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激烈!2020全國各高校錄取排行榜出爐,21屆同卷區重要參考

2021-02-18 高考直通車

近年來,高考報名人數逐年上升,我國各大高校不斷擴招,為了考上名校,考生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但名校的標準從何而來?每個人的參考維度不同,得出的結果也不同。
由於高校的錄取仍然採取分省分配名額的方式,且各省參加高考的人數不同,因而各高校在全國各地高考的競爭激烈程度也有所差異,其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某省考生想要考上某某大學的難易程度」。

高考直通車特別製作各卷區各高校最低分數及近2年最低排位對比排行榜!主要是按照各卷區省市各高校2020年錄取最低分數線求得均值後進行排名,以及近2年最低排位對比差值進行排名,從而看出各大高校在各省市地區2020年錄取情況,2021屆考生重要參考!

一捲地區中,依據最低分數排名均值看,清華大學文科佔優勢、北京大學理科佔優勢,且清北最低分均值文科均超650分,理科均為692分,理科最低分均值差距極小。上交、復旦也緊隨其後,文科破643分大關,理科均超687分。沿海地區教育發展更迅速。

文科最低分數排名表中,雙非高校入榜的有10所大學,且排名進入前50的有2所,分別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第26名)、華東政法大學(第46名)。

文科最低分數榜單中,一捲地區最低排位均值過萬的也僅有2所高校,分別是:上海體育學院和西藏大學。佔領榜單前四的4所高校清北復交,最低排位均值都在百位數內,可見頂尖高校將多少優秀人才收入囊中。

進入榜單的142所高校中,其中,處於北上廣地區的高校數量達51所,佔比36%;而另一教育大省:江蘇,也有多達16所高校入榜;因此,我國沿海區域等經濟發展較快地區中高等教育佔地區發展比重更高。理科最低分數排名表中,僅有7所雙非高校入榜,其中,首都醫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排名均進入前50,勢均力敵,分別是第31名和第32名。理科最低分榜單中,一捲地區最低排位均值較大同樣是上海體育學院和西藏大學。而清北實力穩定,最低排位均值同樣保持在百位內,上交、復旦努力追趕,實力同樣不可小覷,最低排位均值也在150上下浮動,盡在意料之中。進入榜單的前156所高校中,北京市仍佔據極大優勢,共有33所高校入榜,江蘇省也不甘落後,17所高校奮力追趕,上海市同樣有16所高校進入榜單。在最低排位對比圖表的143所高校中,超72%的高校近2年排位呈下降趨勢,僅有36所高校近2年排位有小幅上升。其中,南京理工大學和南京中醫藥大學,近2年最低排位上升最多,分別提升了2869、1511個排位。在高校地區分布中,江西、甘肅、青海、雲南、山西等內陸地區均僅有1所高校進入榜單,內陸地區教育發展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最低排位對比圖表的155所高校中,僅有23%的的高校近2年排位呈上升趨勢,有118所高校近2年排位下降。其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近2年最低排位上升最多,上升排位均超6000。在高校地區分布中,福建、河北、河南3地均有2所高校入榜。清北雷打不動,保持TOP2優勢。國科大超復交,成功擠進前三寶座。清北復交4大高校最低分均值文科均超650分,最低排位均值保持穩定在百位內。理科清北最低分均值及最低排位均值相同,並列排名第1。文科最低分數排名表中,雙非有14所高校入榜,其中,排名擠進前50的有2所院校,分別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第21名)和華東政法大學(第40名)。進入榜單的廣東省內院校,排名最高的是中山大學(第17名),而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實力可與中大相媲美,排名榜單第19名。進入榜單的廣東省內院校的雙非高校僅有一所,為深圳大學,排名第74名,近年來深圳大學發展迅速。文科最低分榜單中,二捲地區最低排位均值沒有過萬的高校,最低排位均值最大的是西藏大學,最低排位均值為9901。進入榜單的145所高校中,其中,北京、江蘇、上海均有超10個高校上榜,四川有8所高校進入榜單。

