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 是優質蛋白質、Omega-3 多不飽和脂肪酸( 包括DHA)的重要來源之一,也是寶寶日常飲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大超市裡水產區的魚類品種真是不少,媽媽們一定很關心適合給寶寶吃的魚到底怎麼選?本期營養專家教你幾招,快來get !
李靚莉
國家首批註冊營養師,復旦大學營養學碩士,丁香醫生籤約作者。
給寶寶選魚記住這 3點
挑選魚的時候,請媽媽記住「兩少一多」:汞少、刺少、DHA 高。魚類的汞汙染是食品安全問題,應該予以重視;而刺少的魚既方便處理,還可以減少寶寶食用時的安全風險;如果還能順便補充DHA,那簡直是完美之選 !
選汞少的
●儘量選體型小的魚,同一種魚,體型越大意味著年齡越大,體內蓄積的重金屬也越多, 所以別以為魚越大越好哦。
●避免或少吃處於食物鏈高層級的魚,比如金槍魚、鯊魚、旗魚等。大自然弱肉強食,大魚吃了小魚,把小魚體內的重金屬也蓄積到了自己體內,而且處於食物鏈高層級天敵少壽命長,重金屬自然也蓄積得更多。
●不要迷信野生魚,野生魚的生存環境是一個不可控的因素,這些魚常年生活在可能被汙染的河流、池塘裡,你會放心給寶寶吃?
選刺少的
● 淡水魚中像鯉魚、鯽魚、花鰱、草魚等一般刺又小又多;而鱸魚、鯧魚、鯰魚、黑魚的刺相對大一些,也不會有小刺。
● 相比淡水魚,海魚的刺更少一些,比如帶魚、鮁魚、海鱸魚、黃花魚、石斑魚、多寶魚, 基本不存在吃魚被刺卡住的問題。
● 深海魚則更是方便、適合給寶寶食用的魚類,比如大西洋鮭、真鱈魚等基本上沒有什麼刺。
選DHA含量高的
如果要說前面兩個是必要條件,那這個就是加分項了。通常DHA 含量較高的大多是富脂的海魚,比如我們熟知的三文魚(大西洋鮭),就是DHA 含量數一數二的。每周給寶寶吃50~60g,就可以滿足每天100mg 的DHA 需要量。海魚中DHA 含量較高的有秋刀魚、三文魚、鱈魚、金槍魚。帶魚、黃花魚、鯧魚的DHA 含量相對低一些。
除了海魚外,一些常見的淡水魚也含有DHA。淡水魚中DHA 含量較高的有黑魚、鯽魚、桂魚、鱸魚等。
6 種常見好買的魚千萬別錯過
一定有媽媽著急了:「你說了那麼多,就不能直接告訴我們哪些魚是基本符合這3點的嗎?」 來了來了,跟著我走,接下來給大家簡單推薦幾種。
三文魚
特點:DHA 含量很高、刺少。
國內超市裡銷售的三文魚主要來自於丹麥、挪威、英格蘭、智利等國,幾乎都是淡水養殖的,寄生蟲風險很小。新鮮的三文魚顏色是粉紅色偏橘色(不是很紅很紅的),有光澤,脂肪分布均勻,做熟後給寶寶食用完全不用擔心。
鱸魚
特點:DHA 含量較豐富、價格便宜、腹部魚肉刺少。
無論是海鱸魚還是河鱸,基本都是人工養殖,其飼料中因含藻類食物,因此鱸魚的DHA 含量較為豐富。鱸魚在菜市場和超市都有銷售,且價格便宜,可以作為經常食用的魚類。給寶寶吃,建議選擇鱸魚腹部的肉
帶魚
特點:DHA 含量較為豐富、價格便宜、容易去刺去骨。
帶魚的生長周期短,不必擔心重金屬蓄積的問題。帶魚價格便宜, 新鮮的帶魚清蒸後即使不加鹽也自帶鹹味,且非常容易去刺去骨,很適合給寶寶吃。
龍利魚
特點:DHA 含量較為豐富,幾乎無刺!
正宗的龍利魚是海魚,屬於舌鰨,肉質鮮美,主要捕撈於我國近海,是典型的海魚。很多人都容易將龍利魚和下面的巴沙魚混淆,其實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魚。龍利魚是海魚,巴沙魚則是淡水魚。兩種魚的外觀完全不同一看便知,龍利魚扁長,巴沙魚則相對粗壯。
但是切片後,不少消費者就難以分辨魚柳到底是來源於哪種魚了。這時候主要看價格就能區分開龍利魚柳和巴沙魚柳,巴沙魚柳的價格一般在20~30 元/ 斤, 同等大小的龍利魚柳基本在100 元/ 斤上下。此外市面上很少有龍利魚柳直接售賣,一般賣的都是整條冷凍或冰鮮的龍利魚。所以,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如果在超市看到宣傳是龍利魚柳的,99.9% 都是巴沙魚!
巴沙魚
特點:肉質細嫩、價格很便宜、幾乎無刺!
雖說巴沙魚總被用來冒充龍利魚,但巴沙魚因其人工養殖規模大,產量大,價格比龍利魚便宜多了,而且巴沙魚肉質嫩,刺很少,非常適合給寶寶做輔食。巴沙魚和龍利魚的營養價值相差並不大,龍利魚由於是海魚,DHA 的含量可能更為豐富。但我們給寶寶吃魚並非只為了DHA,更重要的是攝入優質蛋白質和各種礦物質。綜合來說,巴沙魚的性價比更高。
大比目魚
特點:DHA 含量較為豐富、肉質鮮嫩、色澤乳白、刺少。
近些年在超市冷櫃、電商平臺上,大比目魚的出現頻率越來越高。大比目魚的口感和我們俗稱的銀鱈魚有些類似,但重金屬蓄積問題上要比銀鱈魚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