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狀元,很多人會想到他們飽讀詩書,出口成章,其實狀元是多才多藝的,比如清代狀元劉春霖,他不僅有深厚的文學修養還寫一手好書法。劉春霖上半生風風光光,晚年以賣字為生,憑藉著狀元的名氣,賣字生涯足以餬口。
但是有人卻說他的書法是館閣體,不值得學,那麼劉春霖的書法真的不值得學習嗎?
我們首先要了解館閣體,館閣體一般是指楷書而言,在字形上方正、烏黑、筆畫大小均等,在明代稱臺閣體,到了清代改稱館閣體。館閣體是當時文人雅士常用的字體,以其筆畫嚴謹,字形規整著稱,很像現在的印刷體。很多書法家在學習書法的時候並不學習館閣體,認為館閣體筆畫過於嚴謹,缺少變化,有呆板之感。
其實館閣體也有可學之處,不能因一個缺點而全面否定館閣體。當我們欣賞館閣體的時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端莊秀美,剛勁挺拔,有些書法家否定館閣體,這是一種片面的看法。
我們再來欣賞劉春霖的書法,他的書法受到館閣體的影響,但是和館閣體有區別。館閣體尚且有可學之處,何況劉春霖的書法集眾家之所長,寫出了文人書法的典範,必然有著值得學習之處。
曾有人這樣評價劉春霖的書法,姑且不論劉春霖書法的筆法和結構,只從章法上的造詣就是別人所達不到的境界,他的書法橫無列豎成行,有些書法家在寫書法的時候,往往把宣紙摺疊數遍尚且不能寫直,可見劉春霖深厚的書法造詣。
劉春霖的書法在墨色的運用上,變化豐富。在起筆的時候飽蘸濃墨,運筆墨色漸漸變淡,然後在收筆的時候提按又增加了幾分力道,有節奏感也增加了書寫的意趣。
而館閣體之中卻沒有這麼豐富的變化,在這一點上,劉春霖的書法比館閣體更富有靈動之感。
在字形結構上,劉春霖的確受到了館閣體的影響,但是他並沒有拘泥於館閣體,而是在筆畫之間相互揖讓,並沒有程式化書寫。
嚴謹也是劉春霖書法的另一個特點,雖然有著筆畫比較舒展,但是沒有過分誇張,飄逸之中又有沉穩之氣,整體欣賞又有幾分文人的雅致之感。
劉春霖書法是人書合一的典範,歷代很多書法家都想達到人書合一,但是有所成就者並不多。
書法是一個人文學修養、品格、藝術審美的綜合體現,正所謂什麼樣的人寫什麼樣的書法。劉春霖能中狀元,必然是飽讀詩書之人,深厚的文學修養也滋潤了他的書法,所以他的書法有著書卷氣。
同時,劉春霖剛正不阿,德行如一,他的書法筆畫剛勁有力,清新淡然,一如人品。
很多書法家在學習書法的道路上並不是注重文學修養和品格修養,這樣越寫越偏離傳統書法的意義。吳玉如曾說過,學書法必須多讀書,學書法必須先學做人,如果沒有這兩點,即使他在書法上技法再高,也只是一個寫字匠,氣韻要遜色很多。而劉春霖恰恰在這方面做出了典範,他的書法雖然不是開宗立派,但是能讓後人稱讚不已,人書合一是其中的主要元素。
正是因為劉春霖的品格,他晚年並沒有很大的建樹,以賣字為生。
狀元的名氣加上深厚的書法造詣,求墨寶的人很多,和其他書畫家相比好很多。晚年的他在書法上達到了一個創作頂峰,奠定了他在書壇的地位。
從劉春霖的書法之中可以看出,他的書法不是館閣體,有可學之處,他對書壇的貢獻不僅僅表現在書法的表面形式上,還有他的創新思想和品格、深厚的文學造詣,都是可學之處。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