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 Vive Comos VR套裝評測:最佳家用VR設備再升級

2020-12-22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 評測]在VR產業的集中爆發期,無數家科技巨頭都加入進來,而當熱潮褪去後,只有為數不多的頂級廠商還能留在市場中,HTC在先後推出的Vive CE和Vive Pro兩款旗艦VR設備讓大家都看到了VR遊戲的巨大潛能,也奠定了HTC在家用VR市場的領頭羊地位,產品本身一度也是家用VR市場的最佳設備,不過由於近幾年鮮有優秀的VR遊戲作品出現,VR市場一度陷入沉寂。

而隨著VR獨佔遊戲《半條命:愛莉克斯》的火爆,家用VR設備再一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我們也拿到了如今家用VR市場的代表產品HTC VIVE Cosmos(下文默認為HTC VIVE Cosmos標準版),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這個當今消費級市場的旗艦級VR設備是怎樣的水平。

多版本齊發,擺脫定位基站限制

在HTC在最近更新的VIVE Cosmos系列產品線中,除了原本的標準版外還增加了VIVE Cosmos精英套裝、VIVE Cosmos XR版和VIVE Cosmos基礎版這三個不同版本。其中精英版的頭顯可直接兼容舊版的定位基站和手柄,提供單獨出售版本,可視為Vive Pro的頭顯升級版;而尚未正式上市的VIVE Cosmos XR版則在標準版的基礎上將前面板的黑白透視攝像頭升級為了高清XR立體透視攝像頭,擁有更清晰的混合現實(MR)顯示效果;而同樣未上市的VIVE Cosmos基礎版則是將定位攝像頭精簡為兩個的版本,預計售價會大幅降低,主打入門級市場,這幾個版本的發布讓這一代產品擁有更廣闊的應用場景和覆蓋市場

整個VIVE Cosmos系列相較上兩代產品最大的優勢就是全面支持Inside-out追蹤技術,我這次評測使用的HTC VIVE Cosmos標準版在頭顯上搭載了5個方向的6個攝像頭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可以收集周邊環境的深度和位置信息,在保持極高識別精準度的前提下,擺脫定位基站的限制獨立配合手柄同步使用,該版本同樣支持VIVE無線傳輸套件,可以實現更爽快的遊戲體驗。

外觀重新設計 手柄更加酷炫

由於使用Inside-out追蹤技術,VIVE Cosmos的外觀較前代有了較大變化,頭顯上分別在上下左右和兩側配備了六個攝像頭傳感器,在正面四個角的位置配備的大面積三角形散熱孔,有效保障了頭顯在傳感器增加後的散熱能力,避免長期遊玩後出現「頭腦發熱」。

為了提高佩戴舒適度,頭顯在側面也做了不少改進,為了支持向上翻轉操作,側面連接部件被取消掉,佩戴時主要靠上方的可調節頭帶來調整固定,該位置還標配了可自由調節位置的貼耳式耳機,更精簡的構件也帶來了更輕的重量,整個頭顯模塊的重量僅為651克,比上一代Vive Pro的754g更輕,佩戴起來更加舒服。

VIVE Cosmos標配的兩個操控手柄相較前代也有了較大變化(精英版則與舊版一致),舊版手柄的觸控板變成了搖杆,抓取鍵的面積被增大,按鍵也被重新布局,背面的扳機鍵被改為遊戲手柄常見的L1L2和R1R2按鍵,正面按鍵除了菜單鍵和設置鍵還在兩邊分別增加了X、Y、A、B四個按鍵,為玩家提供了更多操作空間

在手柄配對成功後,手邊的圓環還會亮起白色燈效,搭配該區域的特殊條紋設計,帶來更濃厚的遊戲氛圍,手柄的重量也控制得很好,長時間握持也不會有太大負擔,需要注意的是,VIVE Cosmos的手柄取消了充電式鋰電池,改為使用兩節5號電池供電,這個光效在遊戲中會消耗不少電量,家中常備多節5號電池作為是少不了的。

VIVE Cosmos除了重新設計的頭顯和手柄外,還配有頭顯連接線、電源適配器、包括帶線的DP和USB3.0接口轉換器等主要配件,不需要安裝定位基站也讓安裝難度都大幅降低。

Inside-out:丟掉基站很美好 但並非完美

無須安裝定位基站是VIVE Cosmos最大的亮點,這項被HTC命名為Inside-out的技術的基本原理是通過攝像頭傳感器採集四周環境的空間數據,並將這些數據轉化為即時的3D場景信息,主要捕捉的信息就是環境光,手柄定位也是這些傳感器通過SLAM追蹤算法及光線追蹤技術來實現的,而這些工作以往是依靠外置定位基站來實現的。

