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封飛越海峽的郵政信函

2020-12-17 政協往事

本文圖片均來自《人民政協報》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兩岸郵政同仁,歷經整整30年,海峽阻隔,飛鴻罹斷。這是30年後第一封飛越海峽的郵政信函,說起這封信函,背後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往事。1979年1月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通篇高屋建瓴,鄭重宣示了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兩岸關係發展由此揭開了新的歷史篇章。同時,時任國防部長徐向前發表了關於停止自1958年開始對大金門、小金門、大旦、二旦等島嶼炮擊的聲明。大陸接連釋放出的善意,使海峽兩岸的緊張關係開始緩解,兩岸郵政部門的交流溝通也成為必然之勢。根據中央精神,原郵電部決定,以大陸郵政總局局長的名義,向海峽對岸的「中華郵政總局」局長寫封信表達節日問候。時值1980年的年底,這項工作就交給了郵政總局國內業務處來完成。鑑於對方目前仍暢行文言文的文體,且使用繁體字。國內業務處經研究,就安排處內擅長書寫繁體字的工作人員程湘欽來起草。為了使文章準確,不出紕漏,經與部內相關部門研究,確定信件的主旨為:簡短,禮節性,互致問候。時間要求,要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前寄達。翌年新春大年初一的日期為1981年2月5日。信件起草後,經與部內相關部門推敲、修改。最後由時任郵電部副部長兼郵政總局局長的閻曉峰籤發。籤發的時間為:1981年1月27日。信件的全文如下:臺北郵政「總局長」先生:值此新春佳節之際,我謹代表大陸全體郵政職工並以我本人的名義,向「總局長」先生和臺灣的郵政同仁致以節日的祝賀!分住在大陸與臺灣的全國人民,都渴望儘早建立直接互相通信聯繫,作為大陸和臺灣的郵政人員理應為全國人民提供直接通郵服務。讓我們積極採取措施,創造有利條件,為早日實現大陸和臺灣的骨肉同胞直接互通音信而努力。郵電部郵政總局局長閻曉峰(籤字)一九八一年一月二十七日於北京(文中引號為編者所加)在這裡,不能不介紹一下閻曉峰同志。由於閻曉峰因病去世較早,所以不少人對他不太熟悉。早在紅軍時期,閻曉峰就參加了革命。抗日戰爭爆發後,閻曉峰毅然參加了犧盟會敢死隊,並被任命為大隊長,與敵人展開鬥爭。新中國成立以後,歷任山西省郵電管理局局長,郵電部郵政總局局長,郵電部副部長。1984年因病去世。閻曉峰在籤發這封信時,已被提拔為副部長,但還兼任郵政總局局長職務。閻曉峰個子很高,身板魁梧,操一口濃重的山西口音,常年穿一身洗得發白的灰色中山裝,腳下一雙鬆緊口黑布鞋。他在山西農村的親戚比較多,又多生活在老區,家境都很拮据。每次發工資,都要給我這個做秘書工作的人開列一個條子,上面列著各個親屬的姓名地址、匯款的金額。由我到郵電部對面的六部口郵局,一一匯走。每次匯款總的金額,幾乎佔去他工資的一半。當時郵電部的秘書,都有一個習慣,每天8點鐘一上班,都要到存放文件的櫃門裡取出呈送的文件,以及信件、報刊等,及時送閱。大約是1981年3月的中旬,早上在取文件時,突然,一封黃色牛皮紙信封跳了出來。沒錯,這就是閻曉峰籤發的寄往臺灣的那封信!信封的正面,寄件人和收件人地址均用用毛筆書寫。收件人:臺灣臺北郵政總局。寄件人:北京郵政總局。左上角蓋有紅色「郵政公事」戳和「航空」戳。右上角在貼郵票處貼有郵件掛號條。號碼為:0415。掛號收寄局為:北京31支,即北京六部口郵局。在寄件人名址的上方,銷有出口局的收寄戳:北京31支,1981.1.31.20。按常理,轉趟取回的郵件,當天要銷票出口。目前尚不清楚的是,閻曉峰1月27日籤發的公函,為什麼1月31日才送至郵局?正面很醒目的還有一個紅色的戳記,圖案是一隻手臂,手的前方指向「臺灣」兩字。手臂上刻有英文字:refused(拒絕)。手上的字體略小:tosender(退寄件人)。大拇指上也刻有英文,但十分模糊。這個紅色的戳記指向臺灣,看來是搞錯了,所以此人又用藍色的原子筆,從臺灣、臺北收件人名址處,畫了兩個箭頭,指向寄件人:北京郵政總局。奇怪的是,信封正面的上方,用同樣的原子筆畫了3個小方格,每個方格都畫了對角線。這些方格與公函毫無關係,為什麼畫這些方格?