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曾走出眾多電影大咖,如今變身書店講述那些光影故事

2020-12-17 瀟湘晨報

「我在這裡足足工作了11年,今天踏著落葉回『家』,很感觸,更感動。」

「四眼老王」最被影迷熟悉的身份是上海國際電影節選片人、排片人,但之前他是上海影城開業時候的副總經理,再之前他在安福路322號,安安心心度過了11個春秋。

安福路322號 ▲

「1979年到上海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上班,在財務科幹過統計,後來到了總務科、辦公室、永樂宮電影廳,都在這個院子裡。」

如今這裡成了「電影時光」主題書店 ▲

關於這個院子的曾經,老王如數家珍;

關於這個院子的現在,對於昨天正式營業的「FILM電影時光」主題書店,

他也有六個字,「非常好,非常美」。

小洋房 故事多

ANFU ROAD

安福路322號,位於武康路安福路交叉路口,佔地面積僅2000平方米。

這個小巧精緻的微園區,仿佛是給這兩條文藝懷舊、充滿老上海風情的小馬路畫了一個美麗的句點。

走進這個朝氣蓬勃、潮人聚集的「網紅」院子,一座具有鮮明西班牙建築特點的花園洋房叫人覺得雅致。

西班牙風格的洋房 ▲

緩坡屋頂、紅陶筒瓦、奶黃外立面,還有正面三聯裝的拱券門洞,外綠內白的鋼窗透著一份恬靜。

三聯裝的拱券門洞 ▲

1932年,孔祥熙選址,為長子孔令侃結婚備用,而建造了現在安福路322號一號樓這座花園洋房。

走進修繕一新的房屋,內部有螺旋立柱,彩色玻璃窗,簡潔大方。

樓梯、洗手間等處的馬賽克點綴,可以看到早期伊斯蘭文化對西班牙建築的影響。

彩色玻璃窗簡潔大方 ▲

「我1973年第一次來報到的時候,二樓主臥的兩個衛生間還在,那些馬賽克真是漂亮極了。」

上海電影評論學會秘書長黃一慶在這個小樓工作了整整28年,「壁爐、花窗、細條打蠟地板都跟以前一樣,真好。這裡盛滿了我關於電影的回憶。」

牆上貼花的馬賽克 ▲

這裡寫滿了太多人關於電影的美好回憶,這裡曾走出過眾多上海電影行業的領軍人物。

吳貽弓等幾代著名電影人曾在這裡為上海的電影文化事業奮鬥和工作過,這裡也曾見證了上海電影發展的諸多歷史和轉折。

這裡見證了上海電影的發展 ▲

上世紀50年代初期,上海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入駐安福路322號。

此後歷經多次變革,上海著名的內部電影放映影院永樂宮和上海聯和電影院線都曾在這一園區開辦。

愛電影 愛讀書

FILM BOOKS·CAFE

這些曾經的電影記憶,都隨著電影主題書店的開辦被重新喚起。

「這裡去年還是永樂股份的財務室,今年完全變了模樣。」

走進位于洋房一層的這家小書店,流動的光影在潔白的牆面上跳動,仿佛瞬間回到了我們最初愛上電影的那個瞬間。

書店首期精選了600多種與電影相關的書籍上架,細分為專業必讀、原著小說、影人傳記、看電影的門道等欄目,涵蓋了電影史、劇本創作、導演、攝影、表演、製片、後期等方面,還有限量版的藝術設定集和攝影作品集,細細瀏覽,必有所獲。

值得一提的是書店內間的「名人書房」,陳列著電影評論學會專家會員的籤名本著作和他們推薦並捐贈給書店的電影書籍。

書店內部 ▲

這間書房的玻璃花窗外,一臺老式電影放映機靜靜地佇立在書店走廊的盡頭,散發出膠片特有的氣味,將時光一下子拉回到那個搬著小板凳,吃著西瓜和小夥伴們相約在廣場上看露天電影的年代。