但由於這項技術非常依賴環境光進行數據收集,對使用環境的光線有一定要求,雖然在正常的燈光條件下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在強光環境或者暗光環境的追蹤定位都可能出現異常情況,適用範圍與體驗都稍遜於基站定位。

而在識別追蹤表現方面,這六個傳感器組成的可追蹤範圍達到水平方向310°,垂直方向210°,Inside-out技術在正常使用中的識別精度也非常給力,在刀劍遊戲中即使大幅度揮動手臂也很少出現跟丟等問題,跟舊版沒有太大區別,把雙手自然下垂在身體兩側和在下面移動也不會丟失追蹤,正常使用中也極少會把用到後背等的攝像頭盲區,而手柄從盲區回到攝像頭視野後的恢復速度也非常迅速,體驗還是非常不錯的。

但當控制器的位置處於下巴附近,也就是靠近下方攝像頭時,識別追蹤就變得很不穩了,從異常到恢復正常時你可以感受到明顯的卡頓,這在一些需要雙手持槍的射擊遊戲中會有較大影響,這一點可能還需要通過軟體升級來優化一下。

安裝佩戴體驗:真的很簡單 真的很舒服

由於不需要基站,VIVE Cosmos的安裝接線非常簡單,完全不需要像之前一樣反覆查看說明書,裝接器上的一頭接上頭顯連接線,另一頭分別是電源連接插座、DP連接顯卡接口、USB接口連接主板接口,就完成所有接線安裝了。

VIVE Cosmos的佩戴體驗也非常不錯,後方調節按鈕可以調節頭圍,上方調節帶可調節佩戴深度,搭配頭環前後的透氣軟墊,佩戴舒適度和支撐性都非常不錯,可以輕鬆滿足將頭顯向上翻轉的操作,需要接電話或者查看電腦屏幕時再也不用把整個頭顯都摘下來,這個設計非常友好。

兩側標配的貼耳式耳機支持三向調節,佩戴的舒適度非常不錯,音質上也有相當不俗的表現,完全可以滿足VR應用的需求,再也不用自行外接耳機了。

VIVE Cosmos在頭顯部分只有兩個實體按鈕,右側是屈光度調節旋鈕,佩戴完畢後根據自己的視力情況進行調節即可,開機狀態下現實狀態會有指示內容協助你進行調節,不過得益於眼部附近充足的預留空間和頭環的設計,近視的朋友完全可以選擇佩戴眼鏡使用,側邊和正面都不會出現壓住眼鏡的情況,這一點對近視黨非常友好。

而左側按鈕則可以理解為AR與VR的切換按鍵,在任意界面按下這個按鍵可以快速切換到頭顯外的實時畫面,不過VIVE Cosmos實時畫面的畫質就比較一般了,之後上市的VIVE Cosmos XR版在這方面應該會有較大的提升。

使用體驗:沉浸於VR世界

VIVE Cosmos的頭顯搭載了2個3.4英寸的LCD屏幕,雙眼解析度達到2800*1700,PPI高達刷新率為90Hz,最大視場角度為110°,這個顯示參數比初代VIVE提升了88%,但是對電腦硬體的要求卻沒有明顯提高。

在官方的最低配置要求中,CPU僅為酷睿i5-4590或FX9350,最重要的顯卡最低要求也僅為GTX970,性能相當於如今主流的千元級別顯卡,輕鬆就能滿足,其他要求分別為4G內存、DP接口、USB3.0接口個Windows10系統,硬體門檻非常低。

VIVE Cosmos連接PC的操作比較簡單,到官網下載VIVE軟體就能根據提示完成設備識別、固件升級、手柄適配、綁定VIVEPORT帳號和激活SteamVR服務等操作,在網速較好(5m/s以上)的情況下十五分鐘左右就能完成所有步驟,之後就可根據提示戴上頭進行下一步操作了。

戴上頭顯後首先得完成活動範圍設定,和周圍環境掃描,結束後可以在遊戲中生成安全「邊界」,避免在現實中出現碰撞等危險情況,得益於VIVE Cosmos不需要定位基站的設計,對遊戲空間的要求也大幅度降低,我在評測室電腦前大概3~4平方米的空間內也能輕鬆遊玩。

