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創辦了復旦大學,精通8國語言,臨終前為何說「我是一隻狗」?

2020-12-14 趣史研究社

大家都知道北大精神"思想自由,兼容並包",這是北大校長蔡元培提出的。然而鮮有人知這是蔡元培當年拜於他門下受他推崇的"教育自主,學術獨立,思想自由"的啟發而提出的。有人說他是一代聖賢,其實並不誇張。他就是復旦大學的創始人,馬相伯先生。但今天卻只有少數和其相關的人認識他,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呢?

馬相伯一生充滿傳奇,卻是生不逢時。他生於恥辱,死於恥辱。他生於1840年,不幸的是當他面向這個世界時,英國殖民者正駛著濃煙滾滾的炮船奔向古中國;他死於1939年,他離開這個世界時,中國的大片社稷已淪喪於日軍之手,他是帶著如陸遊般「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悲愁離去的。

初露尖角

馬相伯於1840年生於江蘇丹陽,那一年世界對中國並不溫柔,中國古老的大門被英軍用炮彈敲開。自此後中國陸續籤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而馬相伯正是在這樣一個混亂的時代中出生的。因為父母都是基督教徒,馬相伯從小接受著基督教的洗禮成為了一名基督教徒。在五歲上私塾的時候,馬相伯就表現出了對知識的渴求,尤其是天文。

1852年,一個12歲的小孩從江蘇丹陽的私塾走了出來,獨自一人摸到了上海的徐家匯,投進了一所教會學校。你可能不知道,一個僅12歲的男童獨自步行了200多公裡是個什麼概念。現在的孩子在這個年紀,很多上下學都還需要父母接送,而馬相伯一人三天獨自走了200多公裡,去往外省。

當時的社會並不知道,中國近代史上一個不可或缺的人在那天走進了中國的歷史中。當時的上海,有著大量外國的使館和租借,這裡是當時中國接觸世界最多的地方。在這裡馬相伯清楚地看到了中國和世界的差距,或許改變中國落後教育想法的種子正是萌芽於此。在此後,馬相伯致力於學問的研究,不僅精通法文、拉丁文、希臘文等八門語言,還在哲學、神學、數理和天文等學科頗有造詣。可以說在當時的中國,像馬相伯這樣的人才,全中國找不到第二個。

背負罵名

當時法租界領事十分想聘請這個精通多國語言的年輕人做秘書,為此給馬相伯提供了一筆可觀的資金,但是馬相伯卻是毅然拒絕,「我學法語,為中國用的。」1876年,此時的馬相伯正值壯年,學富五車的他不想浪費一身才華,於是參與了當時的洋務運動。

在當時的清廷,拖著辮子的中國人舉步維艱的跟著世界的步伐。當時的中國不但缺少懂國際公法的人才,甚至連懂洋文的人也是鱗毛鳳角。而像馬相伯這樣不僅精通八國語言還有極高文化涵養的人更是屈指可數。

然而步入清朝外交舞臺的馬相伯,並沒有如我們所想那樣大展身手。在腐朽清朝的政治外交中,馬相伯不僅未能實現自己的理想,還背負上了萬人罵的臭名,連他的母親都無法理解他,大罵「我沒有這樣的兒子」。這其中,落後腐朽的清朝統治是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原因是當時赫赫有名的袁世凱有意陷害於他。馬相伯將他最寶貴的壯年期全部貢獻給了洋務運動,但卻只換回一身傷疤,最成功的時期卻耗費在一項失敗的事業中。

毀家紓難

在洋務運動破產後,背負罵名的馬相伯母親離世。已經過完一個甲子的馬相伯痛定思痛,中國並非弱在軍事上,如何才能醫治當代愚昧無知和落後腐敗?而他最終得到的藥方是教育。只有中國人的思想開放先進,才能拯救這個滿是瘡痍的國家。

於是在1900年,馬相伯將自己家中3000畝地和家產一併捐給了天主教會為創辦學堂所用。1902年蔡元培和200多名學生從仍用專制禮教束縛學生的南洋大學退學來到馬相伯這裡,並成立了震旦學院。馬相伯門下的弟子如群星般璀璨,許許多多有名的人物都曾拜於馬相伯門下,除了之前提到過的北大蔡元培還有中國著名的氣象學家竺可楨、民國藝術大師李叔同、國學大師陳寅恪、著名數學家胡敦復、中國第一任輕工業部部長黃炎培、政治家教育家邵力子。