如果你周五晚上來,也許還會「偶遇」露天電影放映,永樂匯的「322仲夏電影夜」,「梧桐影話」、「梧桐清音」沙龍早已在周邊居民和白領間有了名氣;

書店裡流動的光影 ▲

又或者你枕著明媚的太陽,踩著初冬的落葉來,可以在拱形的窗邊,點一杯有機英式茶或是香醇的咖啡,讀一本關於電影的書,做一個關於電影的夢。

一次和電影有關的下午茶 ▲

馬上評|光陰此處可消磨

「高朋滿座」大約是不足以概括昨天下午「FILM電影時光」主題書店開業「盛況」的。

大家齊賀書店營業 ▲

上海電影評論學會會長、導演朱楓和永樂股份董事長陳若穎一同開門迎賓,書店特聘朱楓為「榮譽掌柜」,聘作家毛尖、導演鄭大聖為「榮譽店長」。

作家唐穎,教授李亦中,導演吳天戈、江海洋、胡雪樺、陳曉鳴、梁山等等向書店捐贈圖書的「代表」,還有很多人們熟悉的演員、編劇、影評人也都來了。

鄭大聖和毛尖接受聘書 ▲

小小的書店殿堂,快要被熱情的上海電影人擠滿,但似乎又裝得下所有的「大咖」。

裝得下,是因為這裡有好書,這裡的好書可以盛下我們關於電影綿長又細碎的愛。

書店裡的書 ▲

除了可供售賣的新書,書店還有不少珍貴的電影史料,如《電影故事》合集,又如1950年到2013年的國產電影目錄等。

這些珍貴的「非賣品」,可在店內供影迷隨意翻閱。

這裡有書有燈還有貓 ▲

「我想,來的都是愛電影的人,希望這裡成為他們的一個小圖書館,一個家。」穿著掌柜圍裙,朱楓寫下了對書店的希冀,「光陰此處可消磨」。

朱楓的題詞 ▲

新演藝工作室

作者:孫佳音

編輯:小開 龔紫珺

圖片:電影時光供圖,部分源自網絡

新民晚報文化部

下方分享 收藏 點讚 在看四連擊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探訪「FILM電影時光」主題書店:來這座洋房,聆聽屬於光影的記憶和...
    關於這個院子的曾經,老王如數家珍;關於這個院子的現在,對於昨天正式營業的「FILM電影時光」主題書店,他也有六個字,「非常好,非常美」。小洋房 故事多安福路322號,位於武康路安福路交叉路口,佔地面積僅2000平方米。
  • 探訪「FILM電影時光」主題書店
    關於這個院子的曾經,老王如數家珍;關於這個院子的現在,對於昨天正式營業的「FILM電影時光」主題書店,他也有六個字,「非常好,非常美」。小洋房 故事多安福路322號,位於武康路安福路交叉路口,佔地面積僅2000平方米。
  • 在電影時光書店 重拾舊日的美好
    > 光影之間,流逝的是回不去的時光,留下的是印刻在心底的人生百味,在電影時光書店,讀一本書,喝一杯咖啡,看一部電影,品一次時光的流轉
  • 電影頻道《足跡》開播 講述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
    電影頻道《足跡》開播 講述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 大型專題片《足跡》通過對具有重大時代節點、反映新中國各方面建設成就和人民精神風貌的經典影片的梳理與回顧,以嶄新的當代視角、新老影人介紹訪談、影片外景地故事發生地重訪的形式,力圖勾勒新中國70年璀璨歲月的光影足跡,揭秘電影人不為人知的創作艱辛和幕後故事。
  • 用光影傳遞城市IP 本土影視講述「青島故事」
    今年,兩部電影《裡院裡的海》和《緣起板橋鎮》先後公示備案,將於下半年投入拍攝。」蔣立勇介紹,兩部電影都是講述青島獨特的文化內涵,以《裡院裡的海》為例,可以說是裡院為青島的「紅瓦綠樹,碧海藍天」貢獻了一抹色彩——紅色。因此,裡院不再單純成為一種建築風格,一處民居形式,更是擁有了人格化的特徵。
