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旅遊攻略 現代城市遺址公園

2020-12-19 閩南網

  每年春天,元帝攜同后妃,諸多貴族及大小官吏人等,從大都前往上都度夏,秋天再從上都返回大都過冬。年復一年,從 無例外,形成了「雙都巡幸」的習俗。景區內的「雙都巡幸」浮雕牆生動的反映了元帝春秋往返,百官迎送的場面,使廣大遊客在 了解元帝國強盛的同時,又知道了其草原文化與中原文化相結合的特徵以及大都和上都並重的政治統治特點。景區內還設有遊船碼 頭,泛舟於清澈的河中,遊客可盡覽小月河兩岸如詩如畫的景致。

2、海棠花溪

  「海棠花溪」景區位於熊貓環島東側,經整理修繕和提高而保留下來,景區內種植了西府海棠、貼梗海棠、金星海棠、垂 絲海棠等諸多品種的海棠樹近2000株,是城區內最大的海棠林。

  每年四月中下旬,海棠花竟相開放,紅白相間,花潮如海,蜂飛蝶戀,遊人如織,微風吹來,落英繽紛。海棠林中有一座 觀花臺,臺上矗立著一座桃紅色石碑,正面是著名的書法家劉炳森題寫的「海棠花溪」四個隸書大字,背面刻有唐宋兩朝詩人詠誦 海棠的著名詩句。拾級而上,小月河兩岸的景色盡收眼底,綠樹與花海相應,碧雲芳菲,花香四溢,令人心曠神怡。

3、龍澤魚躍

  在公園的最東端,城市輕軌與小月河斜向交匯出一塊三角地,形似龍頭,面積約17000平方米,形成具有郊野風光的自然野 趣溼地園,成為北京市城區內最大的人工溼地。清澈自然的水潭小溪,魚兒在其間快活的暢遊,青蛙野鳥棲息於小島及蘆葦叢中, 形成了十分自然和諧的景致。古人對土城外的自然風光曾有過這樣的描述:「落雨翠花隨處有,綠茵啼鳥坐來聞。」追求自然野趣 是現代人的時尚需要,也是人們渴望回歸自然的精神需要。

  置身園中,眼前的水面、自然山石和植物,處處體現出「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人在木製棧道上行走,可以欣賞 溪中的魚兒和水草,還有不時掠過天空的小鳥。水邊有木製的休息亭,路邊有自然山石及木樁、木凳。園中道路由碎石、石子和石 板鋪砌而成,身臨其境,野趣十足,使人忘記身在北京城中,仿佛置身於古老的土城郊外。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景區地圖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便捷交通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安外小關街甲38號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管理處

