櫃炸彈的威力要強得多。
它從6000米高空投下,可以擊穿5米厚的混凝土牆壁。
雖無法擊穿希特勒的地堡,而普通地堡是擋不住的。
由於高腳櫃炸彈過於沉重,即便是是個發動機的蘭開斯特重型轟炸機,也必須輕量化改造,拆除裝甲鋼板甚至防禦機槍,以減輕重量。
另外,高腳櫃炸彈過於巨大,很多部位無法採用機械加工,必須手工製造,要求很高。
這個工作被交給最有經驗的英國工人,稍有不慎可能導致昂貴的炸彈整體報廢。
有意思的是,攜帶高腳櫃炸彈的英國轟炸機,自身就非常危險。
且不談它們很容易被攔截,如果沒有找到投彈目標,飛機也不可能攜帶炸彈回到機場降落。
攜帶這麼大的炸彈降落,很容易在降落時候引起飛機重心不穩。
而高腳櫃炸彈一旦爆炸,可以炸出一個24米深、30米寬的大洞,機場都會被炸毀。
高腳櫃炸彈不是什麼試驗品,而是成熟武器。
它從1944年6月開始服役,英軍在轟炸中使用了很多枚。
第一次參戰是1944年6月8日,這枚高腳櫃炸彈攻擊了法國西部的索米爾鐵路隧道。
以往的若干次轟炸完全無效,因為隧道修建在小山中。
當時任何一種炸彈,不可能炸穿小山,再攻擊隧道。
高腳櫃炸彈則完全不同!
它竟然穿透了18米的山坡泥土,深入隧道內部爆炸。
隧道被徹底炸塌,德軍花費了幾周時間清理數噸碎石,也無法將隧道修復。
1944年11月12日,英國皇家空軍第617中隊以及第九中隊的蘭開斯特轟炸機,對德國提爾皮茨號戰列艦,投擲了29枚高腳櫃炸彈。
其中3枚擊中目標,只有2枚爆炸。
就是這2枚高腳櫃炸彈,將5萬噸的戰列艦,炸出半徑5米的大洞。
僅僅10分鐘內,軍艦傾斜超過40度,8分鐘後發生了大爆炸,把主炮塔都炸飛了25米。
提爾皮茨號戰列艦由此沉沒,共有1204名水兵死亡。
要知道,從1942年3月開始,英軍就對提爾皮茨號戰列艦不斷轟炸,大規模轟炸很多次,始終不能將其摧毀。
鎢行動中,英軍編組了包括2艘戰列艦、2艘攻擊航母、5艘護航航母、2艘巡洋艦、16艘驅逐艦在內的強大艦隊。
而此次轟炸除了炸傷艦長邁耶上校以外,連提爾皮茨號的裝甲都沒有炸穿。
2枚高腳櫃炸彈,就將提爾皮茨號炸成了廢鐵。
至於大滿貫炸彈,是高腳櫃炸彈的升級,重量高達10噸,裝藥量為4355公斤。
由於是高腳櫃炸彈的2倍重量,蘭開斯特轟炸機又進行了全面的改造,換裝了動力更強勁的「隼」-24型發動機。
即便如此,蘭開斯特轟炸機起飛時仍然步履蹣跚,需要有經驗的飛機機組來操作。
大滿貫炸彈是升級產品,只進行過一次試驗,時間是1945年3月13日,試驗地點為福丁布裡奇附近的新森林試驗場。
當時,測試人員在一座混凝土掩體附近,投下大滿貫炸彈。
大滿貫炸彈以每小時1126公裡的速度,鑽入地下深處後引爆。
測試人員都被震倒在地,炸彈引起的震動相當於一場地震。
巨大的爆炸威力形成一個深21米,寬40米的大坑。
1945年3月14日英軍第617轟炸機中隊的C·闊德少校機組,轟炸了德國比勒費爾德的鐵路高架橋。
他們投下了一枚大滿貫炸彈,並沒有擊中目標。
即便如此,炸彈的巨大衝擊波,讓高架橋崩塌了大約100米。這次襲擊中斷了德軍運輸和通訊,直到德國投降也沒有修復。
二戰期間,英軍共在德國的9個不同地區投下42枚大滿貫炸彈,攻擊目標包括鐵路橋、炮兵部隊以及U型潛艇停靠設施。
大滿貫炸彈的巨大破壞力,促使納粹高層相信戰局已經無法挽回。
1945年5月,德國宣布投降。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