理科最低分數排名表中,有13所高校雙非院校入榜,其中,僅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成功擠進排名前50。廣東省內高校中的雙非院校,僅有2所,分別是深圳大學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排名第76、第87名。近年來深圳大學建築學、光學工程、計算機等專業錄取成績搶眼,錄取分在廣東省內可進入前五。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是老牌一本院校,可以算是下一輪雙一流院校的種子選手,實力也是槓槓的。

理科最低分榜單中,二捲地區最低排位均值較大的是西藏大學和上海體育學院。而中國科學院大學雖說最低分均值排名超上交、復旦,但最低排位均值仍比復交要低。復交最低排位均值在150位內,而國科大最低排位均值已超300。

理科進入榜單的164所高校中,廣東、陝西、四川3省均有9所高校進入排名。

在最低排位對比圖表的146所高校中,近2年排位對比呈上升趨勢的佔比近59%,有58所高校呈下降趨勢。其中,排位上升最大的是青海大學,近2年排位對比均值上升了6946。哈爾濱工業大學近2年招生錄取情況同樣不錯,排位對比上升2324。廣東省內上升較大的是廣州中醫藥大學,近2年排位對比漲幅上千。在高校地區分布中,福建、河北、河南、浙江4地均有2所高校進入榜單。在最低排位對比圖表的161所高校中,近2年排位對比有38%呈下降趨勢,有97所高校呈上升趨勢。其中,排位上升最大的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近2年排位對比上升過萬。而中國農業大學也發揮實力,上升7413。廣東省內高校上升最大的是廣州中醫藥大學,上升1404,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也不錯,上升排位分別有673、267。在高校地區分布中,湖北、遼寧2省均有7所高校入榜。

三捲地區中,依據最低分數排名均值看,北師大、中國人大蘇州校區排名並列第6,異軍突起,實力超浙大!最低分均值為648,雖與中國人大僅有1分差距,但最低排位均值差距過百。今年醫學類大學深受熱捧,醫學類專業錄取分數逐年上漲。文科最低分數排名表中,雙非有15所高校入榜,其中,排名擠進前50的有2所院校,分別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和西南政法大學。其中,廣東省內雙非高校僅有深圳大學進榜,不愧是全國明星學校。文科最低分榜單中,三捲地區最低排位均值過萬的有4所高校,分別是天津中醫藥大學、青海大學、上海體育學院、西藏大學。進入榜單的140所高校中,其中,遼寧、山東、重慶3地均有4所高校進入榜單。理科最低分數排名表中,同樣有15所雙非高校進入榜單,其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安徽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6所院校成功進入排名前50,今年因疫情原因,醫學類大學深受熱捧,醫學類專業錄取分數也逐年上漲,足以說明近年來人們對醫學人才的培養越來越重視,導致錄取分數逐年上升。理科最低分榜單中,三捲地區最低排位均值較大的仍是上海體育學院和西藏大學,最低排位均值6萬以上。進入榜單的164所高校中,廣東、陝西、四川3省均有9所高校入榜。

在最低排位對比圖表的139所高校中,有67所高校近2年排位對比呈上升趨勢,而下降的有70所,差別不大。其中,近2年排位對比,上升上千位的有南京中醫藥大學、太原理工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在高校地區分布中,甘肅、廣西、貴州、海南、內蒙古、寧夏、青海、山西、西藏、雲南10個省份均只有1所高校上榜。在最低排位對比圖表的163所高校中,超35%的高校近2年排位對比下降,而有近64%的高校近2年排位對比是上升的。其中,西南石油大學排位對比上升破萬,其次是湖南師範大學,排位對比上升9806,而廣州醫科大學作為雙非高校、廣東省重點建設學科高校,實力也是十分強勁,排位上升9400。在高校地區分布中,廣東有10所高校進入榜單!而地區分布最多的仍是北京、江蘇、上海。

一流學科高校全面下滑,明年能觸底反彈嗎?

