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S、C、X、K等波段的由來

2021-03-04 上海墨石

P、L、S、C、X、K都是電磁波波段的劃分代號。
最早用於搜索雷達的電磁波波長度為575px,這一波段被定義為L波段(英語Long的字頭),後來這一波段的中心波長度變為550px。 當波長為250px的電磁波被使用後,其波段被定義為S波段(英語Short的字頭,意為比原有波長短的電磁波)。
在主要使用75px電磁波的火控雷達出現後,75px波長的電磁波被稱為X波段,因為X代表坐標上的某點。
為了結合X波段和S波段的優點,逐漸出現了使用中心波長為125px的雷達,該波段被稱為C波段(C即Compromise,英語「結合」一詞的字頭)。
在英國人之後,德國人也開始獨立開發自己的雷達,他們選擇37.5px作為自己雷達的中心波長。這一波長的電磁波就被稱為K波段(K = Kurtz,德語中「短」的字頭)。「不幸」的是,德國人以其日爾曼民族特有的「精確性」選擇的波長可以被水蒸氣強烈吸收。結果這一波段的雷達不能在雨中和有霧的天氣使用。
戰後設計的雷達為了避免這一吸收峰,通常使用頻率略高於K波段的Ka波段(Ka,即英語K-above的縮寫,意為在K波段之上)和略低(Ku,即英語K-under的縮寫,意為在K波段之下)的波段。
最後,由於最早的雷達使用的是米波,這一波段被稱為P波段(P為Previous的縮寫,即英語「以往」的字頭。
P波段: 230-1000MHz
L波段: 1 - 2 GHz
S波段: 2 - 4 GHz
C波段: 4 - 8 GHz
X波段: 8 - 12 GHz
Ku波段:12 - 18 GHz
K波段: 18 - 27 GHz
Ka波段:27 - 40 GHz
Q波段: 30 - 50 GHz
U波段: 40 - 60 GH
V波段: 50 - 75 GHz
E波段: 60 - 90 GHz
W波段: 75 - 110 GHz
F波段: 90 - 140 GHz
D波段: 110 - 170 GHz
GPS的接收頻這為1.57542GHz,在L波段;
微波爐的工作頻率為2.45GHz左右,在S波段,也是水分子的諧振頻率。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