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6月份填報的志願基本揭曉。自從取消三本(湖北省)後,那些本來只能考到三本院校的考生和家長就有一個好的名聲了,也可以說自己考上了二本。確實是的,但是三本永遠是三本,學費就是最好的證明!
其實,除了高額學費的三本院校以外,還有一種院校比較容易填上。那就是偏遠地區的大學,如青海、甘肅、內蒙古等地。所以,那種壓線的考生在當初填報志願的時候,就選擇這兩類學校。
如今,等收到高校寄過來的通知書外,有家長和考生就猶豫了。這麼高的學費?這麼遠的地方,是去就讀還是再戰一年去復讀呢?這裡面就有著,在這兩類學校就讀值不值的問題。
值與不值是相對的。在面臨選擇時可以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高考我是正常發揮還是失常發揮?
這是一個個人學習能力的的因素,有些學生由於天生的學習能力,或者某一方面的能力比較薄弱,因此,即使很努力,在綜合考試(如高考)往往也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永遠都比不上那些學霸級的人物。這類考生常見的就是偏科問題。如果高考是正常或者超常發揮,建議不要去復讀了?最好的結果估計也只能上個二本。浪費一年時間不值,更何況這還有一定的風險呢?
不復讀,那麼選擇高額三本還是偏遠二本?
很多偏遠的二本院校(指學費和取消三本之前一樣的大學)學費低,也是實打實的公立二本大學。只不過這些學校一般在西部偏遠地區的地級市,交通、經濟都不發達。去這裡讀大學乘車估計除了坐幾十個小時火車外還要轉車坐幾個小時的汽車,中途轉車估計都有三次以上。這也是家長和考生擔心的問題。那麼什麼樣的考生適合讀這樣的學校呢?
家境不好,準備在大學搏一搏的考生。
這類考生可能在高中時沒有找到學習方法,高考不理想。但是,在大學的學習方法完全不一樣,只要自己去摸索,哪怕只花高中一般的時間都可以學得不錯。大學的考試,甚至是考研究生都是靠自己!由於這類學生能吃苦耐勞,能堅持,所以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更有拼搏之心!到時候,花更少的錢讀名牌大學的研究生很值!對於家境好的考生,那就去讀本省較近的三本吧。
拿文憑心態的考生
拿文憑心態考生,這類考生通常在大學期間不幹實事,喝酒打牌無所不幹,畢業後混個本科文憑。專科也可以超越本科,沒讀書的也可以。因為這類考生根本沒有上進心。拿著本科文憑出去工作簡直是拉低了本科生的檔次!這類考生的建議是別讀大學了,更別去復讀了,都是在浪費父母的血汗錢,出去打工還可以減輕家裡負擔!
最後,希望各位考生在這條道路認真做出選擇!也歡迎各位在下方留言區討論高考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