清北、復旦、交大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都是雷打不動的排在了前四的位置上。整個排名來看,理科除新疆大學、石河子大學、上海體育學院、浙江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等學校與上一名的分數差3分以上之外,其餘差值都不超過2分,非常緊密。與之相反的文科在前6名和後3名的分值差距都偏高。


文科排名中,雙非高校入榜的有14所大學,同樣作為非雙一流的院校:華東政法大學最低分數名次在19名,非常可觀。而西南政法大學、上海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就稍顯遜色,名次在40名開外。

理科排名中,雙非高校入榜的有11所大學,且多為醫科類的大學,排名集中在70名左右,比較突出的是東南大學醫學院,雖然不參與排名,但是最低分數名次也在第38名左右。大連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則比較靠後了。江蘇省內文理科同時進入榜單中的共有14所院校,理科整體的排名競爭更大,排位在1w名以內的僅6所。

在最低排位對比圖表的122所高校中,大部分院高校的近兩年的排位都是呈上升狀態的,僅25%的高校呈下降趨勢。排位上升最多的是貴州大學,上升值超8000;排位下降最多的是中國農業大學,降了超4000位。北京的大學有26所上榜,江浙滬地區的也不遜色,共有36所入圍了的,一些稍微偏遠省市,例如新疆、雲南、貴州等僅1所進入榜單,石河子大學排在榜單末位,排位也是下降了不少,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在最低排位對比圖表的155所高校中,半數以上的高校近2年排位呈下降趨勢,排位降低最厲害的是內蒙古大學和成都中醫藥大學,對比去年分別下降了1萬和2萬名,不是很理想。重慶醫科大學和天津工業大學表現就較為良好,排位雖在中下遊的位置,但是近兩年的排位上升都超萬位。在高校地區分布方面,沿海地區的大學入榜數量就相對少了很多,而內陸省份例如湖北、四川、陝西等佔比就比較高了。理科入榜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共有52所,實力還是相對穩定的,排位升降程度都相對平衡。而一流學科建設大學的數量佔比最多,有92所,整體都是呈現下降趨勢的,想要與雙一流大學並肩甚至趕超它們,還是有一大段距離的。海南作為新高考捲地區之一,是比較特殊的。從地區來看,本省只有海南大學1所學校入選榜單,名次在第116名,處於中下遊位置。新疆共有2所大學入圍,排位在最後,算是比較驚險入圍的了;除了北京、江蘇、上海,其餘地區的入圍大學較少,按照趨勢,未來短期內海南教育發展仍有待進步。

最低分數排位的150所院校中,比較排位比較突出的是清華大學,最低排位只有2,可以說非常高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實力也是強勁,無論是主校區還是深圳校區、威海校區,排位都很緊密且靠前,實力藏不住;反觀其他同分校區類型學校,本校和分校區的排位差距就更明顯了。例如:北京郵電大學主校區(排位982名,名次35)和宏福校區(排位4456,名次121)、東北大學(排位2423,名次78)和其秦皇島分校(排位4204,名次119)。

共有150所學校入圍榜單,高校近兩年排位上升和下降高校的數量相對平衡。排位上升最多的是山東師範大學;排位下降最多的是海軍軍醫大學。同比其他師範類高校,作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北京師範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排位在前25名內,東北師範大學、江西師範大學、四川師範大學等都有所進步,南京師範大學退步最為明顯。排位下降的高校中,唯一的兩所雙非院校的排位都是有所下降的,深圳大學對比去年下降了211,中國醫科大學下降了549;而其他的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理工類高校的佔比較多,包括合肥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

成都中醫藥大學成最佳進步新星,速度趕超同類學校

最低分排名共有161所學校入圍,雙一流有145所,山東省內院校除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和山東大學威海分校以外,榜單名次都在100名以內。

農業類的大學排名分布都比較均勻,中國農業大學排名第38,南京農業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在128名上下,東北農業大學和四川農業大學140名上下。財經類的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名次都比較靠前,還是比較吃香的。

161所院校在最終的綜合排位對比中,只有少部分院校在對比去年是出現了排位下降的趨勢。醫科類的院校的排位變化就比較多樣化了。例如,北京協和醫學院,排位降低最為厲害,最低分排位對比下降了3804,且同為醫學院的復旦大學醫學院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雖然都下降,但是都只是小幅的下降,影響不大。