是什麼情況下畫的?我分析,這是收件人無心所為,很可能是在尋思如何處理這封「棘手」的公函時,隨手為之。而後,才畫了箭頭,指向收件人,退回了事!信封的背面,有3個郵戳,兩個是臺灣的郵戳。郵戳為圓形,直徑均為28毫米,虛線邊。戳蓋得十分清晰,兩個郵戳的中文,均由右至左書寫,一個為「臺北」,一個為「臺灣」。臺北郵戳的下方同時標註了英文,日釘的日期為:81年2月4日16點。「臺北」兩字的中間,刻有編號:辰45。而刻有「臺灣」的郵戳,看來是投遞局戳,字釘顯示的時間是2月5日,即進入臺灣第二天上午的10點。是日,剛好是農曆辛酉年大年初一。說明臺灣的郵局已準確無誤地將這封信投遞到了收件單位——臺北郵政總局。奇怪的是,同樣是臺灣的郵戳,上方刻有「臺北」的郵戳,字釘是按公元紀年刻制,即1981年2月4日。而上方為「臺灣」的字釘,卻是按「中華民國」紀年,即70年2月5日。箇中緣由,不得而知。信封背面還有一枚大陸郵戳,上面的字釘為:北京800(專)1981.3.9。這枚戳是退信的投遞戳。這個戳上的時間也令人狐疑,如按去程計算,北京出口時間為1月31日,到達臺灣是2月4日。按照這個時間倒推,這封信件離島的時間應為3月3日前後。為什麼這封信件在臺郵政總局停留近一個月的時間?這期間又發生過怎樣的事情呢?我們需要了解的問題,很可能和下面的發現有關。我將信封帶回辦公室,驚奇地發現,信件的封口已打開!我馬上找到郵局的投遞員詢問,想了解是否投遞員動過,他向我保證:絕不敢做這種事情。從他急紅的臉龐看,是我錯怪他了——我大膽想到了一種可能——「臺郵政總局」的相關人員,已經打開,並閱讀了信函全文。因為,「中華郵政」的規章制度是極其嚴格的,沒有授權,「總局長」以下的人員,是絕不敢私拆函件的!我立即將送閱的文件和這個信封呈送給閻曉峰,他將這封信件翻來覆去仔細地觀看,又站起來凝視著窗外,許久,許久———30年過去了,這個鏡頭仍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第二天,當我像往常一樣,將待閱文件送到閻曉峰辦公室,轉身要走時,他叫住了我,用濃重的山西話說:「你喜歡實寄封,你留著吧!」這真的讓我喜出望外!幾十年來,我收藏了無數枚實寄封,應該說,不少實寄封是可以複製的。但這枚沉甸甸的實寄封,是永遠都無法複製的!(本文作者曾任原郵電部副部長閆曉峰的秘書、國家郵政局原郵資票品司司長)

相關焦點

  • 38年前,郵政總局局長給海峽對岸的「中華郵政總局」局長寄了一封信……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兩岸郵政同仁,歷經整整30年,海峽阻隔,飛鴻罹斷。這是30年後第一封飛越海峽的郵政信函,說起這封信函,背後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往事。1979年1月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通篇高屋建瓴,鄭重宣示了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兩岸關係發展由此揭開了新的歷史篇章。
  • 海峽兩岸郵政協議(全文)
    為擴大兩岸郵政業務合作,便利兩岸人民聯繫與交流,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就兩岸直接郵政合作事宜,經平等協商,達成協議如下:   一、業務範圍   雙方同意開辦兩岸直接平常和掛號函件(包括信函、明信片、郵簡、印刷品、新聞紙、雜誌、盲人文件)、小包、包裹、特快專遞(快捷郵件)、郵政匯兌等業務,並加強其他郵政業務合作
  • 海協會海基會籤署《海峽兩岸郵政協議》(全文)
    人民網11月4日電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海峽交流基金會四日在此間圓山飯店舉行第二次領導人會談及工作性商談。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並於下午二時許籤署包括《海峽兩岸郵政協議》在內四項協議。
  • 哈薩克斯坦郵政公司下調信函和包裹郵寄費用
    哈薩克斯坦郵政公司下調信函和包裹郵寄費用   國際文傳電訊社,哈薩克斯坦郵政公司將本國境內書面信函(新建、期刊、明星片)郵寄費用下調25%,將包裹郵寄費用下調5%。3公斤內包裹空運價格從1650堅戈下降到1380堅戈(182.07堅戈=1美元)。