客死他鄉

1931年日本佔領中國東北,這個時候馬相伯老先生已經91歲了。雖然如此高齡,但國難當頭,強烈的愛國情感讓老先生無法安坐下來。馬相伯四處奔走呼號,他發表演說激勵國人奮力抗爭,共赴國難。「我國民其猛省,我國民其亟起。」被時人敬為「呼號抗日老青年」。

當時為了抗日籌資,馬相伯老先生就在大街上賣字籌資,一副字三十塊錢,一副對聯五十塊錢。當時馬相伯還腿部有疾,就這樣一個字一個字,賣了十萬塊錢。隨著日軍侵略的不斷深入,馬相伯只好和復旦一起逃到後方。而在這個時候正好迎來他的百歲生辰,報社採訪,看著這滿目瘡痍的華夏大地,老人不禁神傷。

辦教育和犬吠一樣目的都在於警醒世人「我是一條狗啊,叫了一百年,也沒有把中國叫醒。」1939年,馬相伯病死在避難途中,越南諒山。至死家人也沒有告訴他這是在越南,因為老人不想客死他鄉,要死也要死在中國的版圖上。至死不知身是客,夢裡他鄉是吾鄉。

馬相伯是當時中國當之無愧的精神脊梁,正是因為有像馬相伯這樣的人,近代的中國才擺脫了洋人的控制,才有了如今的盛世。他生不逢時,卻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變這個時代,去救中國。

無論是從事洋務運動也好,還是毀家興學,還是賣字救國,即使自己的力量如雨點一般,馬相伯老先生也未曾停止過救國的步伐,而最後這滴水穿石的力量也終於衝破時代的枷鎖。復旦一直到現在也還在不斷地為中國輸送血液,若是馬老先生看見,會不會欣慰的笑呢。若是這個時代沒有光,我願意當那炬古燭,燃盡鮮血照亮前面的路!

