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一查出就是中晚期?只因你忽視了這些「求救信號」

2020-12-20 南方健康

2018年10月25日著名主持人李詠患癌病逝,年僅50歲。近日導演哈文發文「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大家都知道,她在懷念李詠。時光飛逝,轉眼間,帶給人們諸多歡樂的長髮主持人,已經離開兩年了。

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所有的榮譽、財富、地位,都換不來健康的身體

今年8月28日,作為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正式宣布卸任,原因是結腸出現問題;同月29日,43歲《黑豹》主演查德維克·博斯曼離世,結腸癌是罪魁禍首。

癌症,作為充滿了隨機性的疾病,每天都悄悄地帶走了很多人。就像結腸癌,作為胃腸道常見的、卻極易被忽視的惡性腫瘤,近年來結腸癌在我國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尤其是在一些發達城市或地區,結腸癌的發病率已上升至第2位或第3位,在我國農村也上升至第5位[1]。

目前為止已經歸納出來可導致結腸癌發生的因素分為兩類 :

(1)環境因素 :飲食習慣、化學致癌物質、腸道細菌、土壤中缺鉬和硒 ;

(2)內在因素 :腺瘤、炎性腸病、基因變異、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雖然疾病是有預警的,但人們在對預防結腸癌的發生等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建議出現便血,便頻,便秘,黏液血便,腹痛等腸道症狀者,以及大腸癌高發區的中老年人,都要及時篩查。

防癌重在篩查

傳統癌症檢測的方式主要是結腸鏡檢查,它可以對整個結腸進行完整的觀察,能夠進行活檢及切除發現的息肉,是目前各國推薦的主要篩查方法。

但是其檢出率與良好的腸道準備和內鏡醫師的操作水平和經驗密切相關。而且檢測的方式讓很多人們不能接受,一提起腸鏡,就直搖頭,覺得做腸鏡要經歷抽血化驗,預約等上十天半個月,檢查前一晚還要清腸、禁食,擔心腸鏡檢查過程太痛苦、會創傷甚至穿孔腸道……

本該做篩查的人,往往就因為各種疑慮這麼一拖,問題變得更大,進而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很多人因對結腸鏡檢查心存恐懼而拒絕接受,但隨著腸癌早篩技術不斷迭代,基於基因的腸癌早篩技術誕生,基於糞便基因做腸癌早篩成為現實,就比如康立明生物的「長安心」是一款可以準確解讀糞便中基因異常改變的大腸癌檢測工具。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教授、主任醫師任東林表示:「我不能讓親朋好友得腸癌,因為我是做這塊的醫生,但是他們有些人不願意做腸鏡,我就推薦糞便DNA檢測,無創無痛在家就能採樣。」

「長安心」作為我國首個在人群中篩選出的糞便結直腸癌脫氧核糖核酸甲基化標誌物,是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用於大腸癌輔助診斷的糞便基因檢測產品。它最厲害的一點就是可以實現「居家篩查」,想要篩查的朋友,可以自行採集的糞便樣本,再寄送到實驗室檢驗,通過網絡4個工作日即可收到檢測報告,而且整個過程無痛無創,不會有穿孔和感染的風險。

目前,「長安心」在全國眾多三甲醫院使用,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榮譽院長、中華醫學會肛腸外科學組榮譽組長汪建平教授認為:有些病人不適合做腸鏡或依從性低不願意做,可以選糞便DNA檢查,現在已進入篩查領域了。

建議如下人群儘早篩查:

①存在腸癌家族史、糞便隱血、有消化道報警症狀(腹瀉、腹痛、腹脹、便血、便秘、消瘦);

②存在高風險且因各種原因不願意或不接受腸鏡檢查人群;

③結直腸腫瘤術後複查;

④飲食生活習慣不良的人群可選用基因篩查的方式預防腸癌;

⑤曾有結腸癌癌前疾病者(如結腸腺瘤、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血吸蟲病等);

⑥凡有大便習慣改變,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尤其是40歲以上者,應每年進行一次例行篩查。[2]

「長安心」作為腸癌早篩的工具之一,在發達國家或香港等地都已經普及。疾病重在預防尤其是癌症上述腸癌高風險人群,建議提前接受首次篩查

長安心現正在京東上開啟優惠促銷,請點擊文中的連結了解。

參考文獻

[1]張思維,雷正龍,李光琳,等.中國腫瘤登記地區2006年腫瘤發病和死亡資料分析 [J].中國腫瘤,2010,19(6):356-365.

