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為牛肉味道鮮美,相比豬肉對人體健康更有益處,所以牛肉消費越來越多,國產牛肉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市場供應,每年都有大量進口牛肉,而且牛肉價格也是一直居高不下,現在有很多農民養牛不僅脫貧而且還發家致富了,首先要說明的是,在農村無論做什麼,一定要做好吃苦耐勞的準備。
牛的繁殖速度相對於羊來說是比較慢的,牛每年只能生一胎,偶爾有雙胞胎出生。農村老人常說:母牛生母牛,三年五個頭。這都是老人們的經驗,現在現實生活中也的確是這樣的,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母牛生母牛,三年五個頭」到底是怎麼回事。
首先,買回來一頭青壯年母牛,按照沒用懷孕算,買回來2個月後發情並且配種懷孕,牛的懷孕期是285天,9個半月後小牛犢出生(按說法這一胎生的是母牛,否則這種算法就不成立了),這樣差不多正好一年,2到3個月後,,母牛又發情並且配種成功,285天後又生下一胎(這一胎不論公母),以此類推,三年整買回來的母牛正好生了三胎,加母牛本身剛好4頭,第一胎生的母牛,在第二年年末或第三年年初就可以發情配種,這樣到年底就可以生一胎了,這樣算起來剛好是五頭牛,如果買回的是一頭懷孕母牛的話,這三年由一頭牛變成五頭牛肯定是板上釘釘的了。
不知道朋友們看明白了沒有,我感覺在農村只要能付出辛苦,我認為養牛也不失為一條脫貧致富的好門路。在我們農村作物秸稈很多,所以飼草問題很好解決,國家也出臺一些政策,鼓勵農民糧改飼,現在已經有很多養殖戶種植青儲玉米,並且建有青儲窖,秋天收割後進行青儲,這樣的飼料牛喜歡吃,而且營養豐富,也有不用建青儲窖,用塑料薄膜打包青儲的,老百姓稱之為老牛的「水果罐頭」。還有專門種植苜蓿草的,國家也是有補貼的;還有黃豆皮也是養牛不錯的飼草。牛糞作為肥料,促進土壤肥力,又可以增加糧食產量。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養牛的飼料來源,農民朋友也不用焚燒農作物秸稈了,政府不用再因為焚燒秸稈與農民朋友鬧矛盾了,秸稈經過過腹還田也減少了汙染,小編感覺這真是一舉好幾得呢,大家是不是也這樣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