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老外」的5個圈子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9日 23:41 來源:
來源:新民晚報
據統計,常住上海半年以上的外國人早已超過10萬人;而每年出入上海的「老外」,人數更多。上海的地鐵車廂內,不但能聽到上海話,還能聽到普通話、英語、法語和德語。
生活在上海的「老外」們是怎樣在上海過日子的?近日,記者走近一些在上海工作、學習的外籍人士,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態。
社團圈 第一件事是找足球隊
愛爾蘭人麥克娶了上海女孩。今年1月,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他,決定到上海來學習中文,順便完成畢業論文。麥克酷愛足球,來上海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一支外國人足球隊。通過e-mail聯繫,兩周後,麥克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外」在軌道交通二號線中山公園站集合,統一乘坐一輛巴士,前往位於金橋的足球場,從此開始了他每周雷打不動的足球賽。
大部分「老外」社團人員流動性較大,但秘魯人帕美拉所在的國際節日合唱團(IFC)卻是一個例外。上海的IFC成立於2002年,是北京IFC的姊妹團,每年會舉行3場高水平的合唱音樂會,目前有成員65人。2004年加入合唱團的帕美拉,負責團內的宣傳工作。IFC每次的演出曲目都是多種語言的,母語是該語言的成員就成了臨時老師,必須負責糾正每個人的發音。合唱團裡十多名中國人就曾教唱過《茉莉花》。
對在異鄉生活的「老外」們來說,社團是認識新朋友的重要途徑。IFC團員英國小夥朱利安和一位日本姑娘因對音樂的共同愛好走到了一起,先後加入合唱團,最終步入了婚禮殿堂。
社區圈 「太太會」忙著辦聚會
浦東金橋的碧雲國際社區、浦東聯洋社區、浦西古北新區,是滬上3個知名的國際社區,以「老外」住戶「扎堆」聞名。
碧雲國際社區成立於上世紀90年代初,外籍家庭已有近千戶,多為跨國公司駐上海的高層管理者。聯洋國際社區吸納了陸家嘴和張江高科技園區內的「老外」,境外人士的比例已接近50%。古北新區目前老外住戶約佔四分之一。
碧雲社區所屬金晨物業的宋先生介紹說,社區內的「老外」住戶們相互之間都很熟悉,「他們要麼是同事,要麼來自同一個國家。」先生們工作忙,但他們的家人倒是經常走動,太太們還成立了一個「太太會」,經常租用小區會所辦聚會。
每到萬聖節、中秋節、聖誕節等節日,物業會舉辦聯歡活動;到了夏天,還有啤酒節、納涼晚會。最近,浦東新區第5屆中外家庭社區文化節在碧雲國際社區廣場開幕,千餘張對「外」入場券早早地被「老外」家庭一「搶」而光。可以說,社區是這些「老外」家庭最為重要的社交圈。
學習圈 學中文熟練運用成語
日本學生市村就讀於上海外國語大學留學生院三年級。2004年,他高中畢業後到天津讀了2個月的中文培訓班,同年9月,來到上外讀本科,學的是中英雙語專業。市村的中文好得令人吃驚,能熟練地運用諸如「囊中羞澀」之類的成語。目前,市村與復旦的幾名中國學生在校外合租房,除了同班同學外,室友是他接觸最多的人。課餘時間,市村會和他們出去打保齡球、逛街。他最熟悉的是七浦路,「在那裡砍價要狠,至少砍掉三分之二。」
據了解,有來自50多個國家的1200多名留學生在上海外國語大學留學生院就讀。留學生每周一至周五上午有4節必修課,下午可根據各自興趣愛好選擇書法、太極拳、二胡等選修課。學習之餘,學校也會組織各種活動,比如每年安排學生去周邊的江南古鎮春遊,回來後寫遊記、舉行作文比賽,每年還會舉行外國人唱中國歌比賽等。充實的學習生活,是留學生生活的主旋律。
工作圈 認識的人大多是同行
說流利的中文,讀中文報紙,看《瘋狂的石頭》。這就是比爾,一個在中國生活了10年的美國人。10年前,上海的「老外」,比爾大多認識;10年後,比爾認識的「老外」,僅限於同行。
比爾是某公司駐上海總部的負責人,平時工作繁忙,因此他的朋友圈與工作圈幾乎重疊。每到周末,比爾會叫上同行朋友們一起吃飯、打球。每當有新同行來上海出差或被派來常駐,初來乍到者就會受邀參加比爾的聚會,一起去酒吧暢飲。「雖然沒有正式的歡迎儀式,但這是大家互相認識的第一步。以後大家熟悉了,行業信息就可以互通有無了。」
留學生中的打工者也不少。俄羅斯女孩尤莉婭是上外的進修生,在莫斯科學了3年中文後,她於去年9月來到上海,今年7月就將學成回國。尤莉婭生得一副魔鬼身材,是一名舞蹈健將。去年開學後不久,她的「舞癮」犯了,便到學校健身中心擔任舞蹈教練,每周上2小時課。但尤莉婭坦言,她和學生的交流並不多,「僅僅是工作而已。」
去年一年,日本人市村都在一家教外國人做中國菜的料理店當翻譯,每周3次。這不,對於紅燒肉、小籠包、生煎的做法,他瞭然於胸;老抽、生抽的區別,能解釋得頭頭是道,但市村卻懶得去實踐:「我對做飯不感興趣。」
國籍圈 SIM卡還是俄羅斯的
身處異鄉,同樣的國籍甚至同種膚色,就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一位日本留學生告訴記者,在上外的日、韓留學生各有近300人:「除了同班同學外,我並不認識其他班的日本學生,與歐美學生的交流也很少。」對此,韓國學生柳正勳表示贊同,這個酷愛運動的男孩,喜歡與韓國同學一起出去旅遊,已經「橫掃」蘇浙一帶的旅遊城市。
責編: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