[2]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腫瘤協作組. 中國結直腸癌預防共識意見(2016年,上海) [J] . 中華消化雜誌,2016,36( 11 ): 721-733.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6.11.001

相關焦點

  • 「腸癌」一發現就是晚期?早期的3個表現,很多人傻傻忽視了!
    說到腸癌,可能大家比較陌生,因為我們直接體力的食物會通過我們的腸道排出,很容易把一些有毒物質滯留在腸道中,這樣就容易出現癌症的現象。其實在我們平時吃的食物當中,難免會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質,所以預防腸癌的出現是我們保護身體的重中之重。可能很多人會發現當發現腸癌的時候,可能已經到了晚期。
  • 54歲大叔暴瘦20斤,查出腸癌,醫生提醒:腸癌常有4個信號
    有位54歲大叔暴瘦20斤,自己沒當回事,但他的妻子覺得這是不好的預感,拉著他去檢查,結果查出腸癌。醫生告訴大叔,其實除了暴瘦,身體還給出過其他信號,但都被他忽視了,腸癌有4個信號,下面跟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哪怕只佔了一個,也要警惕,早點篩查。腸癌有哪4個信號?
  • 這些癌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信號都被忽視了!
    」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原因二:防——忽視癌症早期預警信號發現癌症早期症狀也是治療癌症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不幸的是很多早期的症狀,都被大家忽視了。
  • 20歲女孩查出大腸癌 年輕人切勿忽視早期信號
    漫畫來源/網絡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楚燕通訊員洪於蕙)日前,一位年僅20歲的女性患者在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內鏡中心查出大腸癌。而去年這個時候,一名23歲的女孩因腹痛、腹脹一個多月,也在該院查出大腸癌,且已發生肝轉移,確診後不到半年便離開了人世。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內鏡中心姚禮慶教授提醒:大腸癌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要警惕大腸癌。
  • 「腸癌」為什麼多半一發現就是晚期?這3個早期症狀,可能忽視了
    腸道是我們身體中的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也是我們最大的排毒器官。我們的腸道包括大腸小腸和直腸。小腸是用來消化食物和吸收的,大腸主要是濃縮食物的殘渣並且形成糞便,通過直腸、肛門排出體外。我們的腸道有十米多長,並且有非常多的溝壑,所以非常容易殘留很多的食物殘渣和毒素。
  • 腸癌一旦跟痔瘡混淆,確診就是中晚期了
    原創 家庭用藥 家庭用藥雜誌 來自專輯願人間無癌三甲醫院專家都在這搜索ID關注:shjtyy關注這幾年,我國腸癌發病率越來越高,臨床數據顯示,僅10%的腸癌患者能在早期查出此病。
  • 身體出現4種異常信號,可能是腸道在求救,別忽視,趕緊治療
    就現在的醫療技術水平來說,早期癌症的治癒率還是很高的,等到癌症發展到晚期,手術治癒是很困難的,最多只能減輕患者的痛苦。在那麼多的癌症裡面,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一直都很高,在臨床上來說大腸癌包括了直腸癌和結腸癌的病變。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視,等到確診以後癌細胞已經轉移或者已經到了浸潤期。
  • 42歲男子查出腸癌晚期:半年前體檢沒問題!他的錯...
    本文原標題:《42歲男子查出腸癌晚期:半年前體檢沒問題!他的錯很多人都犯》來源:綜合自廣州日報、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健康時報(jksb2013)等「我才40多歲,怎麼就得了腸癌,還是晚期了?」
  • 22歲女孩以為自己是溼氣重,去醫院卻查出了腸癌,咋回事?
    說到祛溼,讓我想起,這兩天看到的一篇文章,也是和祛溼有關,分享給大家:22女子以為是溼氣重,卻查出了腸癌。這到底是咋回事呢?#百裡挑一#22歲女孩以為自己溼氣重,去醫院卻查出了腸癌經過檢查發現小歡患了腸癌!醫生介紹,雖說痔瘡和腸癌都會有便血的出現,但它們區分起來並不難。其中最大的區別是顏色上的差異:痔瘡出血多是呈噴射狀或滴狀鮮血,而腸癌的出血則常呈暗紅色,還伴有黏液。另外,腸癌還會引發一系列的腸道反應,如排便習慣發生改變,排便增多還出現排便不盡和裡急後重的感覺、便秘腹瀉交替、腹脹、腹痛等等。
