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賦能關鍵智能,海能達助力公共安全新一代關鍵通信網絡建設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高速穩定發展的社會,必須有發達的公共安全體系進行護航!公共安全治理體系和能力的現代化是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民生福祉。

在公共安全行業信息化領域,關鍵通信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歷經十數年的發展,關鍵通信逐漸完成模擬向數字的轉換,實現寬窄融合。當前,關鍵通信寬帶化、智能化的趨勢日益明顯,關鍵通信開啟由窄帶向寬帶智能過渡的新階段。

與此同時,5G正成為全球科技和產業競爭的制高點。在「新基建」的推動下,我國5G網絡部署迅猛發展,並且志在走向千行百業,賦能行業信息化建設,這為公共安全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帶來了新的動能。關鍵通信與行業數位化疊加,為智能化運用奠定基石,構建新的行業生態,成為公共安全等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在5G時代,如何構建公共安全關鍵通信與智能?近日,在2020中國無線電大會上,海能達行業解決方案總監冷川川先生就這一話題為業界帶來了最新的思考、闡釋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海能達行業解決方案總監冷川川在專網通信

高峰論壇上發表演講

一 5G與公共安全:相看兩不厭

5G的主戰場是行業市場,全面深刻理解行業需求是5G落地生根的關鍵和前提。每個行業的需求差異化非常大,同一個行業領域內的不同市場需求也有明顯差異,即使是同一個市場的不同人員也有著不同的需求。這種碎片化、個性化和不確定性成為運營商5G網絡部署過程中的主要技術挑戰之一。

而公共安全是所有行業中複雜性最高的行業之一,其網絡規模為超大型,全國部署,功能要求苛刻,業務需求多元。冷川川在大會上分享了IWCE對北美地區關鍵通信行業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公共安全行業計劃使用5G的比例很高,對5G充滿期待。但是目前採用5G最大的障礙是技術的成熟度,而商業部署最大的挑戰來自於成本,因此5G廣泛落地公共安全行業尚需2-3年。

在運營商和相關設備廠商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5G成本和技術成熟度將會得到解決。因為公共安全行業的信息化建設經歷了長時間的發展和積累,具有極其豐富和龐雜的通信網絡和技術應用體系,與現有的這些技術和系統實現有效融合則是5G面臨的最大挑戰。

冷川川表示,從4G MC到5G,3GPP等國際標準組織在持續推進技術演進,並不斷融入與關鍵通信相關的功能,以期更好地適應行業市場,滿足公共安全等行業的差異化需求。面對當前5G在公共安全行業應用所面臨的挑戰,只有繼續優化5G標準,完善5G視圖,構建5G生態系統,方能加速5G與公共安全行業的智慧融合。

海能達行業解決方案總監冷川川在應急管理信息化

高峰論壇上進行高峰對話

二 關鍵通信,關鍵智能

進入信息革命時代,公共安全行業需要適應更加複雜的社會環境和更高難度的工作任務。當前,我國存在較大的警民數字鴻溝,民眾早已步入多媒體數字時代,而公共安全管理和執行機構缺乏相關的可執行多媒體信息,遲滯了工作效率的提升,影響了工作質量,需要AI驅動的關鍵智能,加強關鍵智能新應用的開發。遠程控制、現場感知、指揮調度、VR/AR等一系列關鍵智能無疑需要5G等寬帶技術的支撐,這也是5G時代關鍵通信發展的強大驅動力。

未來,執行和承載公共安全管理任務的單兵裝備將更加智能。在傳統的語音、視頻等功能之外,將會按需具備AR抬頭顯示、高清視頻、實時生物數據、高精度位置服務等智能應用。冷川川認為,「關鍵終端是可靠通信的根本,智能裝備是安全高效的保證。不斷提升裝備的智能屬性,公共安全行業才能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而這對關鍵通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未來公共安全的空中應用為例,無人機(UAV)因為可以第一時間到達現場,並可進行實時的遠程控制,通過組成無人機群或與其它智能設備連通,可高效協同地執行工作任務。而敏捷和快速的下一代UVA網絡,則需要對空新一代通信專網的支持。

冷川川總結道,公共安全行業的關鍵通信和關鍵智能要重點考量語音、覆蓋、彈性和安全等關鍵要素,具體而言:

1、語音不可妥協。關鍵語音(包括窄帶語音和寬帶語音)在公共安全行業具有保底支撐作用,必須予以保障。而且公共安全行業的語音通信迥異於商業語音,須滿足各項嚴苛的標準和各類應用場景。

