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九校聯盟的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之間到底哪個更厲害?2020年高考學子會選擇誰?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簡稱「浙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首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211工程」、「985工程」,九校聯盟(C9)、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世界大學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大學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成員,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為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是一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曾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稱譽為「東方劍橋」。
學校前身是創立於1897年求是書院,1928年定名國立浙江大學。1937年浙江大學舉校西遷,在貴州遵義、湄潭等地辦學,1946年秋回遷杭州。1952年,浙江大學部分系科轉入中國科學院和其他高校,主體部分在杭州重組為若干所院校,後分別發展為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實現合併,組建了新的浙江大學。
在120餘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始終秉承「求是創新」為校訓的優良傳統,逐步形成了「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浙大人共同價值觀和「海納江河、啟真厚德、開物前民、樹我邦國」的浙大精神。
南京大學(Nanjing University),簡稱「南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211工程、985工程,是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長三角研究型大學聯盟成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
南京大學其學脈可追溯自公元258年的南京太學,近代校史肇始於1902年創建的三江師範學堂,此後歷經兩江師範學堂、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於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南京大學調整出部分院系後與創辦於1888年的金陵大學文、理學院等合併,仍名南京大學。
截至2019年11月,南京大學有仙林、鼓樓、浦口、蘇州四個校區;設有31個直屬院系,88個本科專業;有「雙一流」建設學科15個;有博士後流動站3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9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8個;有教職工4582人;各類學生總計63876人。
「新生高考成績」
南京大學2019年以新生高考成績得分86.2分居生源質量排行第9名,在中國大陸排名強於上海財經大學的第10名、同濟大學的第11名、浙江大學的第12名、南開大學的第13名、中央財經大學的第14名,在江蘇排名強於東南大學的第26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第47名、南京理工大學的第60名。
浙江大學2019年以新生高考成績得分84.2分居生源質量排行第12名,在中國大陸排名強於南開大學的第13名、中央財經大學的第14名、北京師範大學的第15名、武漢大學的第16名、西安交通大學的第17名,在浙江排名強於寧波諾丁漢大學的第105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第117名、浙江工業大學的第120名。
「畢業生就業率」
南京大學發布了《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截至2019年11月30日收集的數據,南大2019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8.72%,平均薪酬16.26萬元/年。
浙江大學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6.05%。
「論文數量」
南京大學2019年以論文數量28082篇居科研規模排行第15名,在中國大陸排名強於武漢大學的第16名、同濟大學的第17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第18名、天津大學的第19名、東南大學的第20名,在江蘇排名強於東南大學的第20名、蘇州大學的第25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第36名。
「論文質量」
浙江大學2019年以論文質量1.197FWCI居科研質量排行第55名,在中國大陸排名強於東北師範大學的第57名、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第57名、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第59名、華中農業大學的第60名、南京師範大學的第61名,在浙江排名強於杭州師範大學的第65名、浙江財經大學的第68名、紹興文理學院的第79名。
南京大學2019年以論文質量1.474FWCI居科研質量排行第13名,在中國大陸排名強於深圳大學的第14名、北京大學的第15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第16名、蘇州大學的第17名、重慶工商大學的第18名,在江蘇排名強於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第16名、蘇州大學的第17名、西交利物浦大學的第30名。
「高被引論文」
2008年以來,在中國高校被ESI收錄第1作者的高被引論文中,清華大學被引頻次最多,達123826次,雄居校友會2019中國大學ESI高被引論文排名榜首;北京大學被引頻次82845次,居第2;浙江大學有76257次,列第3;復旦大學有75158次,列第4;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有67501次,居第5;南京大學有51640次,居第6,上海交通大學47777次,居第7;南開大學有43901次,居第8;蘇州大學有41639次,居第9;哈爾濱工業大學38932次,居第10。
「高被引學者」
浙江大學97人,南京大學40人。
「企業科研經費」
浙江大學2019年以企業科研經費1179094千元居科技服務排行第4名,在中國大陸排名強於東北大學的第5名、四川大學的第6名、上海交通大學的第7名、北京理工大學的第8名、武漢大學的第9名,在浙江排名強於浙江工業大學的第48名、浙江農林大學的第102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第120名。
南京大學2019年以企業科研經費199756千元居科技服務排行第50名,在中國大陸排名強於鄭州大學的第51名、中國礦業大學的第52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第53名、南京郵電大學的第54名、北京建築大學的第55名,在江蘇排名強於中國礦業大學的第52名、南京郵電大學的第54名、中國藥科大學的第59名。
「技術轉讓收入」
南京大學2019年以技術轉讓收入3349千元居成果轉化排行第91名,在中國大陸排名強於大連工業大學的第92名、安徽農業大學的第93名、北京林業大學的第94名、大連海事大學的第95名、四川農業大學的第96名,在江蘇排名強於金陵科技學院的第138名、鹽城師範學院的第149名、江蘇師範大學的第152名。
浙江大學2019年以技術轉讓收入101208千元居成果轉化排行第4名,在中國大陸排名強於揚州大學的第5名、福州理工學院的第6名、華南理工大學的第7名、南京理工大學的第8名、西南石油大學的第9名,在浙江排名強於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第41名、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的第88名、寧波大學的第89名。
同為九校聯盟的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之間到底哪個更厲害?2020年高考學子會選擇誰?在評論區,留下你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