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房產
01
多地出臺落戶新政策,釋放了什麼信號?
進入12月,廣州、無錫、青島、福州、蘇州等至少5個城市發布落戶新政策,降低落戶門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兩個省會城市,福州推出落戶「零門檻」;廣州正在徵求公眾意見的「差別化入戶」被稱為最寬鬆一線城市落戶政策:只需滿足大專或技校學歷、社保滿一年、年齡在28歲及以下即可在7個行政區落戶。
今年以來,有天津、重慶、南昌、杭州、蘇州、青島等10多個大中城市放開落戶限制。9月,上海鬆綁落戶政策,放寬了高校應屆畢業生的落戶範圍和難度。
專家認為,從各個城市公布的落戶政策可以看出,一線城市對年齡和學歷還有一定的門檻,更注重吸引高學歷人才,二三線城市在競爭中逐步由搶人才發展到搶人口。
從全國範圍來看,新一輪城市搶人背後折射出中國城市經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變化。一方面經濟轉型迫在眉睫,相關產業及其人才資源重要性凸顯。另一方面老齡化趨勢加劇、生育率下降,適齡勞動力人口難以滿足城市需要。
受訪專家認為,城市搶人中需要警惕各地千篇一律「抄作業」式引才,不斷降低門檻、濫用政策帶來惡性競爭,還需要警惕一些城市只顧著搶人而忽視留人。
02
90後買房增勢明顯,明年30歲以下購房者佔比或升至27%
29日,貝殼研究院發布的《數位化居住:2021年新居住展望》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30個重點城市購房客群中30歲以下客戶佔比達到26.35%,較2017年提高了12.09個百分點。以北京和深圳為例,北京2020年購房者中位年齡為35歲,比2016年下降2歲;深圳33歲,比2016年下降3歲。
報告還指出,2020年住房消費市場主力消費人群更新的另一個趨勢是「她需求」走強,女性購房佔比進一步提高。2020年30個重點城市整體女性購房佔比47.54%,較2017年高出1.94個百分點。其中年輕女性是主要增長點。
03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點提及的租購同權,觸動了誰的利益?
對於租房面臨的問題,中央及地方一直在尋找解決方案,如多推租賃住房用地,提出租購同權。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租購同權擺上十分重要的位置,提出要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
不過,租購同權將會觸動錯綜複雜的利益,北京、上海的戶籍放開需要打破很多限制。還有一系列的現實問題需要面對,包括教育資源如何共享、戶籍如何管理、增加公共服務資源的投入等諸多問題。
一些租戶擔心,租購同權真正實施下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租房人不能享受公共服務資源的問題,但也可能會抬高租房價格。
04
存量房貸利率即將接軌LPR 房貸族壓力略減
2020年已進入尾聲,對於已完成房貸利率「換錨」的借款人,存量房貸利率掛鈎LPR終於要生效了。如果LPR重新定價日選擇了1月1日,那麼從1月份開始,房貸每個月的月供額可以少支出一些了。
需要注意,並不是所有人房貸轉LPR都會在1月生效。因為在進行LPR轉換時,重新定價日有2個選擇,每年的貸款發放日或者每年1月1日。
LPR未來走勢如何,多數業內人士認為,利率下行是長期的大趨勢。
目前多數銀行已對存量房貸客戶進行了批量LPR轉換。對於在這些「被動」轉換的房貸族們來說,正式生效前,還有一次轉回固定利率的後悔機會。根據部分銀行規定,客戶可以在12月31日(含)前通過手機銀行、網銀或與貸款經辦行協商處理。
05
東莞樓市「一枝獨秀」,僅僅是因為抱了深圳「大腿」?
相比其他臨深城市的樓市,今年的東莞可謂「一枝獨秀」,那麼,這個深圳樓市mini版的魔幻行情僅僅是因為抱了深圳的「大腿」嗎?
2020全年的東莞土拍市場可謂高潮迭起,高價地頻出,各區地價頻頻被刷。可以說,東莞土拍不是已破紀錄,就是走在破紀錄的路上。
根據數據顯示,今年6-11月東莞持續了長達半年的成交高熱度,平均達80萬平方米/月。根據2020年最新緯房指數顯示,近一年東莞房價漲幅已超越深圳,同比上漲29.13%,穩居全國第一。
東莞樓市的「瘋狂」背後,不僅僅是抱了深圳的「大腿」,還有其自身的城市價值與不斷增長的產業經濟紅利,以及市場供需不平衡等因素。可以說,東莞某些中心區域已經走出了自己的獨立發展行情。
06
2020年樓市銷售額或創新高 「三道紅線」下房企悄然謀變
回顧過去一年,「三道紅線」、「樓市打新」、賣地金額創新高、物業上市等成為房地產行業年度關鍵詞。而走過了「一季度冰封、二季度重啟、三季度修復、四季度回暖」的反轉曲線之路後,2020年中國新房市場銷售或將達17億平方米、銷售金額有望超過17萬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的同時,房企也正悄然謀變。
07
上海2020年租賃住宅用地出讓收官,明年1月還有13宗入市
12月29日,上海的土地交易日曆上出現了今年最後一串「掛牌截止」的紅色標誌。隨著今日兩租賃住宅地塊的落槌,上海今年已經完成了19宗租賃住宅用地的出讓,供地主力是青浦、浦東、奉賢、普陀等區域。
事實上,在過去一年的租賃住宅用地供應中,所有地塊均為零溢價成交。
08
北京市2021年計劃向市場供應集租房約5000套
記者在29日舉行的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北京市2021年計劃向市場供應集租房5000套左右,重點解決新市民等群體過渡性居住需求。
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張國偉介紹,「十四五」期間,北京市將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一方面繼續大力發展公租房,全力解決大病、重殘、老齡等重點保障對象住房困難,實現應保盡保;另一方面將進一步加大集租房建設力度,計劃於2021年向市場供應集租房5000套左右,重點解決新市民等群體過渡性居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