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非遺傳承人現身2020年沙縣「八閩非遺美食展」

2020-12-18 中華網

小吃雖小,卻做出大文章。

沙縣小吃裡蘊含著中原漢族飲食文化傳統的精華,至今還保留著古老漢族傳統文化的特點,被稱為古代漢族傳統文化的「活化石」,芬芳馥鬱,香飄萬裡。

1997年12月8日,舉辦了首屆沙縣小吃文化節,之後每年12月8日就成了沙縣人的節日———128沙縣小吃節!

如今,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已經成為沙縣的標誌性節日,沙縣也被譽為「中國小吃文化名城」。

12月8日,2020年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如期舉行,遊客朋友不僅可以藉此機會飽覽沙縣風光,還可以品嘗到許多不常見的沙縣小吃,可謂是一年一度「吃貨」盛會。

當飲食與文化相結合,在心口相傳中代代承接,在五味調和中達到平衡,讓我們放慢腳步,體味八閩非遺美食背後的文化韻味,感觸食材融合的千滋百味。

2020年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重要活動「八閩非遺美食展」突出八閩的非遺美食味道,每一道非遺美食背後都藏著不一樣的傳承故事讓我們一起通過鏡頭重新認識身邊的非遺美食!

本次展會上特別邀請了幾十位八閩非遺美食傳承人親臨現場。他們在現場展示非遺美食製作技藝現做、現展示、現賣,給遊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時讓遊客零距離接觸和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製作技藝,更深刻感知體會非物質文化遺產製作技藝,以及技藝的傳承和保護的重要性。

國家級篇

「聚春園」始創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是福建省現存年代最悠久的歷史名店,馳名中外的「佛跳牆」就源於聚春園。1996年、2010年兩次被國家商務部授予「中華老字號」。2008年,「聚春園佛跳牆製作技藝」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福建省唯一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烹飪技藝。2009年「聚春園」被認定福建省企業知名字號、福建省著名商標。

佛跳牆典故

「不嘗佛跳牆,枉到榕城來!」。「佛跳牆」原名「福壽全」,「佛跳牆」創始人鄭春發經過改良,吸收南北菜餚精華,形成自己的獨特風味,是「佛跳牆」的開山鼻祖。後來鄭春發與人合辦「聚春園」菜館,推出此菜,引得高官富商、文人墨客爭相嘗鮮,有位秀才情不自禁、脫口而出:「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闡跳牆來。」引用詩中的「佛、跳、牆」三個字,「佛跳牆」名字由此誕生。

省級篇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沙縣小吃製作技藝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利肉燕

傳承人介紹陳君凡

「同利肉燕老鋪」自清光緒二年(1876)年創建於人文薈萃的 「三坊七巷」,至今已逾144年,是福州製作肉燕皮、烹製「太平燕」的著名老店。該店創始人陳官燃,在三坊七巷開設店鋪,將製作的肉燕皮供給三坊七巷的官宦家中的廚師烹製私房菜。1982年10月,「同利肉燕」老鋪重新開業,陳君凡成為了第四代掌門人。其打制燕皮嚴守祖訓,技藝精湛、質量上乘,飲譽海內外。一碗肉燕不僅僅是福州美食,它為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也架起了一座橋梁。

太平燕典故

「太平燕」是福州的一道著名地方風味小吃,也是福州風俗中的喜慶名菜。福州人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親友離別,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在福州有這麼一段佳話:無(肉)燕不成年,無(肉)燕不成宴。肉燕是福州特產中的精品,堪稱舉國無雙,神州一絕。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耳聾伯元宵丸

傳承人介紹林英德

耳聾伯元宵丸製作技藝創始人林炳祥生於1888年,從事元宵丸製作三十餘年。第二代傳承人林桂芳先生生於1908年,綽號耳聾伯,15歲起就自立門戶創立耳聾伯品牌。改革開放後,林桂芳先生向工商局部門申請開辦耳聾伯元宵丸小吃店。1980年,25歲的林英德以耳聾伯技藝傳承人身份接手耳聾伯元宵店日常管理工作。2011年,第四代傳承人林威作為耳聾伯元宵丸創始人林桂芳的孫子,正式全面接管耳聾伯元宵店。