下一頁〉〉

相關焦點

  •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昔日城垣遺址今日花海綠洲
    攤開北京地圖,在中北部有一條與北三環並行的「綠帶」,它就是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曾經這裡是元大都的北城牆,後隨歷史變遷而廢棄。如今,它將古都風貌和現代文明融為一體,成為北京城區最大的帶狀經典公園,以綠水繁花等美景迎接八方來客。
  • 雪後的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今天的北京也迎來了2020年首場大雪,俗話說:「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小寒大寒寒得透,來年春天天暖和」,瑞雪兆豐年,這場雪也預示著今年是個好年景。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小寒,標誌著季冬時節的正式開始。俗話說:「冷在三九」,由於隆冬「三九」也基本上處於該節氣之內,因此有「小寒勝大寒」的說法。
  • 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自願申請取消4A級資質被通過
    中新網11月15日電 據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網站消息,近日,北京市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發布關於撤銷朝陽區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AAAA級旅遊景區的公告。公告稱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景區自願申請取消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資質,根據有關規定決定撤銷朝陽區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AAAA級旅遊景區等級資質。
  • 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為中國首個應急避難公園
    資料圖:位於北京北郊的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內應急避難場所2003年10月下旬建成,這是中國大陸第一個應急避難場所和掛「應急避難場所」標誌牌的公園。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全國首個應急避難公園  11月6日,記者來到位於北京市北三環、北四環之間的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在北側入口,豎立著一塊繪有小人奔跑圖案的「應急避難場所」標牌……這是全國第一個系統規劃的應急避難場所。這裡的工作人員王先生告訴記者,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是開放式公園,共有49個大門,在危及情況發生時,大門將全部敞開。
  • 中國五大遺址公園排行榜,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排名第一,還別不服
    旅遊的一大興趣就是探尋古蹟,在我國疆域遼闊,地大物博,有繁多的遺蹟。 有北京的圓明園遺址公園,吉林集安高句麗遺址公園,江蘇鴻山遺址公園,浙江良渚遺址公園和陝西秦始皇陵遺址公園等上百個遺址公園。
  • 春之海棠 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賞海棠攻略
    ■景點介紹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分為海澱和朝陽兩段,全長十餘公裡,是北京市城區內最大的帶狀公園,集歷史遺蹟保護、改善生態環境、休閒遊覽於一體。沿河岸可以步行瀏覽自然風光,的確是鬧市中的一個好去處。由於該公園是開放式公園,每年海棠花節的活動期間,遊客可以免費在「海棠花溪」景區遊覽賞花。由於知名度較高,遊人如織,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每年四月的海棠花節與香山植物園的桃花節、玉淵潭的櫻花節並稱京城春日裡的三大花事。海棠花期:為四月初至四月二十日前後。
  •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自願申請取消4A級資質被通過
    圖/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新京報訊(記者 鄭藝佳)11月15日,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景區自願申請取消國家4A級旅遊景區資質一事被通過,該景區不再為4A級旅遊景區。資料顯示,元大都俗稱「土城」,最早於1267年開始建造,1284年全部建成。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於1988年正式建園。2006年,元大都城牆遺址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公告,此次取消景區4A級資質,是由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景區自願申請。
  • 城垣懷古 元大都城垣遺址北太平莊段
    而在明光橋下,座北向南的一面石牆上鐫刻著的「元大都城垣遺址」。大家都知道,在我國的歷史上,有趙匡胤建立的宋朝,當時的北方卻有許多其它民族建立的王國,其中就有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王國,統一北方的蒙古國當時在北京這裡建了中都。而他的孫子忽必烈後來建立元朝,在他執政三年,也就是元三年,即1266年時,決定在中都城東北重建新城,1267年開始建造。
  •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西門被譯「Simon」 翻譯錯誤惹笑話