反觀近兩年進步最大的院校是成都中醫藥大學,排位升了15萬8,也是唯一個排位上升超10萬的學校,進步迅猛。同時,還有一些非雙一流的學校也是進步飛快,醫學類大學就佔了半數以上,溫州醫科大學進步較小,但也上升了近5千的排位;政法類的還有華東政法大學和西南政法大學,排名漲勢都表現不錯。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作為偏理工類學科,在非雙一流院校中的表現也是最好的,最低排位上升了超2萬8。

本土各高校間步步緊逼,藝術類高校初露鋒芒

2020年北京卷綜合最低分數排名第一的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位列第二,與清華相差了7分,排位也是相差了146位,排名前十院校幾乎是步步緊逼,每個分差控制在了1-4分內。復旦大學醫學院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雖不參與排名,但從分數來看,也是名列前茅的。入選的150所高校中,最低分至少需要達到497分才可進入榜單。

北京的高校數量在北京卷的難度排行也是達到了新高,有33所;其次是上海和江蘇的高校,各有16所;天津、遼寧、廣東、四川、湖北等省的高校也毫不遜色。

北京的入榜高校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作為雙非院校中的佼佼者,表現優異,名次排位前20,非常厲害;北京電影學院作為極少數入榜的藝術類院校,作為我國影視學院中的泰山北鬥,名次也是相當不錯的,排名在第59名。

從升降情況來看,排位上升的院校佔比僅有21%,且多為醫科類、師範類大學。排位上升最多的是南方醫科大學,近幾年南方醫科大學在各方各面的辦學成績都很突出。上海體育學院是唯一一所入榜的體育類高校,同時也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之一,也表現出了超高的水準,最低排位對比去年上升了3876。上海音樂學院作為榜單中為數不多的藝術類高校之一,排位下降是最多的,2020的最低排位下降至近1萬8的位置,去年還在1萬的排位以內呢,有點可惜了。不過北京、上海兩地都有藝術類學府的天花板的大學在撐著,所以藝術類院校勢必慢慢湧進更多優質的新星院校。
部分高校即使對比去年排位有所下降,但因自身擁有硬實力,排位也不會跌出3000名開外。例如:華東師範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排位2912)、北京理工大學(排位2285)、中央財經大學(排位2818)、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排位2209)、中山大學(排位2818)、武漢大學(排位2423)等。

上海高校碾壓北京高校,重新定義排名模式

上海卷的整個榜單情況突破以往的「清北獨佔鰲頭、發達省份穩居前列」的固有模式,讓人眼前一亮,驚喜多多。

共有145所院校入榜最低分數排名。最為矚目的是上海本地高校——復旦和交大,跟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雲南大學並列第一,而不參與排名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數也是極高。

從地區分布來看,最低排位對比北京和上海的高校位次角逐還是很激烈的,例如雙非的華東政法大學排在了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中國政法大學前面;上海財經大學排在了中國財經大學前面;上海的華東師範大學排在了北京師範大學前面。榜單中的雙非高校中,廣東高校佔大部分,深圳大學(名次72)、廣州醫科大學(名次93)、南方醫科大學(名次43),位次差比較平均。整體來看,高校最低分差值都穩定在2-3分之間,不過也有幾所榜單靠後的院校差距過大,最大差了14分,例如成都理工大學和青海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和石河子大學、石河子大學和新疆大學。

榜單中共有145所學校入圍,整體排位對比去年呈現上升趨勢。上升最多的是華北理工大學,其次是上海海洋大學,都上升了11萬8的排名,還有一些高校也有小幅的上升,廈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等,漲幅在40上下。降幅最大的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對比去年排位跌了4154位;東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降幅都不過百位,東南大學還能穩定在2560位。入榜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有47所,上海本地的同濟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都在10名左右徘徊,對比去年也是都有進步的。