  • 郵政資費上調寄信貼足郵票
    晶報訊(記者馬驥遠)按照國家發改委和國家郵政總局的通知,從11月15日開始,我國的郵政資費進行了上調。深圳市郵政局有關負責人提醒市民,郵寄信函時必須按照新的郵費標準貼足郵票。郵資不足的信件將退回信封上的寄件人地址,寄件人地址不詳的,則將送至收件人地址,收件人在收信之前補足郵費。
  • 第436期:江門市郵政管理局、廣東省郵政公司江門市分公司
    在第436期的《民生熱線》節目中,江門市郵政管理局局長李群輔、副局長伍昌平;廣東省郵政公司江門市分公司副總經理李燕義、廣東省郵政公司江門市分公司郵政業務局副局長邱柳芳就 目前我市郵寄業務主要是以商業信函、帳單為主,市民交寄平信的量很少。為順應市場需求,郵政信函服務正朝著直郵傳媒的方向發展。一是隨著各大銀行、公用事業單位對服務質量的重視,郵政也承擔著銀行帳單,水電帳單、發票等各種類型帳單的寄遞服務,藉此更好地保障各位市民「明明白白消費」的權益。
  • 臺北郵政博物館:講述兩岸一甲子郵路跌宕坎坷
    中新社臺北9月16日電 題:臺北郵政博物館:講述兩岸「一甲子」郵路跌宕坎坷  中新社記者 朱曉穎 陳立宇  中華郵政團體聯合會理事林昌龍,兩鬢霜白,彎腰俯身,在臺北郵政博物館圖書館書桌上,取放大鏡,翻看郵戳,明信片鋪滿一桌。  「今天的郵戳,明天的郵史。」
  • 中國上調郵政資費 外埠普通信函0.8元調至1.2元
    中國上調郵政資費外埠普通信函0.8元調至1.2元   中新網11月15日電 國家發改委
  • 大陸匯往臺灣的郵政匯款開通2000多個網點可辦理
    2月26日,海峽兩岸開通了大陸匯往臺灣的電子匯款業務,這標誌著兩岸郵政電子匯款業務實現雙向開通。    目前,有2000多個網點可以辦理大陸匯往臺灣的郵政電子匯款業務,2萬多個網點可以接收臺灣匯入大陸的郵政匯款。大陸受理兩岸郵政電子匯款業務,基於銀郵匯款的資費標準收取相關費用。
  • 美軍特種作戰飛機被曝飛越臺灣海峽 臺綠媒迅速炒作:來劃線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10月8日,一架屬於美國空軍的MC-130J特種作戰飛機被曝由北向南飛行穿越臺灣海峽上空。據臺灣親綠媒體報導,10月8日上午有航空迷記錄到美軍的MC-130J特種飛機沿所謂的「海峽中線」由北向南飛行。
  • 中國郵政開通「福州-臺北」自主郵貨運輸航線
    新華社福州12月21日電(記者 胡蘇)中國郵政航空公司21日開通「福州-臺北」貨運航線,將進一步縮短兩岸郵件傳遞時限。    21日上午,「福州-臺北」自主郵貨運輸航線首航儀式在福州長樂機場舉行。上午8時50分,中國郵政航空公司(簡稱「郵航」)的8Y209航班騰空而起,飛越海峽,於10時10分降落臺灣桃園機場。航線採用B737全貨機飛行,每周運行2班。
  • 信函造句和解釋_信函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信函(xìn hán)。近義詞有:信件,信札,書函。書信。[巴金《盧騷與羅伯斯庇爾》:「信函裡的痛苦的字句說明了一個受著迫害、陷於貧苦境地的老人的求助的心情。」]信函參考例句:1、這家公司發出信函通知初試合格的應徵者前來面試。2、在工商發達的都市中,廣告信函屬大宗郵件。3、這些廣告信函因寄送對象不一,所以一律以敬啟者作為開頭稱呼。
  • 海南動力傘愛好者李峰成功飛越瓊州海峽 我乘飛傘吻藍天
    在距離瓊州海峽海平面這是12月18日,51歲的李峰駕乘動力傘飛越瓊州海峽時的生動體驗。當天,海南首屆動力傘飛越瓊州海峽挑戰賽在海口白沙門舉行,他是16名挑戰者中唯一的海南人,也是少有的以業餘飛行者身份報名的參賽者,最終,他安全抵達廣東省海安縣白沙灣,挑戰成功。
  • 職場必備:商業信函的5W7C原則
    一封商業信函寫得好不好,可以用5W和7C原則來檢驗。商業信函的寫信原則(Writing Principles)已從原來的3個「C」(Conciseness, Clearness, Courtesy)發展到目前的7個「C」:Completeness, Clearness, Concreteness, Conciseness, Correctness, Courtesy, Consideration   實例   Dear Sirs
  • ...中國大陸派出多架飛機飛越敏感的臺灣海峽中線。上周五和周六...