2、覆蓋無縫過渡。公共安全行業是最典型的廣覆蓋+局部高容量的行業,加之事件不確定性,無線網絡需求最複雜,要求全域覆蓋,且不同網絡的過渡應是無感的。

3、高效關鍵智能。將大幅採用關鍵終端,提供寬帶多媒體技術,重塑業務流程。

4、安全頭等重要。專網系統演進到寬帶關鍵通信,意味著封閉和可控系統的結束,從而帶來網絡安全挑戰,網絡和信息安全將成為頭等重要的因素。

三 重塑架構,擁抱5G

面向未來,公共安全行業必將構建空地一體的關鍵通信無線網絡,智慧融合窄帶專網、寬帶專網、公網和現場應急網絡,實現全感知、全連接、全域定位、無縫切換和智能應用。公安行業將在終端整合、網絡融合和業務應用等方面發力,持續推進公安行業的信息化發展和演進。冷川川表示:「終端融合是基礎,網絡與業務解耦是關鍵,業務與應用是根本。而智能化將貫穿其間,融入各個環節,成為創新的引擎。」

發展下一代無線關鍵通信,海能達認為有三個原則值得重視:一是重心向下,強化現場的關鍵通信保障能力;二是深入挖掘現有的頻率資源潛力,推動融合,形成可靠的關鍵通信保障體系;三是通過5G等無線寬帶與AI等新技術提升警務工作智能化水平。通過終端、網絡、安全等多方面的協同發展,最終實現公專融合、寬窄融合、平戰結合、空地一體、端側一體、指揮一體、安全可靠的目標。

5G時代已經到來,現有的實踐已經證明,5G可以有效驅動警務變革,公共安全行業也將積極擁抱5G的融入。自2020年起,公共安全行業的5G應用有望完成起步、增強到飛躍的「三步走」,到2024年左右實現5G關鍵智能應用的落地。