醫學院佔領前段,天津高校排名低迷

榜單排名前十基本被北京、上海高校佔領,且各大學醫學院排名集中前列。

從地區來看,天津本省的高校表現的馬馬虎虎,除了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在前40名以內,其餘的本地高校如:河北工業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工業大學作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次較為靠後。

排名情況較為平緩,各高校的最低分數差值都很接近,除了一所院校差了14分以外,少部分5-6分,其餘都以2分以內的居多。例如:石河子大學(590分)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576),相差14分;西南石油大學和石河子大學,相差6分;廣西大學和東北農業大學,相差5分。


共有150所高校進入榜單,51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多數近2年排位對比呈下降趨勢,其中,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排位降得最多,降了782位,今年的排位也跌到5700位開外;其次是東北大學,可能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東北地區大部分高校排位對比呈下降趨勢。排位上升的高校多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其中,天津中醫藥大學上升最多,對比去年上漲超7000個排位;青海大學表現也挺亮眼的,對比去年漲了6151位,中國傳媒大學雖然漲幅不高,但是也依然穩住了排位3000以內的位置。雙非院校入榜數量不多,幾所醫學類大學除了首都醫科大學和大連醫科大學有下降之外,南方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和河北醫科大學的排位對比均有所提高。

國科大脫穎而出,浙大依舊實力強穩

中國科學院大學脫穎而出,在前十中是唯一一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實力不容小覷。除了固有的幾個省份,陝西、四川的高校的實力也是值得一看。


共有161所學校入圍榜單,排在前列的依舊是清北,最高分專業的最低分差值最大,差了13分,在最低排名上也一下子拉開了7位的差距。從地區來看,浙江各層次的高校數量各有2個,中國美術學院也進入榜單第153名;溫州醫科大學、浙江師範大學和寧波大學表現都不俗,分別獲得第44、73和107的好名次。陝西的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政法大學排名都在百名以內。作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就稍顯後力不足,只有第121的名次;四川的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排名都在50名以內,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作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獲得第90的名次也算是不錯了。

最低排位對比中,排位對比去年上升最多的是內蒙古大學,漲幅超7000;下降最多的是北京協和醫學院,降幅接近1萬3。 
雙一流高校中,升降比例接近1:1,整體還算穩定。北大去年最低排位第一,清華今年第一,但是兩校最高分專業的最低排位差距由去年的42縮小到7,北大去年的最低分數還比清華今年的最低分數少1分。入選榜單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中山大學今年的排位下降最多,降了有將近1500,今年最低排位直接跌出2000排位;華南理工大學的情況也不太樂觀,降了1243排位,險些跌出5000的位置。同樣地,廣東的雙非院校情況也不理想,南方醫科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深圳大學排位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浙江師範大學是榜單中唯一一所雙非的師範類院校,表現不錯,上升幅度僅次於陝西師範大學,漲幅超1900。外語類的高校中,僅北京語言大學出現了增長,其餘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降幅都超過200了。

編輯:就是我、窩窩頭

校對:章魚哥

聲明:本文內容由高考直通車團隊(微信公眾號:gkztcwx)原創製作,數據來源自各省市教育考試院,轉載請註明本聲明。高考直通車尊重版權,如有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管理員(QQ:860171052)。


