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季楊奇函的辯論每次必談忠孝仁義,當時覺得這是一種手段一種包袱方式。
如今看來,去掉可能,他確實是這麼想的。
在這片領土上,有些東西是億萬伏的高壓電,觸線必死,擦邊球都不能碰。
一個是「毒」,另一個是「獨」。
前者是從1840年開始百年屈辱的開端,是刺進國人記憶中血肉裡深入骨髓的痛。
後者是因為上溯至公元前220年就形成的大一統觀念,是融合凝聚這個民族經久不衰源遠流長的魂。
現實中有不同的立場就會有各自的觀點,但底線就是底線。
什麼私人關係、言論自由在這種問題面前不值一提。
我倒是覺得真正讓人佩服的恰恰是楊奇函能夠站出來表明立場,論在他們圈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對方甚至是米未的創始人,楊奇函這麼表明立場大概率就告別這個節目。其實他完全可以自己私下拉黑網上一言不發,這樣既不會影響自己的收入也不違背內心的正義。冒著扔掉一個優質飯碗的風險依然要表明自己的立場,或許只能用信仰不容玷汙來解釋了。
評價一個人的行為,可以參考這個人在這麼操作後能有什麼收穫。一個是寧可扔掉飯碗也要堅持自己的立場,另一個是明明內心是獨為了掙錢裝作很親切,哪一種才更偉大(評論說過了,讀了三遍,我覺得最多就是這個詞不合適,要不換個「高尚」?表達的意思一樣),不言自明。
在這件事情上,楊奇函的行為是值得我們尊重的。
看評論區討論得挺熱鬧,我更新下
我覺得既然我們是在知乎討論一個辯論選手,遵守知乎實事求是的初衷(如果還有這個原則的話),說話講講邏輯,這些是我們討論問題的基本標準。
論辯論能力,邱能甩楊一條街。論學歷,邱的香港中文大學也是名校(注釋1),何況楊上清華那點事確實有點掉價(注釋2)。但是,正如評論裡提到的,我回答開頭也表達過,有些事確實不好,但還至於徹底否定一個人,他做的每一件都應該根據這件事本身去討論。
對我個人而言,只要沒有觸及底線,哪怕在討厭,評價其行為時至少應該耐住性子冷靜的看看他到底幹了什麼,儘量客觀的評價。只有觸及底線才是沒有討論餘地的,是生理上心理上共同的厭惡。
或許每個人的底線都不同,但在本題上,「獨」就是底線。
我承認邱的辯論能力很優秀,但承認她的能力並不耽誤我因她獨的言行而鄙視她是個廢青,同時不耽誤因為她一邊獨一邊來內地掙錢而厭惡她是個渣滓。
我確實也不喜歡楊奇函咆哮似的辯論,他貌似有自私、衝動、偏執等問題,但不喜歡他也並不耽誤在這件事上肯定他的有行為,尊重他勇於表達愛國情懷的赤子心。
不管什麼時候,一位懷著赤子心的愛國。
我還是這句話:在這件事情上,楊奇函的行為是值得我們尊重的。
注釋1:原本寫的是:香港中文大學不比清華差,我上大學那會清華世界排名確實比港中文低。這些年沒怎麼關注不太清楚,評論裡說香港中文如今已不如清華,那我換個說法這裡不是重點。
注釋2:之前他自己在節目裡說過,考清華時候分不夠在貼吧裡散布分高的信息嚇得其他人不敢報名,最後他低分被錄取。當然這個事是段子還是實事不確定,有可能只是他自己開的玩笑。如果是真實的也只能說明他刷小聰明,給我的感覺有些掉價,但也不至於有的評論那麼上綱上線。
支持楊奇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