冷川川認為,在這一過程中,我國可以借鑑FIRSTNET,未雨綢繆成立公共安全權威機構,統籌用戶需求、技術框架和標準建設,探索合理的商業模式,高質量地推動我國5G公共安全專網的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從關鍵語音走向關鍵智能的未來警務通信,中國警察網專訪海能達
    米榮奎:無線通信一直是公共安全領域科技信息化建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海能達專注專用通信領域,見證並親身經歷了中國公安用戶專用通信近三十年的發展歷程。2017年底,公安部啟動PDT全國聯網工作,標誌著數字通信時代建設成果初具規模。如何與周邊網絡融合互通,如何實現「公專融合、寬窄融合、平戰結合」成了公共安全專用通信領域接下來的重點工作。
  • 角逐5G時代下的關鍵通信 海能達的制勝法寶是什麼?
    2008年,在公安部牽頭下,海能達作為標準組組長聯合國內多個專用通信廠商,一起起草制定了中國首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字集群標準——警用數字集群(PDT)標準,這標誌著中國公共安全的專用通信正式步入數字通信時代。近十年,海能達在PDT建設過程中,市場佔有率一路領先。目前,海能達是PDT系統的最大供應商,同時也是率先研發LTE等寬帶技術的專網企業。
  • 泛在、融合、統一,海能達在5G時代對關鍵通信的演進思考
    客觀來看,傳統行業專網近年來面向數位化正在加速轉型,最典型的是公安行業專網,由於肩負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任務,隨著公共安全形勢趨於複雜,對關鍵通信能力提升的需求十分強烈。5G賦能行業,關鍵通信又如何面向5G演進?
  • 融合5G+衛星網際網路 海能達打造天地一體通信能力
    3GPP作為國際地面通信技術的組織,在R14版本也開始了星地融合的研究工作,立項「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非地面網絡)」致力於將衛星通信與5G網絡融合,解決新空口(New Radio, NR)支持NTN的關鍵問題。
  • 海能達:行業正向著寬帶化、智能化、融合化演進 5G加速建設也為...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8月4日訊,有投資者向海能達提問, 目前海能達在國產通信設備中的地位如何?在專網通信領域是不是僅次於摩託羅拉,排世界第二和國內市場第二的份額?未來海能達的市場份額能否繼續提高?海能達所處的行業和產品,應用需求是否具有持續性,該行業應用前景如何?
  • 海能達智慧融合專網解決方案精彩亮相CCW2018
    此次,海能達非常榮幸作為今年大會的白金贊助商,與業界人士和客戶分享海能達智慧融合的專網通信技術,全方位的基於TETRA、DMR、PRM-LTE的產品組合,以及在公共安全與應急、公共運輸、公用事業等成功的行業應用。
  • 立足國內、放眼國際,海能達精彩亮相2020中國衛星應用大會
    展會現場人潮湧動大會上,海能達衛星通信BU總經理胡炳雙先生發表了題為「探索中國衛星通信企業的國際化之路『』的主題演講,介紹了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我國衛星產業鏈即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作為一家國際化公司,海能達希望在這個進程中,協同國內優秀的衛星通信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助力中國衛星行業的蓬勃發展。胡炳雙精彩的演講獲得了現場觀眾的極大關注,並吸引了眾多業內人士前來Norsat展位諮詢了解。
  • 中國聯通智能網絡中臺發布 賦能5G新生態
    5月15日,中國聯通智能網絡中臺發布會在雲端舉辦。本次大會以「智能網絡中臺,賦能5G新生態」為主題,中國聯通攜手TMF(電信管理論壇)、華為、北郵、浩鯨、科大國創等合作夥伴,發布中國聯通智能網絡中臺和《中國聯通自動駕駛網絡白皮書》。
  • 聚力數字新基建——深信服打造雲網融合安全建設新路徑
    本次大會以「創新 協同 推動——共築新基建網絡安全」為主題,邀請到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領導、各省通信管理局領導、各省通信行業協會代表、基礎電信企業安全管理人員以及網絡安全企業代表等眾多嘉賓,共話網絡安全發展新態勢。
  • 上海自儀院:5G賦能「翻譯官」上線 引領智能製造新生態
    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自儀院」)作為5G賦能新一代智能製造系統的翻譯官,能在運營商與企業之間搭建起暢通無阻的橋梁,打通工業網際網路中IT與OT間的鴻溝,打造5G+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助力智能製造。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自儀院力爭建立全球領先5G+IoT+AI的新一代智能製造生態圈,引領5G賦能新一代智能製造。
  • 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副院長高崑崙:5G賦能新能源網際網路發展
    原標題: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副院長高崑崙:5G賦能新能源網際網路發展   5G與
  • 分享通信鄧浩嘉:產業網際網路浪潮湧動 分享通信「ABCDEHI5G」擁抱新...
    發力新基建,民營企業大有可為 2020年3月,新基建被正式寫入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在中國經濟結構深度調整的關鍵時刻,新基建被寄予了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的希望。 作為民營企業,分享通信非常看好新基建帶來的新機遇。
  • 海能達為臺灣桃園機場提供TETRA數字集群通信系統
    全球領先的專網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將協同中華電信為臺灣桃園機場提供通信服務。未來,海能達將為臺灣桃園機場提供整套TETRA標準的專網通信解決方案,並使用SmartOne統一通信平臺。中華電信目前是桃園機場無線通信集成供應商。
  • 5G毫米波通信技術的關鍵技術
    但是5G無線通信系統的建設並不會很快完成,目前主要還是為了滿足手持智能終端的功能擴展,因為部分關鍵技術還沒有成熟,需要繼續研究,比如5G毫米波通信技術。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5/412807.htm毫米波一般是指波長1 ms至10 ms、頻率30 GHz至300 GHz的電磁波,由於其頻率高、波長短,毫米波具有如下特點:頻譜寬,配合各種多址復用技術的使用可以極大提升信道容量,適用於高速多媒體傳輸業務;可靠性高,較高的頻率使其受幹擾很少,能較好抵抗雨水天氣的影響
  • 無縫覆蓋 效率提升--海能達智能建築無線通信解決方案
    或相隔3-5公裡的多棟建築體內需要互聯互通  隨著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技術日趨成熟,國內各個行業已經根據各自的工作需要,建設了不同制式,不同規模的無線通信系統。但是由於各種無線通信網絡的功能比較單一,現代的調度指揮系統需要實現多種手段互聯互通,統一調度,急需一套將傳統電話、IP電話、無線組號碼智能融合,統一編號管理,統一指揮調度系統。
  • 案例元道經緯相機賦能新基建,助力廣元5G行動裝置安裝
    5G是社會信息流動的主動脈、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數字社會建設的新基石。5G時代的到來,不僅意味著通信的關鍵技術在發生變化,還意味著基站天線設備的安裝也面臨新的挑戰。安裝質量和進度直接影響著基站的實際覆蓋範圍和全網的通信質量。在智能軟體普及的今天,許多智能科技應用在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智能化、信息化的同時,還能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 百度如流全面升級為新一代智能工作平臺,以AI賦能企業工作全場景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12月23日,百度如流宣布全面升級為新一代智能工作平臺,以AI賦能企業工作全場景,助力企業提效創新,引領企業智能化轉型。百度集團副總裁、百度集團首席信息官(CIO)李瑩,首次對如流品牌全面升級進行了深度解讀,並分享了如流企業服務生態布局等業務進展。
  • 從「thing」到「life」,數字孿生成運營商5G賦能未來一大關鍵
    5G時代,數字孿生也成為運營商賦能各行業轉型發展重要技術,在社會經濟發展和民生領域起到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數字孿生風口熱度空前得益於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孿生在更多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和實施。
  • 流程製造業亟需升級 5G賦能製造業呈現三階梯
    打通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裡,助力5G、人工智慧等賦能製造業轉型升級,上海正在探索新路徑。近日,在華東理工大學等單位主辦的「流程智造科技創新論壇」上,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為上海流程智造科技創新研究院揭牌,旨在推動「人工智慧賦能流程製造」。
  • 智能開關實現遠程遙控!浙江移動助力5G+智慧電力新突破
    5G技術和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形成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核心能力,這也給電力行業的發展帶來深刻變革。目前浙江移動以5G技術為基礎賦能多個智慧電力項目,不僅成功打造了國內首個基於5G基站的智能配電房,還率先實現了基於5G技術的智能開關遠程遙控,有效提升了電力的調控效率,為電力行業的5G應用起到了試點、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