相關焦點

  • 2020年全國各高校錄取排行榜
    近年來,高考報名人數逐年上升,我國各大高校不斷擴招,為了考上名校,考生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但名校的標準從何而來?每個人的參考維度不同,得出的結果也不同。
  • 2020全國高校錄取難度排行榜出爐
    2020年高考進入志願填報階段,全國優質生源會選擇哪些學校,各省本科最難報考的學校會是哪幾所,你關注的學校的排名又可能在哪裡?緊張又期待的現在,一起來看看吧! 根據近四年錄取分數線、變化趨勢以及雙一流建設預測今年全國各大院校的錄取排名,
  • 2020年高考錄取分數線前百強高校出爐,這些大學成黑馬
    2020年高考錄取分數線前百強高校出爐,這些大學成黑馬我國有普通高校2740所,其中本科院校高達1258所,高校實力孰強孰弱,歷來眾說紛紜。不同的排行榜,對高校的排名也不盡相同,除了清華、北大兩大頂尖名校外,其他同一高校在不同排行榜上名次出入很大。不過,對考生而言,最看重的還是高校的錄取分數線,實力強的高校,受歡迎程度高,填報人數多,競爭激烈,錄取分數線自然也高。當然,以「分數」論高校,也未免失之偏頗,不過也可以作為借鑑。
  • 2020年高考錄取分數線前百強高校出爐,這些大學成黑馬
    2020年高考錄取分數線前百強高校出爐,這些大學成黑馬不同的排行榜,對高校的排名也不盡相同,除了清華、北大兩大頂尖名校外,其他同一高校在不同排行榜上名次出入很大。不過,對考生而言,最看重的還是高校的錄取分數線,實力強的高校,受歡迎程度高,填報人數多,競爭激烈,錄取分數線自然也高。當然,以「分數」論高校,也未免失之偏頗,不過也可以作為借鑑。
  • 2020全國高校錄取分數排行榜
    近日,華東師範大學鄺春偉副教授領銜的Gloscan(環球掃描)團隊正式推出了2020版的中國大學錄取分數排行榜,這也是Gloscan團隊連續9年推出大學錄取分數排行榜。這份榜單為反映高校近十年生源質量提供了重要參考。今年研究團隊使用了全新的映射算法。該算法使得映射結果能夠更好地保留錄取分數攜帶的原始信息。能夠使排名結果更好地反映高校錄取分數的位次關係。
  • 北京理工大學2020年招生計劃出爐,2019年錄取分數線可參考
    北京理工大學2020年招生計劃出爐,2019年錄取分數線可參考說到「國防七子」,可能很多網友耳熟能詳,北京理工大學就是其中成員之一。以2019屆畢業生為例,整體就業率高達98.35%,其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7.7%,碩士生畢業率為98.97%。在QS發布的2019年全國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排行榜中,北京理工大學位居全國高校第11位,北京市高校第三位。2019屆畢業生進入國家重點單位和世界500強的人數佔畢業生總數的65%以上。
  • 何時可以查詢高考錄取情況?為何2020高考競爭這麼激烈?
    如果想第一時間獲知錄取情況,那就要參考一下各批次的錄取時間,比如提前錄取本科院校8月8日開始錄取,那麼8月9日起,填報提前錄取本科批次的同學就能陸續查到錄取結果了!所以來一起複習一下錄取時間吧!一、文科類、理科類提前錄取本科院校,8月8日-12日錄取;第一批本科院校,8月15日-19日錄取;第二批本科院校,8月21日-25日錄取;高職(專科)院校,9月1日-5日錄取;高職(專科)註冊入學院校,9月7日-11日錄取。
  • 2020年清華北大錄取分數線出爐,6省超700分,河南競爭最激烈
    2020年本科一批高校的錄取工作已經圓滿結束,各個高校的錄取通知書都已經在派送,被錄取的學生很快就能拿到自己的通知書。回顧一批高校的錄取過程,我們最關心的就是清華北大的錄取分數線,畢竟這是我國最頂尖的兩所大學,承載著許多學生的夢想。
  • 2020年大灣區出國高中排行榜出爐
    疫情下,2020屆「英美同申」成為普遍現象,不少同時拿下英國和美國頂尖錄取的學生,最終選擇牛劍的比例遠超往年,比如深國交最終入讀牛劍學生共有27人,比例高達90%。今年申請季,英國申請系統UCAS數據顯示來自中國的申請人數暴增超過30%,牛劍錄取的「廝殺」將更為激烈。
  • 2020年浙江高校最新排行榜,5所大學排進全國高校前100位!
    2020年版本的軟科中國大學排行榜新鮮出爐,浙江省高校表現怎麼樣?浙江省的雙一流大學。2020版軟科中最好大學排行榜,浙江高校的表現(取前25位參考)。在2020年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行榜中,浙江省有5所大學入圍全國百強高校,其中浙江大學高居全國第3位,僅次於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坐穩全國第三的位置。
  • 國內考試難度排行榜出爐,考研才第五,榜首競爭太激烈,當之無愧