    上周,中國大陸派出多架飛機飛越敏感的臺灣海峽中線。上周五和周六,多架中國解放軍軍機飛越臺灣海峽中線,進入臺灣的防空識別區,促使臺灣緊急起飛飛機進行攔截,臺灣領導人蔡英文稱中國大陸對臺灣地區構成威脅。臺灣防務部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今年敵方軍艦和飛機頻繁騷擾和威脅」的情況下,對於臺灣的第一反應,其已經有「明確定義」的程序。
  • 「海峽光纜1號」建成 福州造兩岸郵政電訊直通口岸
    「海峽光纜1號」建成 福州造兩岸郵政電訊直通口岸 2013年01月19日 08: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去異求同 兩岸郵政人士呼籲全面直接通郵
    中國臺灣網9月4日北京消息 剛剛在京結束的第八屆兩岸郵政發展研討會上,來自中國通信學會委員會和臺灣郵政協會的業界人士、專家等就兩岸郵政改革、郵務類業務的發展、郵政速遞物流領域的合作以及兩岸郵政金融業務等進行了專題報告與討論。
  • 新都區第一封高考錄取通知書今日送達
    8月10日下午3點30分,新都區新都一中2017級11班的蘇宇航同學從中國郵政快遞員手中接過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和一束專屬於他的鮮花。而這,正是今年寄達新都區的第一封高考錄取通知書。隨著第一封高考錄取通知書的順利投遞,拉開了新都區郵政今年高考錄取通知書寄遞服務的帷幕。
  • 中國戰機一月三次飛越宮古海峽,打臉這國沒商量!
    第一軍情作者:火火宮古海峽寬約300公裡,是位於琉球群島的衝繩島及宮古島之間的一條連接中國近海和西太平洋的重要海上航道,中國的神聖領土釣魚島就在該海峽附近。作為一條國際航道,無疑任何國家都有權利通過。據日本《產經新聞》23日報導,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當日發布消息,5架中國軍機於同日上午至下午,飛越了日本衝繩島和宮古島之間的宮古海峽上空。日本航空自衛隊F15戰鬥機緊急升空,但中國軍機未進入日本領空。報導稱,在5架軍機中,4架轟-6從東海飛往太平洋方向,然後掉頭原路返回。1架運-8預警機從巴士海峽方向飛來,穿過宮古海峽往臺灣海峽方向飛去。據悉,這是中國軍機本月第3次穿越宮古海峽。
  • 僑批故事 | 僑批與國際信函 兩條郵路不大同
    由於服務的差別,僑批郵路運作與國際信函郵路也存在差異。我們對同一寄件地和收件地的兩枚實物信封進行比較。封從坤甸寄出,經新加坡、香港、廈門、泉州中轉,寄到南安,相應加蓋郵戳:坤甸日戳(鋼戳)「PONTIANAK/8.10.18」、荷屬新加坡郵政代辦日戳(鋼戳)「NI POST AGENT SINGAPORE/17.10.18」 (NI 是NETHERLANDS INDIES 縮寫)、香港郵政總局掛號日戳「REGISTERED GPO HONG KONG/26 OC 18」、廈門日戳「AMOY/廈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