    有網友反映,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內路標翻譯有誤。北京晨報記者走訪發現,園內一名為「銀波得月」的景點幾處翻譯各不相同,公園西門更是直接被譯為「Simon」(如圖)。對此,海澱區園林局稱,將轉交相關部門儘快處理。公園西門變人名  「去公園溜達看了一眼指示牌,看這個翻譯真是絕了!」
  • 元大都遺址公園:從西到東展示了元大都至今北京700多年的發展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是在元大都土城遺址上建造起來,西起海澱區學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黃亭子,折向東經馬甸、祁家豁子。 元大都遺址作為北京城市文明發展的見證和實物遺存,是研究北京城址變遷的重要實跡,對於北京市文化歷史的探源與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並且是北京市建成的第一個人文奧運景觀。
  •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追尋歷史的足跡
    海棠花溪是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一個景點,想必是因為土城溝(元大都護城河)兩旁種植大量海棠而得名,只是這這名字就充滿了詩情畫意。海棠花溪石碑背面竟然刻有大文豪蘇東坡的海棠詩,十分欣喜,不久前背過這首詩。公園整體布局長方形,十分整齊,以河為中心,內側原是元大都城牆,如今都是長滿樹的土丘。目前保存的護城河全長10.2公裡,見證了元朝的輝煌和衰落,很難再找到歷史的塵埃。護城河被呵護備至,河水清澈可見魚兒遊來遊去,兩岸的垂柳倒影在水中。乾淨整潔步道長到看不見盡頭,為生命綠所包圍,天色已晚,路燈已亮。
  • 北京這處低調公園,昔日元大都城垣遺址今日花海綠洲,踏春好去處
    導讀:北京這處低調公園,卻是著名的元大都城垣遺址,海棠花開香滿京城3月來了,不熱不冷,京城的各大踏春聖地,該開始躁動起來嘍。北京的春天雖短暫,但它的美值得我們觀看,鳥語花香的季節,留不住春天的步伐,卻可記下踏春的光影。
  • 四月去北京不能錯過的美,元大都遺址公園海棠花溪久負盛名
    最近在看一部老劇《海棠依舊》,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北京的海棠花。而要說到北京的海棠花,坐落在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的海棠花溪是久負盛名。雖然元大都遺址公園是一座富有深厚歷史文化,以及展示了北京城700多年發展軌跡的文物保護點。門票雖免費,但相信許多人去元大都遺址公園,主要是為了看一眼海棠花溪的海棠花,並不是為了遺址為了公園。
  • 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南門停車場要撤銷 居民交的錢找誰討?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南8門附近,有個對外經營的停車場,大約能停60輛車,在這裡停車的多是附近居民。4月30日,公園管理處貼出通知,說這個停車場要撤銷,並告知車主在5月10日前將車挪走。
  • 元大都遺址公園遊客多了,不戴口罩的也多了
    不用預約,「京城春日三大花事」之一的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海棠花溪」清明假期吸引了不少踏青賞花的市民。大部分遊客都遵守了公共場所佩戴口罩的規定,不過記者發現,還是有一些人悄悄摘下了口罩,個別地方有扎堆現象。
  • 用腳步丈量春光:元大都遺址公園
    北京有一處公園,有小月河流淌,有海棠花開。它橫跨北京的兩個區域,海澱和朝陽,它是「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顧名思義,是元代的都城遺址。它修建於元世祖元四年,歷史上以「金代大寧宮」為中心修建。
  • 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開放 八大景區免費迎客(圖)
    信報訊(記者李譜春)昨天,北京最大的免費公園——元大都遺址公園正式開放。  海澱區元大都土城遺址公園是一處集中反映元代歷史遺址的公園,也是目前北京市規模最大的一片公共綠地。公園南起明光村、北到學知路口轉而向東,至京昌路與朝陽段接壤。公園全長4200米,寬100米至160米,總面積約為47萬平方米。
  • 北京元大都土城遺址公園動工 一期工程五月完工
    北京元大都土城遺址公園動工 一期工程五月完工   新華網北京2月15日電 北京元大都土城遺址公園近日破土動工,公園建設在四千餘米長的西北土城遺址北側展開,據《北京日報》報導,一期工程將在今年5月份完成並免費對遊人開放,這將是北京三環路內最大的開放式綠地。  元西北土城遺址全長4200米、寬度100至160米。遺址公園由三條主線和八大景區構成,三條主線是元土城遺址、土城溝水系和沿線綠化帶。八個景區包括城垣懷古、薊門煙樹、天台擁翠、銀波得月、水關新意、鞍韁盛世、燕雲牧歌、薊城新象等。  元大都遺址地跨北京海澱、朝陽兩區。
  • 北京元大都土城遺址公園開工 八大景區再現古貌
    北京元大都土城遺址公園開工 八大景區再現古貌   日前,建在全長4200米的元西北土城遺址兩側的元大都土城遺址公園全線開工。遺址公園將由元土城遺址、土城溝水系和沿線綠化帶三條主線和薊城新象、城垣懷古等八大景區構成,八大景區將再現元大都鼎盛時期的風貌。  元西北土城遺址自明光村至京昌路,全長4200米,寬度100至160米,城牆全部用夯土築成。在明光村原土城肅清門處至今仍有甕城土牆遺存,這裡將成為八大景區之一的城垣懷古。
  • 北京今年將復建永定門 修建元大都土城遺址公園
    中新網3月15日電 北京市文物局昨天(14日)向媒體透露今年北京市文物保護的一系列重點工程,其中包括:復建有450年歷史的永定門、建設元大都土城遺址公園等。  據北京日報報導,除了以上的兩大工程,京城古建今年的修繕還將包括正覺寺、宣仁廟、隆安寺、火神廟、陽平會館、金臺書院等諸多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