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的午餐時間,位於東方路濰坊路路口的海天美食廣場門口,非機動車往來非常繁忙,平均每分鐘停放或駛離的車輛達到兩位數。如此熱鬧的地段,城市管理是個難題,如何做到繁而不亂、忙而有序?經過一個月的專項整治,這一創城重點點位管理成效再度提升。
解決堵點還需疏導
海天美食廣場位於九六廣場商圈,這裡商業業態豐富,同時存在商業大街、商場、背街小巷、銀行等四類創城點位,是濰坊新村街道創城的工作重點。商圈周邊商務樓宇眾多,就餐時間有許多白領騎著自行車趕來覓食。尤其是海天美食廣場,由於廣場內提供外賣服務的餐飲店鋪較多,每到飯點這裡還會聚集大量的外賣車輛,非機動車亂停放的問題突出。
4月28日起,濰坊新村街道牽頭派出所、交警、社區城運分中心、商場物業等部門、單位,對九六廣場商圈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開展集中整治。街道每周組織社區平安辦、綜合事務辦、管理辦、派出所、城管、市場監管所、城運分中心工作人員現場辦公。
「當時這處點位最大的問題,就是非機動車亂停放的問題,而且主要以外賣員群體為主。」濰坊新村街道相關負責人稱。調研發現,導致非機動車亂停放的原因,是周邊非機動車停車位不足,而外賣員停車是剛需。街道決定新增停車位,變簡單的管制為疏導。
街道在現場劃線新增了30個非機動車停放點位,同時對附近長久佔用停車位的共享單車進行清運。街道還與陸家嘴集團停車管理公司協調,於5月中旬在周邊改建了一塊180平方米左右的外賣員專用停車點,供周邊外賣員在空閒時間停車休息。多措並舉後,極大地改善了非機動車停放秩序。
變專項整治為長效管理
在專項整治推進的過程中,相關部門與周邊樓宇物業抽調人手,成立了執法糾違小分隊,通過設卡整治和流動執法相結合的形式,高密度、高頻率地對交通違法行為進行處理。一個月間,處理外賣員未穿專用馬甲、非機動車闖燈逆行、闖禁佔道、隨意停車等交通違法行為近400起。
如何將專項整治轉化為長效管理?用智能化賦能。街道在九六廣場商圈安裝了6組公共視頻設備,與城運分中心聯網,對區域內交通繁忙的重要位置開展24小時管理。海天美食廣場門口還安裝了廣播喊話系統,配合攝像頭雙管齊下,有效解決了該點位車輛亂停放現象。
攝影:劉思弘
編輯: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