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介紹初中物理第十章:浮力易錯知識點,同學們在中考前一定要把這些知識點弄清楚,免得考試的時候丟分。
如需免費電子版的初中物理七百講知識點總結,可關注並私信我。
我始終強調的是,不要死記硬背,要理解記憶。
如何用「稱重法」測浮力?
回答:將重物掛在彈簧測力計下,記下重物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即重力大小G,然後將重物浸入液體中,記下重物靜止時測力計的示數F拉,根據F浮=G-F拉計算出物體受到的浮力。用「稱重法」測量浮力時,物體浸在液體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是物體重,也不是物體受到的浮力,而是重力和浮力大小之差,也稱「視重」。
影響浮力的因素是什麼?
回答: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跟液體的密度有關。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越大,液體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當物體完全浸沒到液體中時,物體受到的浮力,與物體浸沒的深度無關。
緊貼容器底部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回答:不受。判斷物體是否受到浮力的關鍵是分析物體的下表面是否與液體相接觸,即是否受到液體向上的壓力,若下表面緊貼容器底或與容器底連成一體,則物體不受浮力作用。
什麼情況下F浮=G重?
回答:只有在物體懸浮或者漂浮於液體表面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因為只有這個時候,物體處於二力平衡狀態。從密度關係來看,ρ物<ρ液時物體漂浮;當物體懸浮時,就有ρ物=ρ液;總之,該浮力公式應用前提:物體懸浮,或漂浮於液體表面時。不滿足條件,就不能用。滿足這個條件,優先考慮這個方程。
使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回答: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於氣體,公式為F浮=G排=ρ氣gV排;V排是指被物體排開的液體(氣體)的體積;「浸在液體中」包括浸沒液體和部分浸入液體,浸沒液體時,V排=V物。
物體的浮沉條件是什麼?
回答: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重力和液體對它的浮力,該物體的浮沉條件是:如果浮力大於重力,物體上浮;如果浮力小於重力,物體下沉;浮力等於重力,物體懸浮。從密度的角度分析,物體沉浮條件是:ρ物<ρ液,物體上浮;ρ物>ρ液,物體下沉;ρ物=ρ液,物體懸浮。
懸浮和漂浮的異同點是什麼?
回答:相同點是都處於平衡狀態,F浮=G;不同點是漂浮位於液面,懸浮可以靜止在液體內部任一地方;漂浮ρ物<ρ液,懸浮ρ物=ρ液;漂浮排開液體體積V排<V物,懸浮排開液體體積V排=V物。
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是不是由它的浮沉條件決定的?
回答:不是,是由它排開液體的重力所決定。若排開液體的重力不好比較,我們可以根據物體的浮沉情況判斷出它受到浮力和重力之間的關係,再利用這個關係得出受到浮力的大小關係。
演練中考物理模擬卷
備戰中考初三同學們要做模擬題演練,一方面是熟悉題型、題量和難度,另一方面是根據這些模擬捲來對自己查漏補缺,找到自己薄弱點,以便後期更有針對性備考。
研究了很多網校中考物理課程,結合我們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及不同同學的學習水平,我們推薦王尚老師視頻講解中考模擬試卷。我們的創新方式是每道題旁邊都有個二維碼,掃碼就能看對應的視頻講解,可以反覆看,直到自己完全掌握。
我給同學們的建議是先把一套試卷在規定時間內做一遍,然後對不會的題目,摩登兩可的題目,做錯的題目都劃出來,然後掃碼看視頻,這樣通過做模擬卷子查漏補缺,並結合視頻及時有效把漏缺之處解決掉,理清晰。學習效率高,考試分數高。
中考越來越近,咱們各科複習任務都很重,學習時間非常緊張,同學們要提高效率,確保學習質量。
這段時間我最擔心一些學生不懂裝懂,做過的題稀裡糊塗,一知半解就過了。我與王尚老師的視頻講解中考物理模擬試卷,除了每道題都配有視頻幫助同學們徹底吃透之外,還提供試卷答疑服務,看視頻還有不理解地方,或有自己其他解題思路,都可以向我們留言,我們都會及時回復。
總之就是最大程度上幫同學們查漏補缺,提高學習效率,把漏缺之處快速有效補起來,把解題思路梳理清晰。
原來不懂的知識點搞懂了,原來不熟悉的地方徹底理解了,原來複雜的受力分析題我無從下手現在知道怎麼找突破口了,原來電學難題看到都蒙現在解題思路梳理清晰了。步步為營,踏踏實實地進步,你的考試成績一定會提起來。
文章最後,我還是想再次強調:再高效的學習方法,再好的輔導書,再好的老師,都是輔助,都是外力。你自己不去努力,不去付出,是絕對不可能把考試分數提起來的。
作者:齊思源,北京物理教師,初中物理網電學組主編,著有《初中物理七百講》系列輔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