  • 講述上海故事的港片:那曾是港片最好的年代
    不久前,在上海舉行的一個香港電影展提出這個問題,雖然眾多港片大佬到場,但依然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不過,現場放映的那些有上海元素的港片,令人眼前一亮。港片中充斥著上海元素的那個年代,曾是香港電影最好的年代。|港片的「前上海」時代:從流亡者到江湖大佬早期,香港拍的上海電影多講述流亡者的故事。
  • 天下第一關上演光影秀,看光影黑科技,聽長城的故事
    本文轉自【文旅中國】;原標題:【每日一景|天下第一關上演光影秀,看光影黑科技,聽長城的故事】作為中華文明的符號之一,雄偉的長城是必打卡的旅遊目的地,地處山海之間的天下第一關無疑是長城沿線的精華所在。「十一」長假期間山海關城樓上演了光影秀,每天晚上八點開始。廣場上人頭攢動非常熱鬧。光影秀以山海關古城和長城文化為主線,講述了邊關古城發生的歷史故事,展現了山海關獨特的民俗文化,情節跌宕起伏,光影特效炫目,給觀眾一場視聽的饕餮盛宴。這是一場歷史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結合,精美絢麗的圖像投影在天下第一關城門樓上。
  • JAMA分享:百年來,這些電影講述了傳染病和大流行的故事
    作為文化產品,有不少電影描繪了歷史上的傳染病暴發和大流行,講述疫情之下人類的恐懼、勇氣、希望與愛。近期,《美國醫學會雜誌》「藝術與醫學」欄目的一篇文章介紹了近一百年來在美國上映的大量相關主題電影。
  • FILM電影時光書店:深藏於網紅街區的滬上影人客廳
    而對於喜歡電影的人來說,如今這裡又多了一個特別的去處——坐落於兩條馬路交叉路口的永樂匯內的「FILM電影時光書店」。FILM電影時光書店的入口FILM電影時光書店所在的安福路322號,原本屬舊上海四大家族之一孔家所有,1932年這裡建起了一棟三層小樓,日後成為孔祥熙與宋藹齡長子孔令侃的府邸。
  • 那些書店,竟讓你怦然心動
    這裡原是大精彩劇院,建於1919年,能容納500名觀眾。4排包廂均衡排列在劇院舞臺兩側中心位置,裝飾精美。拱頂繪畫主題為和平,和平女神在一片花簇中起舞,慶祝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變身書店後,地面層設為銷售和閱讀區,地下一層為兒童專用售書區和音像作品展銷區。內設扶梯,書店兩側拾階而上,可以預覽新書目錄,全球新書介紹等。
  • 共享電影•閱讀時光 FILM電影時光書店亮相上海
    遊客在FILM電影時光書店門口合影留念。 遊客經過FILM電影時光書店。 遊客帶著孩子一起在FILM電影時光書店內看電影。 遊客在FILM電影時光書店合影留念。
  • 酒業大咖「變身」網絡紅人,短短幾個月獲500萬粉絲
    酒業大咖「變身」網絡紅人,短短幾個月獲500萬粉絲 2020-12-22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出非洲》:一部講述女性自我成長的史詩電影
    為了彰顯女性的崇高地位和女性節日的重要性,我們今天必須給大家推薦一部大女主的電影。《走出非洲》,一部講述女性自我的成長的史詩電影。這部電影拍攝於1985年,渾身都散發著深情雋永的古典氣質,上映之後獲得了極大的好評,並且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7項奧斯卡大獎。
  • 從原始小鎮到西部鄉野 光影編織下的四味德州故事
