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京市地震臺網測定:27日12時39分,南京市建鄴區(北緯32.03度、東經118.69度,參考地點:建鄴區江心洲)發生2.2級地震,震源深度16公裡。江寧、鼓樓、玄武、建鄴的部分市民表示有感,很多市民的手機被地震刷屏,有網友戲稱,震中在朋友圈。地震發生後,南京市地震局召開了緊急會商會,會商的結果是:南京市近期發生5級左右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較小。南京市地震局科技監測處副處長趙兵說,臨近年關了,希望大家不要驚慌。
新街口白領:感覺被人拎起又放下
12:39正是午休時分,對於突然發生的地震,很多人都表示沒啥感覺。但是也有很敏感的。新街口一家寫字樓內,有很多人表示有感。徐小姐說,當時感覺自己被人拎起來又放下來,有點發慌;一旁的趙小姐也說有震感,她感覺腳邊突然震動了一下。
而網友也紛紛發微博,表示受到了驚嚇。有的說,地震的時候,以為是大型車輛碾過產生的震動;有的說,感覺樓抖了一下,我還以為是誰把印表機之類的掉地上了。
@披著涼皮的饢Cyy:今天南京地震了,雖然震級低,但其實還是挺害怕的
@布特拿盔:玄武區紫金山下!!感覺特別大!整棟樓都在抖!
@5不再是我:我在南京怎麼辦!!!!離建鄴區超近!!!
@藍色的小妖:不是說南京很安全的嗎?怎麼也地震了?我想請個假,提前回老家過年!
@賣菜的研究生:南京周邊是不是地震了?剛剛感受到一陣餘波划過的感覺……
知道這事靠網絡
也有不少網友表示,2.2級也叫地震,大驚小怪。網友張小牛稱,「就吃了個飯的工夫,微信朋友圈被地震刷屏了,但為什麼我一點感覺沒有,估計震中就在朋友圈。」
@海棠樹上的貓:身為一個南京人,知道這事兒還要靠熱搜……
@Uniquehui:可能太冷了,震一震把凍著的水管震通了。
@張小年:太冷了,抖抖暖和。
@__Patricia:講真的,你們問我我才知道南京地震了,不過,被惦記好幸福。
為什麼河西沒感覺,江寧反而有感?
這次地震發生在南京-湖熟斷裂帶邊上,這條斷裂帶穿過南京城,延伸到湖熟
南京市地震局科技監測處副處長趙兵說,儘管震中是江心洲,但是,河西有感人群並不是很多,他本人在河西,並無震感。而江寧、草場門、鼓樓、漢中門、新街口等,都有市民打電話到地震局,表示有震感。
地震發生後,南京市地震局的電話一直處於忙線狀態。趙兵說,接到的電話有一個現象,表示有感的居民,大多居住在五六樓,當時很安靜的狀態。讓他們納悶的是,江心洲地震,相對遠的江寧也有震感。這是為何?
趙兵介紹說,過去一般把3級及以上地震,才稱為有感地震。而這次之所以很多人有感,原因很多。首先,地震發生在中午,很多人處於靜止、安靜狀態,所以對地震會特別敏感。其次,這次地震是淺源地震,震源深度越深,在地殼中能量被吸收越多;淺源地震能量釋放比較直接。最後,很可能和地震斷裂帶有關。這次地震發生在南京-湖熟斷裂帶邊上,這條斷裂帶穿過南京城,它的總體走向是:由江北向長江大橋西部延伸,經過鼓樓,一直延伸到湖熟、溧陽。
趙兵說,這次2.2級地震屬於小震群,是地下應力調整造成的,是正常能量釋放。
這次地震後,會有更大的地震嗎?
2007年到2009年,每年都發生過3級及以上地震,近期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較小。
南京市處華北地震區長江下遊—黃海地震帶內,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是公元548年(電視劇《琅琊榜》的背景年代)的5.25級。建國以來,發生的最大一次地震是1977年溧水的4.6級地震,當時有房屋被震壞。
趙兵說,在南京,發生小地震很正常。2007年、2008年、2009年連續三年,每年都發生過一次3級及以上有感地震,但之後,南京的地震趨於平靜。
那麼,這次地震後,會有更大的地震嗎?地震發生後,南京市地震局科技監測處、監測預警中心召開了緊急會商會,對南京市前兆臺網觀測數據做了認真分析研判。截至目前,南京市地殼形變、地下流體、地電阻率、水化學等十餘項前兆觀測手段均未見明顯可靠的短臨異常,初步判斷南京市近期發生5級左右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較小。
此外,據趙兵介紹,南京目前建築物的抗震要求是按照7度設防,按照國家的抗震設防標準,就是發生7度破壞,建築基本上是輕微破壞,主體結構不受損,經過適當維修可以使用的狀態,而7度破壞也就相當於5級左右的地震水平。「因此保守地講,南京目前的建築完全可抗禦5級地震,市民完全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