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直通車特別製作各卷區各高校最低分數及近2年最低排位對比排行榜!主要是按照各卷區省市各高校2020年錄取最低分數線求得均值後進行排名,以及近2年最低排位對比差值進行排名,從而看出各大高校在各省市地區2020年錄取情況,2021屆考生重要參考!
一捲地區中,依據最低分數排名均值看,清華大學文科佔優勢、北京大學理科佔優勢,且清北最低分均值文科均超650分,理科均為692分,理科最低分均值差距極小。上交、復旦也緊隨其後,文科破643分大關,理科均超687分。沿海地區教育發展更迅速。
文科最低分數排名表中,雙非高校入榜的有10所大學,且排名進入前50的有2所,分別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第26名)、華東政法大學(第46名)。文科最低分數榜單中,一捲地區最低排位均值過萬的也僅有2所高校,分別是:上海體育學院和西藏大學。佔領榜單前四的4所高校清北復交,最低排位均值都在百位數內,可見頂尖高校將多少優秀人才收入囊中。
進入榜單的142所高校中,其中,處於北上廣地區的高校數量達51所,佔比36%;而另一教育大省:江蘇,也有多達16所高校入榜;因此,我國沿海區域等經濟發展較快地區中高等教育佔地區發展比重更高。理科最低分數排名表中,僅有7所雙非高校入榜,其中,首都醫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排名均進入前50,勢均力敵,分別是第31名和第32名。理科最低分榜單中,一捲地區最低排位均值較大同樣是上海體育學院和西藏大學。而清北實力穩定,最低排位均值同樣保持在百位內,上交、復旦努力追趕,實力同樣不可小覷,最低排位均值也在150上下浮動,盡在意料之中。進入榜單的前156所高校中,北京市仍佔據極大優勢,共有33所高校入榜,江蘇省也不甘落後,17所高校奮力追趕,上海市同樣有16所高校進入榜單。在最低排位對比圖表的143所高校中,超72%的高校近2年排位呈下降趨勢,僅有36所高校近2年排位有小幅上升。其中,南京理工大學和南京中醫藥大學,近2年最低排位上升最多,分別提升了2869、1511個排位。在高校地區分布中,江西、甘肅、青海、雲南、山西等內陸地區均僅有1所高校進入榜單,內陸地區教育發展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最低排位對比圖表的155所高校中,僅有23%的的高校近2年排位呈上升趨勢,有118所高校近2年排位下降。其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近2年最低排位上升最多,上升排位均超6000。在高校地區分布中,福建、河北、河南3地均有2所高校入榜。清北雷打不動,保持TOP2優勢。國科大超復交,成功擠進前三寶座。清北復交4大高校最低分均值文科均超650分,最低排位均值保持穩定在百位內。理科清北最低分均值及最低排位均值相同,並列排名第1。文科最低分數排名表中,雙非有14所高校入榜,其中,排名擠進前50的有2所院校,分別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第21名)和華東政法大學(第40名)。進入榜單的廣東省內院校,排名最高的是中山大學(第17名),而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實力可與中大相媲美,排名榜單第19名。進入榜單的廣東省內院校的雙非高校僅有一所,為深圳大學,排名第74名,近年來深圳大學發展迅速。文科最低分榜單中,二捲地區最低排位均值沒有過萬的高校,最低排位均值最大的是西藏大學,最低排位均值為9901。進入榜單的145所高校中,其中,北京、江蘇、上海均有超10個高校上榜,四川有8所高校進入榜單。理科最低分數排名表中,有13所高校雙非院校入榜,其中,僅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成功擠進排名前50。廣東省內高校中的雙非院校,僅有2所,分別是深圳大學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排名第76、第87名。近年來深圳大學建築學、光學工程、計算機等專業錄取成績搶眼,錄取分在廣東省內可進入前五。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是老牌一本院校,可以算是下一輪雙一流院校的種子選手,實力也是槓槓的。
理科最低分榜單中,二捲地區最低排位均值較大的是西藏大學和上海體育學院。而中國科學院大學雖說最低分均值排名超上交、復旦,但最低排位均值仍比復交要低。復交最低排位均值在150位內,而國科大最低排位均值已超300。
理科進入榜單的164所高校中,廣東、陝西、四川3省均有9所高校進入排名。
在最低排位對比圖表的146所高校中,近2年排位對比呈上升趨勢的佔比近59%,有58所高校呈下降趨勢。其中,排位上升最大的是青海大學,近2年排位對比均值上升了6946。哈爾濱工業大學近2年招生錄取情況同樣不錯,排位對比上升2324。廣東省內上升較大的是廣州中醫藥大學,近2年排位對比漲幅上千。在高校地區分布中,福建、河北、河南、浙江4地均有2所高校進入榜單。在最低排位對比圖表的161所高校中,近2年排位對比有38%呈下降趨勢,有97所高校呈上升趨勢。其中,排位上升最大的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近2年排位對比上升過萬。而中國農業大學也發揮實力,上升7413。廣東省內高校上升最大的是廣州中醫藥大學,上升1404,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也不錯,上升排位分別有673、267。在高校地區分布中,湖北、遼寧2省均有7所高校入榜。一流學科高校全面下滑,明年能觸底反彈嗎?