耳聾伯元宵丸典故

耳聾伯元宵始於1903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臺江蒼霞洲一帶以及臺江碼頭區域,通過口口相傳,享有良好的口碑,具有深遠的影響。特別每逢春節、元宵節,人們都會購買耳聾伯元宵丸孝敬父母。耳聾伯元宵丸給人平安、團圓的感覺,也代表安康、幸福。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甌高爐光餅

傳承人介紹鄭建軍

光餅在建甌廣為流傳,它不僅是人們喜愛的小吃,而且還成為祭祀神靈祖先必備的供品。許多旅居國內外的鄉親,總是以品嘗家鄉光餅為夙願。在建甌光餅中又以房村「旺弟光餅」最為出名。從明朝戚繼光首創,到第十三代傳人陳旺弟,再到十五代傳人鄭建軍,小小光餅在民間流傳了四百多年,帶給人們的是百吃不厭、嘴邊留香、回味無窮。

建甌光餅典故

明朝初年,日本倭寇猖獗,人民深受其害。抗倭名將戚繼光奉命入閩殲敵,大獲全勝。相傳戚繼光入閩抗倭之時,連日陰雨,軍中不能舉灶,戚繼光便命以麵粉製成圓形餅丕,烤製成一種最簡單的小餅,圓餅中心打一小孔,用麻繩串起掛在將士身上充當乾糧,大大加快了行軍速度,方便了作戰殲敵。後來,這小餅流入民間,八閩人民為了紀念戚繼光的豐功偉績,便將這種小餅稱之為「光餅」。

市級篇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順昌灌蛋、建甌東遊芋餃、東平小胳、邵武遊漿豆腐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順昌畲族竹筒飯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

2020年八閩非遺美食展現場人氣爆棚,吸引眾多遊客前來品鑑。

此外在新時代的發展趨勢下,藉助新媒體的宣傳手段,與多位知名美食網紅聯合創作,通過現場場景拍攝展示2020年八閩非遺美食展活動主題短視頻,傳承人故事創意短視頻,在抖音平臺(截止發稿)總閱覽量突破100萬,獲贊量近萬個,評論近千條。

圖1:知名美食網紅:八閩光頭哥

圖2:本地網紅:魚會嬌

多位網紅助力現場開啟直播模式,採用「探展」「探非遺美食」的打卡形式和直播帶貨方式,在2020年八閩非遺美食展現場為非遺參展商直播帶貨,與線上粉絲互動,引導參與採購,提升2020年八閩非遺美食和福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美食的美譽度和認可度。