在內容方面,HTC為新購買VIVE Cosmos的用戶免費附贈了VIVEPORT無限會員,在登陸帳號時按提示進行綁定即可,在服務生效期間可以無限下載和體驗所有會員專區中的內容,我們這次得到的是一年期的體驗卡,在到期後續費每個月收費為58元人民幣,年費會員為每年480元人民幣,支持通過支付寶和微信進行支付。

VIVE Cosmos是第一款使用了Vive Reality System(Vive沉浸式系統,以下簡稱VRS)的設備,這項技術首先會作用在一個命名為ORIGIN的區域裡,玩家在完成基礎設置後就會進入這個類似小公園的活動區域。

這個區域擁有許多待探索的模塊,玩家可以在ORIGIN裡快速掌握VIVE Cosmos的各項基本操作和體驗VRS系統帶來的全新體驗,後期在任何界面都可以按右手柄的ORIGIN按鈕回到該區域,而左手柄的SET按鈕則可以調出標記筆、遙控車遙控器等工具,剛上手VR的用戶也能找到自己的樂趣。

VR內容數量是普通消費者最關心的要素,購買VR設備的用戶大都是衝著玩遊戲去的,VIVE Cosmos支持自家的Viveport和SteamVR平臺,在提供無線暢玩服務的Viveport上,HTC為我們準備了多達783個遊戲內容和221個應用程式,熱門的遊戲內容均在這項服務覆蓋範圍內。

用戶可以直接頭顯模式下選購遊戲,下載完成的遊戲會出現在自己的內容庫當中,不過個人而言在電腦屏幕下先選擇下載遊戲,在內容庫開啟遊戲後再戴上頭顯會更加快捷。

我們首先試玩了《變身遊俠》這款遊戲,主角扮演一個擁有時間控制能力的超級英雄來完成各種任務,需要用到VIVE Cosmos的按鍵不多,主要是抓住、扳機和移動等操作,不過識別準確性和操作流暢度都比較不錯,VIVE Cosmos控制器的造型也能被完美識別

之後的測試中,《勇闖侏羅紀》、《一箭成名》和《戰士編年史》等Viveport平臺上標識支持VIVE Cosmos的遊戲均能完美運行,該平臺的遊戲內容在數量上還是比較充足,不過這些遊戲大都是卡通風格,遊戲類型也是以休閒類為主,目前還沒有像NS平臺上的《健身環大冒險》和《塞爾達傳說》等現象級的大作出現,Vive在遊戲方面還需努力。

而在遊戲內容更多的SteamVR平臺上,由於Steam官方還沒有正式加入對VIVE Cosmos的支持,該設備是在兼容模式下運行的,在SteamVR Home內的造型是Index的五指,並沒有自己的控制器造型,不過得益於VIVE Cosmos優秀的人體工學設計和Inside-out追蹤技術的加持,在《半條命:愛莉克斯》等得到兼容的遊戲上體驗還是非常出色的

不過還有諸如《Contractors VR》、《Pavlov VR》和《Zero Caliber VR》等熱門VR遊戲無法正常識別,部分能玩的遊戲也不能完全發揮VIVE Cosmos新手柄的多按鍵優勢,不過這更多的是軟體方面的問題,後期應該會通過軟體升級解決,但在發售前沒提前跟Steam和遊戲開發者提前做好溝通,看來HTC在遊戲適配上做的工作還不夠到位。

總結:硬體進步了 軟體還要加把勁

總的來說,HTC VIVE Cosmos在硬體上的進步還是比較明顯的,Inside-out追蹤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方便了消費者,重新設計的頭顯在佩戴舒適度上有了較大進步,全新的操作手柄顯然更適合遊戲用戶使用,VRS技術的應用也帶來了非常不錯的沉浸體驗,在做好兼容匹配的前提下,遊戲體驗較前代有了不少提升,即便在在長時間使用後也不會過於疲勞,5899元的售價相對上一代的首發價格來說已經可以算得上「實惠」了完,整體表現全對得起它行業第一梯隊的水平。

不過它身上依然存在其他VR設備一樣的內容匱乏問題,光是在ORIGIN等基礎場景下完美發揮機能還遠遠不夠,作為一款內容體驗設備,這還不足以成為推動消費者買單的理由,第三方平臺和遊戲的用戶體驗也有不少的改進空間,好在目前的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軟體層面,後期應該能通過軟體升級來解決,VIVE Cosmos完全有能力承載更優秀的遊戲內容,如果你要選購一款VR設備,它絕對會你的不二之選,但是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完全也可以等更好的內容和應用出來後再考慮入手。

