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之間,幾乎不會聊到「排便」這個話題,都會覺得太重口了,聊起來有點尷尬。但吃喝拉撒本身就是人正常的生理需求,所以我們應該正視它。各位不要小看大便,有的時候它是健康的警示燈,體內有癌時,它會發出異常的信號,若你能及時接收,或能將腸癌控制在穩定範圍內。
大便有3種異常,或是腸癌「來訪」,別漠不關心
1. 排便結束之後,發現大便的顏色發生了變化。很多因素都會導致大便顏色異常,例如你吃了太多的豬血、顏色深的食物,排出來的大便就可能是黑色的,停止進食這些食物之後,大便顏色會慢慢恢復正常。但如果是長期有這種現象,大便呈現黑色或是當中帶有血液,就可能是疾病引起的,還有腸癌的可能性,症狀得不到改善時,最好及時做個檢查。
2. 大便呈現「奇怪」的模樣,正常情況下大便是有形的,有點類似於香蕉的形狀。如果發現拉出來的大便不成形,很細,或是像一顆一顆的羊屎蛋蛋,就需要引起警惕。腸道有疾病時,往往會有腹瀉的情況,但經過治療,一般可以緩解。如果是發現情況維持時間很長,則需要考慮是否是腸道有癌。
3. 原本每天會有固定的時間去排便,但現在變得毫無規律,亦或是排便次數明顯增加。人如果是每天早上起來排便,養成習慣之後,到點就會想上廁所,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若是突然之間這種規律紊亂了,每天上很多遍廁所,就很可能是腸癌來了。尤其是便秘和腹瀉情況交替時,更加要重視。
人每天都要進食,食物需要經過腸道進入胃部,一旦腸道出現病變,會帶來很多不良的反應。而腸癌這種疾病是「不挑人」的,所以做好預防工作就很重要。
預防腸癌的方式很簡單,首先要遠離一些對腸道不利的食物,最典型的便是醃製食品。這種食物早已上了很多疾病的「黑名單」,醃製的過程會添加大量的食鹽,可能會轉化成亞硝酸鹽,而這種物質是致癌的,若是吃得太多,就可能會提高患癌的機率,因此像泡菜、臘肉、鹹魚之類的食物都要少吃。
其次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現在不少人因為工作過於繁忙,飲食紊亂,喝水太少,再加上久坐等等,便很容易出現便秘的困擾。大便無法排出,身體會再次吸收當中的毒素,時間久了,對腸道是非常不利的。最好是規律排便,每天固定的時間點去排便,可預防便秘,保護我們的腸道。
最後,飲食稍微清淡一些。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固然好吃,但吃得太多會加重腸道負擔,還很容易刺激腸道黏膜。為了腸道的健康著想,這些食物都少吃一些,多吃一些綠色的蔬菜和水果,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可降低患癌的機率。做好預防措施,癌細胞才會離你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