    66號公路在美國文學、電影中擁有獨特的符號象徵意義  在德州眾多公路中,最著名的就屬66號公路了。>關鍵詞:故鄉情結·寫實主義  談到德州城市故事,已經進入了新的時代,那些西部故事早已卷了頁角,泛了黃;嬉皮士的精神也早被「五鬥米」的欲望滌蕩得不復存在。
  • 眾多圈內大咖紛紛為其打call,《命運速遞》究竟是怎樣一部電影?
    在眾星雲集的五月電影市場,有一部影片尚未上映就獲得眾多圈內大咖紛紛為其打call,頗有一番口碑大熱的黑馬態勢。這部影片就是新銳導演李非的處女作《命運速遞》。圈內的大咖也不吝讚美。演員夏雨認為導演講故事的方式很特別,臺詞很有意思,還稱自己一定會「二刷」。而包貝爾早已經將「二刷」付諸於實際行動,並對演員、剪輯、劇本、音樂都大家讚美,更誇讚導演李非是「認識的導演中的佼佼者」。導演姜文乾脆說這是他近幾年看過的最好的電影了。
  • Date with 鄭州|光影變幻 逐夢綠城
    電影文化在這裡成長華夏文明在這裡繁衍其實,早在與「金雞百花」相遇之前,鄭州就是電影裡的常客。那些年, 在鄭州拍過的電影01《相親相愛》如果說,提起關於鄭州的文藝作品,人們下意識想到的是李志那首《關於鄭州的記憶》那麼說起電影,就會想到2017年的電影《相愛相親》電影取景於鄭州,每個場景都能勾起鄭州人的回憶。
  • 白天看書晚上看電影 「大象分眾放映計劃」落戶長沙樂之書店
    9月8日晚,電影《第一次的離別》湖南特映會暨「大象分眾放映計劃」啟動儀式在長沙樂之書店·天心店舉行。紅網時刻9月9日訊(記者 蔡娟 通訊員 傅琳)書籍和電影,堪稱當代文藝青年生活的兩大「標配」。當文字與光影在書店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9月8日晚,電影《第一次的離別》湖南特映會暨「大象分眾放映計劃」啟動儀式,在長沙樂之書店·天心店舉行。長沙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陳剛出席。「大象分眾放映計劃」由大象夥伴影業發起,是聯合全國致力於提升用戶觀影品質與差異化經營的影院,以及有條件放映電影的文化空間,為優秀電影作品共建一個高效發行渠道的共同行動計劃。
  • 莫幹山路老煙囪大變身 可鑽進去看電影
    近日,這根大煙囪基本敲定了改造方案——白天「素顏」,夜晚變身「竹子」。大煙囪將變身「大竹子」3月1日,拱墅召開研究熱電廠區塊煙囪廣場提升改造工作專題會議,原則上通過了設計方案。出爐的方案,提出了白天、夜晚兩個展示的概念。
  • 奈及利亞鄉村拍電影 講述非洲故事引村民圍觀(圖)
    這是尤格祖執導的影片《舞蹈之外》(Beyond the Dance)在這附近的一個村莊取景拍攝的第七天,也是最後一天,這部電影的製作速度非常快。影片講述的是一個非洲王子選擇新娘的故事。在奈及利亞東南部的伊格布早,整個村子的人都出來看拍電影。(網站截圖)「在瑙萊塢,不能浪費時間,」他說。「讓我們的電影大受歡迎的不是高深的技術,而是故事。我們講的是非洲故事。」
  • 四部電影告訴你關於聖誕節的光影故事
    舒緩柔和的旋律,將即將到來的聖誕氣氛烘託得格外溫暖:聖誕樹上的彩燈映襯著斑駁的街頭夜晚,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白鬍子老爺爺,正駕著麋鹿拉的雪橇,馱著大袋子的聖誕禮物在聖誕節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與光影為伴,與孩子一同度過這溫情的平安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