尾聲之際

本次參展的非遺傳承人對活動的反響積極,紛紛表示收穫很大。參加此次美食展讓他們更明白在「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非遺美食可以更出彩,在傳承好非遺技藝的同時要運用好新媒體宣傳渠道,藉助網紅力量,做大做強非遺品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2020年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開幕
    圖為12月8日,2020年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開幕式在福建沙縣小吃文化城舉行。 記者 張斌 攝中新網福建沙縣12月8日電 (肖首洲 許琰)2020年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開幕式8日在福建沙縣小吃文化城舉行。近4年來,沙縣組建沙縣小吃集團餐飲連鎖有限公司,實行「總公司、子公司、終端店」三位一體運作模式,通過提升經營模式、加快品牌推廣、延長小吃產業鏈等舉措,全力推進小吃產業向品牌化、標準化、產業化、國際化方向發展。圖為12月7日,2020年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美食展在福建沙縣開街,近百種特色小吃吸引了許多市民和遊客前來品嘗。
  • 你可知沙縣拌麵有多講究??
    "迎世遺·非遺傳承健康生活"2020年八閩美食非遺購物節,今日正式進入沙縣專場,帶大家走近這客家、閩越等多元文化融合匯聚的"非遺味道",本期特稿的主角,就是沙縣拌麵。沙縣拌麵的精髓在於面和醬,所傳承的技藝都在細處。目前,沙縣拌麵製作技藝已有四代傳承人,分別是第一代傳承人侯明富,第二代傳承人侯伯先,第三代傳承人侯金土,第四代傳承人侯曉海。
  • 福建:八閩旅遊美食齊聚一堂
    來自全省各地的中國金牌旅遊小吃、國家級、省市級非遺旅遊美食傳承人、名特優旅遊美食伴手禮商戶、相關旅遊美食企業負責人及主流媒體代表近百人參加了成立大會。成立大會由省旅遊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洪一樹主持,省旅遊協會常務副會長陳維平出席並講話。
  • 非遺美食水菱角如何「瀨」出老廣味道?非遺技藝傳承人現場教學
    12月6日,一場西關水菱角非遺美食體驗活動在廣州市青年文化宮粵菜文化印象館舉行,「非遺」技藝傳承人現場講述「非遺」美食發展歷史,十多名信息時報小記者聆聽西關故事、了解非遺美食文化、並體驗非遺美食製作過程。
  • 4000多份順德非遺美食等你試吃!本周末精彩非遺活動來襲!
    順德非遺之美,美在粵韻悠長,美在飲食之道,美在廣繡一針一線勾勒出的衣之韻…… 12月19日,「記憶·傳承--2020順德區非遺文化主題活動」將於順峰山公園牌坊前五行橋廣場舉辦,順德區59項區級及以上非遺項目將全體亮相。
  • 重慶璧山:感受非遺魅力 傳承非遺文化
    6月13日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這一天,重慶市璧山區秀湖水街非遺小鎮格外熱鬧,以「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為主題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重慶主會場活動——重慶非遺購物節和第五屆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暨老字號博覽會在這裡開幕。
  • 成都掀起申非遺熱潮+饕林美食雙雙申非遺
    成都美食掀申非遺熱潮 饕林毛血旺、活渡魚雙雙跳「龍門」 繼川菜「回鍋肉」申非遺成功後,「水煮肉片」、「藿香鯽魚」、「酸辣粉」也相繼舉辦了申報非遺活動,為了貫徹踐行《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四川省促進川菜走出去三年行動方案(2018—
  • 賞非遺,品美食!象山首條非遺街區熱鬧開街嘍!
    2020-07-21 15:04 |象山發布
  • 愛上非遺,聚了,火了,樂了!
    2018年起,淮安策應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國家戰略,連續舉辦兩屆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深入挖掘運河文化,講好運河故事,讓千年運河綻放新的時代光彩。2020年,作為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分會場,淮安將分會場活動與第三屆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合二為一,以「守多彩非遺、創時尚生活」為主題,切切實實地將大運河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 150件非遺作品現身沙面,廣州荔灣「三雕一彩一繡」展覽今開幕
    150件非遺作品現身沙面,廣州荔灣「三雕一彩一繡」展覽今開幕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  2020-08-17 文/圖/視頻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煥坤 實習生 林東苗
  • 大嶺山新增一位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大嶺山非遺傳承人展示客家米橙。  通訊員供圖   記者從大嶺山獲悉,日前大嶺山的李群芳獲評東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客家米橙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為保護和傳承客家米橙製作技藝,1995年,李群芳在自家的家庭作坊起步,開始為客家鄰裡和親朋好友製作米橙,讓大嶺山的客家人再次找到了傳統的舌尖上的記憶。2015年,李群芳註冊成立「群芳米橙」有限公司,開始用傳統技藝大量製作客家米橙,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產業化。