    報告結合《2015-2018碩士研究生報考數據分析報告》和此前的調查數據,我們整理出考研10大真相: 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290萬人,較上一年激增52萬人,同時今年,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341萬人,再次突破以往報名人數,激增51萬人。
  • 2020清北錄取排行前十齣爐!重慶巴蜀全國第5,南開未上榜
    每年高考後,大家最關心的是那個學校有好多人考上了「清華北大」,又或者是那個省市是全國考上「清華北大」人數最多的。其實截至目前,2020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招生錄取已經結束,而全國高中清華北大錄取排行榜前十也已經出爐,考上清華北大最多的就是北京的「人大附中」,總共錄取169人。
  • 2020中國大學錄取分數排行榜出爐!
    近日,華東師範大學鄺春偉副教授領銜的Gloscan(環球掃描)團隊正式推出了2020版的中國大學錄取分數排行榜,這也是Gloscan團隊連續9年推出大學錄取分數排行榜。這份榜單為反映高校近十年生源質量提供了重要參考。今年研究團隊使用了全新的映射算法。該算法使得映射結果能夠更好地保留錄取分數攜帶的原始信息。
  • 2020年國網二批各省公司錄取高校排行榜,你能報考哪些省份?
    【東北地區】2020年國家電網二批次已經結束,2021年第一批次的國家電網招聘考試也已經在路上,在小思深入了解21屆小夥伴都想知道什麼關於國家電網的內容之後,小思為大家總結了以下內容:二批各省電力公司錄取高校排行榜TOP20供大家參考:西北、東北、西南、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因內容較多,所以內容小思將分為幾天時間來為大家講解~
  • 2020中國大學錄取分數排行榜出爐
    版的中國大學錄取分數排行榜,這也是Gloscan團隊連續9年推出大學錄取分數排行榜。這份榜單為反映高校近十年生源質量提供了重要參考。今年研究團隊使用了全新的映射算法。該算法使得映射結果能夠更好地保留錄取分數攜帶的原始信息。能夠使排名結果更好地反映高校錄取分數的位次關係。
  •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全國各省份錄取分數線大匯總
    上海交通大學作為我國歷史最悠久、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之一,在2020年普通本科招生中錄取分數線持續高企,生源質量獨步領先,「清北交復」巍然獨霸全國高校錄取榜之首,交大實力輝煌燦爛。下面是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在全國各省(市、區)本一批次招生錄取分數線大匯總,讓我們來看看上海交大的驕人魅力:每一年高考錄取季,都有個別高校的錄取分數線有較大波動。那麼,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的錄取分數又是什麼情況呢?有沒有很大的起伏呢?
  • 2020屆國內高校畢業生,「薪資」排行榜出爐,超20所高校月薪1W+
    目前我們國家的高校數量也已經超過了3000多所,可以提供給考生們的選項還是比較多的。 在面對如此之多的高校數量,考生們在進行報考的時候也是眼花繚亂。當然了,報考的前提是高考分數要達到錄取分數線標準哦!
  • 一網打盡:中國重點高校10大排行榜匯總,提供全方位擇校參考
    一、2020QS世界大學就業實力排名,22所中國大陸大學躋身世界500強二、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21所大學試驗班還有哈工大的「英才學院」三、中國大學A類學科數量及排名四、「雙一流」建設大學百強榜(2020)五、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年新興經濟體,中國內地大學排名北京科技大學排名40六、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新鮮出爐,中國內地60強大學排名排名第
  • 2021屆國內高校保研率排行榜出爐!C9六校進入前十,你不pick它!
    目前,2021屆推免名單已經公布,據統計,全國210所高校2021屆本科生總數99萬人,其中推免公示人數9.8萬,總體佔比9.9%
  • 按錄取分數統計,全國優質大學排行榜Top100出爐!
    華東師範大學社會調查中心正式推出了2019版的中國大學錄取分數排行榜,這也是華東師範大學鄺春偉副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連續8年推出大學錄取分數排行榜。這份榜單為反映高校近十年生源質量提供了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