文/趣史研究社

相關焦點

  • 精通八國語言,創立復旦的他,為何臨終前說自己只是一隻會叫的狗
    說到這裡,就免不了提起革命烈士林覺民。家庭條件優越的他完全可以選擇棲息於自己的安樂窩裡面,可他卻毅然決然地選擇革命,誠然他愛自己的妻子和家人,但他心底那份對祖國深沉的愛和對那些生活在水聲火熱裡面的人民群眾的同情使得他選擇了另一條路。後人對烈士們充滿敬佩之情。壯烈的鮮花不僅開在這些舍己為民的烈士身上,也同樣開在那些捐資捐物的愛國者身上。
  • 精通八國語言,創辦復旦大學卻客死異鄉,死前嘆息:我只是一條狗
    精通八國語言,創辦復旦大學卻客死異鄉,死前嘆息:他只是一條狗,馬相伯是舊名馬志德,是有近代傳說的奇人,晚年自稱華封老人,近代中國著名的教育者和愛國者,創立了中國第一所私立大學——震旦大學,之後創立了如今的復旦大學。
  • 復旦大學創始人馬相伯:活了100歲,臨終前為何說自己一條狗?
    有位老人在臨終前說了這句話:我只是一條狗,只會叫,叫了一百年都沒把中國叫醒。這位老人為何將自己比作一條狗呢?這位老人是誰?他生活了一個世紀,他見證了中國近代的屈辱,他歷經清朝、民國兩個朝代。他還是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在花甲之年創辦了兩所國內頂尖高校(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 復旦大學創辦人,91高齡寫對聯籌款抗日,去世前:我只是一隻狗
    1902年,中國學運史上發生了"一聲霹雷"的"墨水瓶事件":這件事情發生在當時的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前身),當時文科教習郭鎮瀛發現師座上有一隻洗淨的墨水瓶,認為這是學生有意捉弄他,便嚴辭追查。農曆1840年3月6日,馬相伯生於丹陽馬家村,因為父母均信奉天主教,故襁褓間即受天主教洗禮,少不經事便成為了天主教徒——之後的教育也是為他成為神父而準備的,先後在法國耶穌會辦聖依納爵公學、小修院、大修院學習,苦學法語、拉丁語、希臘語等七國語言,成為中國那個時代第一個能夠熟練運用7國語言的人才,並在1870年獲神學博士銜,30歲的他能做的就是編譯研究神學書籍
  • 鐵骨錚錚的文人:復旦大學創辦人,北大的校長都是他的弟子!
    鐵骨錚錚的文人:復旦大學創辦人,北大的校長都是他的弟子!他生於1840年,精通八國語言,「復旦大學」的創始人,北大校長蔡元培是他的弟子之一。1900年,賣掉上海的3000畝田地,創辦了近代中國第一個私立大學「震旦學院」,1905年,創辦第二所大學「復旦大學」。
  • 復旦大學創始人,為何說自己是條叫了百年的狗?原因感人淚下!
    在這裡他眼界大開,於是拼命學習新鮮的東西,因為天賦極高,不久就成了這所學樣出類拔萃的人物。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就能熟練地掌握拉丁文、法文等7個國家的語言,並且精通數學和天文學,並且各科成績都十分優異。
  • 這百歲老人臨終前說:我是一條狗,叫了一百年,也沒能把中國叫醒
    作為國內的頂級學府之一,相信能夠成為復旦大學的一員是很多學子心中的一個夢想,如今的復旦大學早已經成為我國的頂尖大學。說起復旦大學,就不得不提及他的創始人:馬相伯。馬相伯在臨終前曾喟然長嘆:我是一條狗,叫了一百年,也沒能把中國叫醒。這位百歲老人何出此言?
  • 此人是復旦大學創始人,但為何被罵成賣國賊,母親都不認他!
    「我是一條狗,叫了一百年,也沒有把中國叫醒」,一位百歲老人在病床上將自己比作一條狗,就光是這句話就讓人心頭一震,這位老人是誰?他為什麼會說出這樣一句既振聾發聵又頗感無奈的話,他是復旦大學創始人——馬相伯先生。
  • 他說:我是一條「狗」,卻怎麼也叫不醒中國!
    36歲前精通七國語言的馬相伯,見不得國人被洋人欺負,一怒之下,隨李鴻章走上談判桌,一心為國唇槍舌劍。但不幸的是,換來的卻是賣國賊的唾罵,甚至連母親都不認這個兒子,母親到死都不願見他最後一面。60歲一事無成,既然救國無望,老爺子寧願捐贈所有,他把所有家產包含三千畝田產全部捐出。
  • 精通多國語言的十大華人明星
    莫文蔚憑獨特氣質及精通多國語言,使她在國際電影舞臺上出盡風頭,還在好萊塢施展拳腳。  尚雯婕 與布萊爾夫人交談,用中、英、法、西四國語言演繹個唱2006年超女冠軍尚雯婕,畢業於復旦大學法語系,曾是上海排名前列的法語同聲翻譯,她用中、英、法、西四國語言演繹個唱。
  • 復旦大學創始人馬相伯:我是一條狗,叫了一百年也沒有把中國叫醒
    2020年4月7日,是復旦大學創校人馬相伯先生誕辰180周年,也就是今天的主人公,他一生都在為救國奔走,臨終前,卻說自己是一條狗。和李鴻章一樣因為《馬關條約》的籤訂馬相伯這個為了中國的海軍的強大,這個最愛國的人也被當成了賣國賊。他的親生母親也誤會他無論他怎麼解釋,他的母親也不肯原諒他甚至他母親在臨終之前都不允許馬相伯來見自己最後一面。