清北、復旦、交大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都是雷打不動的排在了前四的位置上。整個排名來看,理科除新疆大學、石河子大學、上海體育學院、浙江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等學校與上一名的分數差3分以上之外,其餘差值都不超過2分,非常緊密。與之相反的文科在前6名和後3名的分值差距都偏高。
文科排名中,雙非高校入榜的有14所大學,同樣作為非雙一流的院校:華東政法大學最低分數名次在19名,非常可觀。而西南政法大學、上海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就稍顯遜色,名次在40名開外。
成都中醫藥大學成最佳進步新星,速度趕超同類學校
最低分排名共有161所學校入圍,雙一流有145所,山東省內院校除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和山東大學威海分校以外,榜單名次都在100名以內。
農業類的大學排名分布都比較均勻,中國農業大學排名第38,南京農業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在128名上下,東北農業大學和四川農業大學140名上下。財經類的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名次都比較靠前,還是比較吃香的。161所院校在最終的綜合排位對比中,只有少部分院校在對比去年是出現了排位下降的趨勢。醫科類的院校的排位變化就比較多樣化了。例如,北京協和醫學院,排位降低最為厲害,最低分排位對比下降了3804,且同為醫學院的復旦大學醫學院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雖然都下降,但是都只是小幅的下降,影響不大。
反觀近兩年進步最大的院校是成都中醫藥大學,排位升了15萬8,也是唯一個排位上升超10萬的學校,進步迅猛。同時,還有一些非雙一流的學校也是進步飛快,醫學類大學就佔了半數以上,溫州醫科大學進步較小,但也上升了近5千的排位;政法類的還有華東政法大學和西南政法大學,排名漲勢都表現不錯。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作為偏理工類學科,在非雙一流院校中的表現也是最好的,最低排位上升了超2萬8。
本土各高校間步步緊逼,藝術類高校初露鋒芒
上海高校碾壓北京高校,重新定義排名模式
上海卷的整個榜單情況突破以往的「清北獨佔鰲頭、發達省份穩居前列」的固有模式,讓人眼前一亮,驚喜多多。
共有145所院校入榜最低分數排名。最為矚目的是上海本地高校——復旦和交大,跟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雲南大學並列第一,而不參與排名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數也是極高。
從地區分布來看,最低排位對比北京和上海的高校位次角逐還是很激烈的,例如雙非的華東政法大學排在了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中國政法大學前面;上海財經大學排在了中國財經大學前面;上海的華東師範大學排在了北京師範大學前面。榜單中的雙非高校中,廣東高校佔大部分,深圳大學(名次72)、廣州醫科大學(名次93)、南方醫科大學(名次43),位次差比較平均。整體來看,高校最低分差值都穩定在2-3分之間,不過也有幾所榜單靠後的院校差距過大,最大差了14分,例如成都理工大學和青海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和石河子大學、石河子大學和新疆大學。榜單中共有145所學校入圍,整體排位對比去年呈現上升趨勢。上升最多的是華北理工大學,其次是上海海洋大學,都上升了11萬8的排名,還有一些高校也有小幅的上升,廈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等,漲幅在40上下。降幅最大的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對比去年排位跌了4154位;東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降幅都不過百位,東南大學還能穩定在2560位。入榜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有47所,上海本地的同濟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都在10名左右徘徊,對比去年也是都有進步的。醫學院佔領前段,天津高校排名低迷
榜單排名前十基本被北京、上海高校佔領,且各大學醫學院排名集中前列。
從地區來看,天津本省的高校表現的馬馬虎虎,除了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在前40名以內,其餘的本地高校如:河北工業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工業大學作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次較為靠後。
排名情況較為平緩,各高校的最低分數差值都很接近,除了一所院校差了14分以外,少部分5-6分,其餘都以2分以內的居多。例如:石河子大學(590分)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576),相差14分;西南石油大學和石河子大學,相差6分;廣西大學和東北農業大學,相差5分。
國科大脫穎而出,浙大依舊實力強穩
中國科學院大學脫穎而出,在前十中是唯一一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實力不容小覷。除了固有的幾個省份,陝西、四川的高校的實力也是值得一看。
浙江師範大學是榜單中唯一一所雙非的師範類院校,表現不錯,上升幅度僅次於陝西師範大學,漲幅超1900。外語類的高校中,僅北京語言大學出現了增長,其餘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降幅都超過200了。
編輯:就是我、窩窩頭
校對:章魚哥
聲明:本文內容由高考直通車團隊(微信公眾號:gkztcwx)原創製作,數據來源自各省市教育考試院,轉載請註明本聲明。高考直通車尊重版權,如有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管理員(QQ:86017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