  • 這5個症狀,其實是腸癌的「求救信號」
    核心提示:腸癌,也是比較多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奪走了不少人的生命,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人們對腸癌的早期信號沒有足夠的重視,所以一經發現,多是中晚期。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大規模發生,我們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腸癌的警示信號都有哪些。
  • 28歲女孩大便異常,誤以為溼氣重,去醫院卻查出了腸癌晚期
    尤其是近年來,它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的次數也是越來越多了。現在的飲食可以說處於亞健康的狀態,腸道疾病也成為了大家所密切關注的問題。就比如拉肚子、便秘等等。大家都知道我們人體是陰陽平衡的,當溼氣重的時候呢,大便習慣也是會隨著變化的,然而它的症狀也是與腸癌的症狀是很相似的。因此往往會被人忽視,就和案例中的馨馨一樣。
  • 女子每天放屁十幾次查出腸癌!這些發病信號千萬別忽視
    做了腸鏡及CT後,病理結果顯示:腸癌Ⅲ期。身體內的「屁」,是如何產生的?在我們進食喝水的時候,都會不知不覺地吞進很多空氣。這些空氣一般有兩種排出方式:一是打嗝,第二種就是放屁。空氣進入胃之後,可以刺激胃的壁叢神經以及膈神經,引起打嗝,將空氣從胃中排出。
  • 女子腹瀉不止,一查竟是癌!便便出現5個變化是腸癌信號,別忽視
    不久前,我們也發過一篇有關腸癌的文章。文章中提及的男生,才17歲就查出腸癌晚期,存活時間可能只剩半年,手術機會也沒了,實在是讓人惋惜! 圖源/網絡 其實,從以上這些案例來看,腸癌的到來不是完全靜悄悄的,而身體也在向我們發出了一些預警信號,早抓住早治療,可能會逃出一劫。
  • 腸癌不痛不癢,出現這4個症狀,是腸癌發出的信號,別忽視
    腸癌不痛不癢,出現這4個症狀,是腸癌發出的信號,別忽視 腸癌患者通常會有明顯貧血特徵,查癌的患者通常還會出現大便習慣改變的情況,大腸癌的患者平時很容易出現貧血的問題,也會伴有腹部不適的症狀,腸癌雖然不痛不癢,下面我們具體來了解腸癌通常會有哪些信號?
  • 28歲小夥腸癌晚期,你還以為便血就是痔瘡?醫生教4招自測
    (原標題:28歲小夥腸癌晚期,你還以為便血就是痔瘡?醫生教4招自測) 原標題:愛吃這東西,28歲小夥腸癌晚期!這病越來越青睞年輕人 寧波28歲小夥被查出患上直腸癌,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然而,家族卻沒有該病史。
  • 便血三個月 誤以為痔瘡 腸鏡一查已是腸癌中晚期(圖)
    「便血未必是痔瘡,有可能是腸癌,一定要引起警惕。」青島醫博肛腸醫院朱江華主任提醒,出現便血要引起重視,特別是有腸癌家族史的人,無論你多年輕,平時身體有多好,都應及時去醫院,諮詢一下專科醫生。  腸癌患者日益年輕化,朱江華主任的門診經常接到年輕的腸癌患者(60歲以下,四五十歲患者為主),約佔腸癌患者的15%,最年輕的只有28歲,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有過不同程度的便血史。
  • 年年體檢正常,依舊查出腸癌晚期,醫生:不該漏了這一項檢查
    我耐心的說道,你的健康意識還是很強的,然後開了一個腸鏡檢查,沒想到腸鏡結果顯示升結腸處有一個贅生物,活檢後病理結果顯示腸癌晚期。戴女士看到這個結果難以置信,明明我一個月前才進行體檢,怎麼可能?年年體檢正常,依舊查出腸癌晚期,醫生:不該漏了這一項檢查隨著年紀的逐漸增長,腸癌的高發率一直上漲,腸鏡的檢查是確診結腸和直腸最直接的檢查方式,尤其對於一些高發人群,尤其是40歲以上、具有家族遺傳史、腸道疾病史等人群,就像戴女士這種情況早期腸癌並沒有出現異常現象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全文共 3907 字 , 閱讀需 10 分鐘▼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 女孩每天放屁數十次,一查竟是腸癌Ⅲ期,放屁是腸癌的「信號」?
    打嗝放屁是正常的生理活動,不過有些時候,這樣的一些小「動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身體的健康狀況,畢竟這些氣體都是來源於體內。這幾年關於打嗝放屁被認為是健康出現狀況的文章越來越多。前不久,我們還看到一篇關於,女孩一天放屁數十次,被查腸癌晚期的報導。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原因二:防——忽視癌症早期預警信號發現癌症早期症狀也是治療癌症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不幸的是很多早期的症狀,都被大家忽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