  • 開掛的復旦大學的創始人馬相伯:坎坷動蕩的傳奇人生
    百年名校復旦大學,是全國首屈一指的高等學府,是全國數百萬高考學子的夢想校園。復旦大學,復旦二字取自「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創立於一九零五年,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尤其擅長法文和拉丁文這兩種語言,還對數理和神學非常有研究,之後老先生又學習了希臘文、英語等,老先生精通八國語言,曾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便向老先生學習拉丁文。即便是十分看不起中國人的法國人在知道馬相伯之後,也是十分佩服。法國領事館邀請馬相伯前來工作,但是卻被馬相伯卻一口回絕,馬老先生當時就表示自己學習法文是要為祖國出力的。
  • 他是復旦大學創始人,為辦教育「毀家興學」,卻自嘲稱自己是條狗
    他是復旦大學創始人,為辦教育「毀家興學」,卻自嘲稱自己是條狗我國的近代史上傑出的偉人層出不窮,對於這些偉人的定義除了它所帶來的成就之外自然跟他的學識是密不可分的,教育的程度和學術水平也是一種定義。然而在中國的歷史上就有這樣一位神學博士又稱自己是一條狗,這個人就是馬相伯,狗狗在我們現在常被當作寵物家人一樣,但是在古代狗卻被用來當做罵人的話,這個人為何要如此稱呼自己呢?馬相伯是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同時他也是復旦大學的創始人。要說到馬伯相的一生大起大落實在是讓人感到訝異,他出生於亂世,成長於亂世,在去世的時候也是在亂世中閉目。
  • 張學良臨終前,對遺產的處理引爭議,他為何捐給了美國
    提起張學良,沒有哪個中國人不認識他,「九一八」和「西安事變」兩次重大的歷史事件與他息息相關,張學良作為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歷史名人,他的遺物具有非常高的價值,那麼張學良臨終前,將遺物交給了誰呢?
  • 我是一條狗,一條叫了一百年,都沒有把國人叫醒的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被琳琅滿目的大學挑花了眼其實,中國的每一所大學背後都有一段故事今天上尉就跟大家說一說復旦大學創始人的故事他是晚清人卻是一個精通8國語言的博士他一生經歷5位皇帝見證6任民國總統袁世凱、孫中山、蔣介石這些歷史上的大人物
  • 大學教育系列 | 復旦大學創始人馬相伯:若世間無炬火我便是炬火
    、神學、天文這些艱深晦澀的學科當別人還在為學習英語頭疼的時候他已經學會了8國語言並且全都能熟練運用蔡元培介紹部分學生向馬相伯先生求學他遂於次年租用徐家匯老天文臺餘屋以「中西大學堂」的理念創辦中國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學
  • 是誰創辦了復旦新聞系?——寫於復旦大學新聞學院90華誕之際
    11月2日,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90華誕。在復旦新聞學院辦公樓二樓牆上,懸掛著歷屆新聞系主任(院長)的照片,排在頭一位的,是新聞系創辦者謝六逸先生。謝六逸(1898-1945),貴州貴陽人,著名作家、翻譯家和新聞編輯家。他雖英年早逝,卻在中國新聞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跡。
  • 女博士劈腿玷汙復旦,是否愧對自稱為「狗」的創建者馬相伯?
    他認為國家需要的是現代的西式教育。於是,1900年60歲高齡的馬相伯,毅然賣掉了在上海的所有3000畝田產,捐給上海基督教會,希望由他們在上海創辦一所私立的西式大學。1903年,利用馬相伯的錢,上海震旦學院成立。然而,僅僅2年後,1905年馬相伯就與震旦學院分道揚鑣。
  • 王思聰帶女友吃317元路邊攤,富二代標籤背後:他精通八國語言
    「我交朋友,不在乎他有錢沒錢,反正都沒我有錢」,這句話出自王思聰的經典語錄。 上周,王思聰帶女朋友吃路邊攤的新聞引發熱議,甚至有好事者扒出王思聰一頓飯總共花了317塊錢。於是,有人感嘆,富可敵國的王公子也吃路邊攤,簡直不可思議。
  • 凱蒂問他還有什麼遺言,他說:死的卻是一隻狗
    ——《輓歌:哀悼一隻瘋狗之死》《輓歌:哀悼一隻瘋狗之死》是愛爾蘭著名作家奧利弗哥爾德斯密斯的一首詩,詩裡講到有位好心人收養了一隻流浪狗,那隻狗卻莫名發瘋咬了他,人人都以為這好心人要死,沒曾想死的卻是那隻狗。「死的卻是一隻狗。」這句話成為了瓦爾特的臨終遺言。他老婆凱蒂一直沒弄明白這句話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