  • 「2020海南自貿港大國非遺工匠藝術珍品展」在海南舉辦
    王子謙 攝   中新網海口12月27日電 (記者 王子謙)「2020海南自貿港大國非遺工匠藝術珍品展暨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大會」27日在海南省博物館舉辦,展示多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手工技藝的風採。
  • 廣州非遺傳承人集體「觸網」,直播展示購物都來啦……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穗文廣旅宣今早(6月11日),2020「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廣州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暨「廣州非遺購物節」啟動儀式在廣州圖書館舉行。儀式上發布了全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包括《我哋廣式——通草畫廣州一日展》和《懸壺濟世——廣州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主題展覽》2場主場展覽;《我哋廣式——廣州非遺購物節》20場主題直播活動和多場線上線下預熱、宣傳、促銷活動;以及46場由全市各區組織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等。
  • 津門網段超:景德鎮古窯非遺傳承人
    津門網段超:景德鎮古窯非遺傳承人 2020-12-22 13: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直播回放】品美食看非遺 一起來逛敕勒川味道非遺美食文化周
    「敕勒川味道非遺美食文化周」是第二十一屆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節的系列活動之一,國慶節期間在呼和浩特市莫尼山非遺小鎮紅火開啟。活動期間,莫尼山非遺小鎮將展示出9個旗縣區的代表性美食,打造「敕勒川味道」品牌,並組織開展「敕勒川味道」美食文化品鑑體驗活動,現場進行30種名小吃製作,使遊客體會到家人團圓歡度國慶、過中秋的節日氛圍。
  • 廣圖展映「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優秀紀錄片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2月17日,正值202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期間,「年華易老,技·憶永存——第三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選映」活動在廣州圖書館舉辦本次活動從前三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共95個優秀項目中,選出了三部來播映,這三部各具特色的反映非遺傳承人技藝特色與人生故事的紀錄片是「文琰森——獅舞(松崗七星獅舞)」「季克良——茅臺酒釀製技藝」「劉永安——木偶戲(邵陽布袋戲)」。展映後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負責人田苗與現場觀眾進行了交流。觀眾積極參與討論,反響熱烈。
  • 非遺「面人郎」傳承人:這一代非遺傳承人都在和時間競速
    「這一代非遺傳承人都在和時間競速」講述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人郎」第三代傳承人 郎佳子彧【實踐者說】  我的豐富經歷帶給我許多「角色」,所以媒體總愛用「95後非遺傳承人」「《最強大腦》選手」「北大學霸」「網紅」等名號來指代我。
  • 「京城非遺火筆神工烙畫傳承人徐建利藝術作品展」在天津舉辦
    北京市海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烙畫代表性傳承人徐建利(左二)介紹烙畫作品華夏經緯網11月18日訊:16日上午,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老北京傳統文化傳承與研究基地主辦、北京興鑫京藝文化中心《京藝齋》、天津市南開區泥彩鑫工藝品銷售有限公司《百行博物館》承辦的「京城非遺火筆神工烙畫傳承人徐建利藝術作品展
  • 黃浦區非遺精品展亮相土山灣博物館
    徐匯區土山灣博物館今日迎來了一批黃浦區非遺精品。「神工妙力 獨具匠心」 ——2020年黃浦區非遺精品展(徐匯巡展)拉開帷幕,這是黃浦區非遺精品展首次走出黃浦,舉辦巡展。展覽上,各非遺項目之間的跨界聯動,令人眼前一亮。「未來,我們會讓黃浦非遺繼續『走出去』,進一步擴大合作的範圍。」
  • 「廣州•潮州非遺精品展」亮相廣州塔
    2020年11月7日-12月31日,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中共潮州市委宣傳部指導,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潮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共同主辦的「廣州·潮州非遺精品展」在廣州塔一樓環形展廊亮相。本次展覽是廣州與潮州兩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次攜手舉辦非遺主題展覽,作為嶺南之窗首個跨市展,通過兩地非遺項目的對比式呈現和場景化展示,讓遊客切身感悟嶺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廣州攜手潮州,聯袂奉獻華章「廣州·潮州非遺精品展」於11月7日-12月31日在廣州塔首層環形展廊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