相關焦點

  • HTC VIVE Cosmos 智能VR眼鏡評測怎麼樣?上手配置特點及感受介紹
    HTC在2019新上市一款vr眼鏡:HTC VIVE Cosmos 智能VR眼鏡,於2019年10月03開售的,具體HTC VIVE Cosmos 智能VR眼鏡功能怎麼樣?好不好用?如下一起來看看配置功能特點、價格行情、上手體驗感受情況,或許可以幫到大家選擇參考下。
  • 多人PVP遊戲《超級競技場VR》支持HTC Vive 只支持英文
    遊戲支持htc vive和Oculus,只能通過定位運動控制器來進行操作,目前遊戲只支持英文。 據了解,這是一款多人PVP遊戲。在遊戲中,玩家可以在線與其他玩家在競技場中同臺競技,通過手榴彈,爆破器,盾牌等武器進行攻擊和防禦。誰能夠堅持到最後就能夠取得勝利。
  • VR日報:刺激宅男腎腺,東京推出VR成人影片體驗館
    色情隨著vr技術的發展更加深入的滲透進人們的生活,近日日本一家成人影片公司 Soft On Demand 就突發奇想,在東京開了一家 VR 成人影片體驗店。2. htc vive手機首度曝光:四條白帶,辣瞎眼
  • 被PS VR搶風頭?HTC Vive到底差在哪兒
    這不,剛剛正式發售的索尼PlayStation VR不出所料地再一次被搶購一空,可以看到大眾對於「大法」的喜愛程度,當然這除了長久以來眾多玩家對PlayStation(PS遊戲機)的情有獨鍾之外,或多或少也要歸功於PS VR才2千多美麗的價格了。那麼,既然大家都想要對比一下這兩款設備,筆者就淺談下最近被PS VR搶盡風頭的THC Vive究竟「差」在哪兒呢?
  • VR眼鏡哪個牌子好?兩分鐘告訴你!
    現在的VR設備種類品牌雜如牛毛,要說品牌那真是說不完了。其實VR頭盔主要分為三種:移動端頭顯、外接頭戴式設備、一體機頭顯。移動端頭顯,就是VR盒子,把手機放進去就能看。價格一般幾十到幾百。外接頭戴式設備也稱為PC端頭顯,要接PC電腦才能顯示內容。比如htc vive、oculus等。
  • 臺灣VR產業聯盟主席高煥堂:VR行業快速入門法,從技術應用、商業模式說起
    把視頻壓縮之後,送到機器或者雲端之後,再把它解壓縮。但這個技術目前還都在研發當中,許多數學運算都有,但是我們需要的是把它變成晶片。用硬體來壓縮和解壓縮的速度才會快。遺憾地是目前還沒有很好的這種硬體產品出現。Q:vr技術的成熟會給設計師們帶來什麼新的要求和機會?為了跟上vr潮流,我們需要掌握哪方面的技能?
  • VR大型遊戲設備價格一套vr設備大概多少錢
    無論是多好的投資項目,面對偌大的市場,強大的競爭壓力,都要在投資之前了解並清楚VR體驗館行情,還有對VR大型遊戲設備價格一套vr設備大概多少錢要了解清楚,這對於創業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的VR體驗來看,它更適合去體驗和嘗鮮,並不適合大眾消費者購買和使用,但是現階段VR線下體驗館卻給了我們一個好的選擇,我們可以花更少的錢來體驗新的VR技術,感受VR所帶來的魅力,就像曾經的網吧一樣vr虛擬實境設備的價格一般在幾萬元到十幾萬元之間,詳細價格需要根據您選擇的產品及選擇的配置來定,這是正常價格區間。
  • vr工地安全體驗館設計製作要多少錢
    建築工地vr安全體驗館一、VR虛擬安全體驗館的優勢:1.第8感VR主題樂園的VR虛擬體驗區比實體體驗區能夠展現更多的體驗場景,比如很難搭建的場景、危險性很高的場景等,同時,VR場景更加真實完整,體驗感更強,安全教育效果更明顯。
  • Kite&Lightning宣布其首個VR遊戲——Beblon Battle Royle
    目前Bebylon Battle Royale已經確認將於2016年夏季,登陸Oculus Rift和htc vive,以及PlayStation VR平臺。via:vrfocus 手機掃描左側二維碼 或微信搜索公眾號VR一點通,每日獲取精彩的VR資訊 關注VR一點通  完整你的虛擬實境夢!
  • vr遊戲設備什麼牌子好?vr遊戲設備一套多少錢?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遊戲匯看」,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 體驗更沉浸,大朋VR一體機P1 Pro4K是否可以成為私人影院的選擇?
    國內vr比較厲害的vive,我自己也去過展會、線下體驗店去玩過,相對去3D影院,甚至是帶震動的3D影院,兩者最大的區別,我覺得就是參與感,前者提供了一個虛擬的環境,我可以選擇的去看、去聽、去感受,而後者只能被動的去接受。也是因為這樣,即使目前的vr還有很多技術的不成熟,但是喜愛一直沒用減少過。
  • vr遊戲體驗館要多少錢全套設備有哪些
    VR虛擬實境技術近年來不斷被廣泛運用,身邊的演出和展覽,在近年內興起,作為一款高科技產品,如今還未能做到真正地走進人們的生活,同時普通產品的效果體驗還不夠完善,如今的許多人都希望能有機會好好體驗一下這款產品的獨特魅力,幻影星空VR體驗館為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體驗,那麼vr遊戲體驗館要多少錢全套設備有哪些呢
  • VR日報:電腦配置太差?集成顯卡也可運行聯想Windows VR頭顯
    對於那些希望通過 htc vive 或 Oculus Rift 等設備體驗高端虛擬實境的人來說,投資一臺性能強大的 PC 是必需的,而大多數能夠支撐起 VR 的顯卡售價都在 1700 元以上。聯想的 Windows 10 混合現實頭顯旨在緩解這一負擔。
  • 宅小空間玩VR丨大朋DPVR E3B家用VR遊戲套裝NOLO版評測
    宅小空間玩VR丨大朋DPVR E3B家用VR遊戲套裝NOLO版評測   大家好,口碑爆棚的電影《頭號玩家》你是否看過了呢?
  • 《Beach HouSex》支持vive新版本
    《《Beach HouSex》支持vive新版本》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VR資源去哪裡找?教你怎麼找VR資源VR資源去哪裡找?教你怎麼找VR資源。
  • HTC為企業級VR頭顯Vive Focus Plus增加VPN支持和遠程設備管理
    這包括來自VMware和MobileIron的新設備管理解決方案,允許用戶遠程管理其設備和應用。 「通過我們的Workspace ONE統一端點管理(UEM)平臺,Vive Focus Plus客戶將能夠輕鬆地註冊和配置頭戴式設備,為員工提供沉浸式VR體驗,並通過控制項和相關條款來保護數據。」Iyer補充道。 除了設備管理之外,本周的更新還增加了內置的VPN支持,使用戶可以安全地連接到專用網絡或完全保持脫機狀態。
  • vr怎麼連接電腦屏幕 vr眼鏡怎麼連接電腦教程
    vr怎麼連接電腦屏幕,很多人買了vr頭盔不知道vr怎麼用,下面VR中文網小編就來談談vr設備怎麼連接電腦的具體使用方法。現在世面上有兩種vr設備,一種是自帶顯示屏的,我們叫做vr頭盔,另外一種是僅提供一個架設與鏡片,要放手機上去觀看的,我們叫做vr眼鏡。
  • vr一體機哪個牌子好?國內vr一體機配置推薦
    vr一體機哪個牌子好?國內vr一體機配置推薦。今年被很多人稱為VR元年,網吧網咖與vr的聯繫越發緊密了,不少老闆都專門採購vr設備並設置網咖vr體驗區,VR一體機就是具備獨立處理器並且同時支持HDMI輸入的頭戴式顯示設備。國內vr一體機品牌在近幾年湧現出了不少,很多網友不知道vr一體機哪個牌子好?
  • VR設備銷量大漲,這幾款遊戲搭配VR技術一定非常酷炫
    最近有權威媒體表示,在2025年前後,vr遊戲在全球將有4500萬的活躍。作為一種新興的遊戲技術,vr確實有著非常廣闊的前景,這三款遊戲未來若是能和vr技術相結合一定非常有趣。1.這三款遊戲若能搭配vr設備,一定非常有趣。
  • VR動作遊戲《超級競技場VR》登陸Steam平臺 只支持英文
    遊戲支持htc vive和Oculus,只能通過定位運動控制器來進行操作,目前遊戲只支持英文。在遊戲中,玩家可以在線與其他玩家在競技場中同臺競技,通過手榴彈,爆破器,盾牌等武器進行攻擊和防禦。誰能夠堅持到最後就能夠取得勝利。值得一提的是,遊戲中提供了一種觀眾模式,在這一模式中,玩家可以通過現場直播的方式讓全世界的玩家們一同圍觀自己與另一玩家的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