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一中學推青菜就白飯「危機體驗餐」:為提高勤儉節約意識
只有一碗白飯和一道青菜,並且在全體師生就餐時要齊讀唐詩《憫農》,9月16日,廣東中山市麗景學校推出「危機體驗餐」引發熱議。另一些網友則發出質疑,「形式主義活動就能夠提高意識嗎?大可不必。」17日上午,中山市麗景學校宣傳部一名周姓老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這是學校首次舉辦「危機體驗餐」活動,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勤儉節約的意識,形成良好社會風尚。周老師稱,該活動只是先暫時體驗一次,後續會根據學生和家長的回應做安排。「需要看孩子們有沒有增強這個意識」,周老師說。
-
青菜就白飯,廣東一學校推出「危機體驗餐」
只有一碗白飯和一道青菜,並且在全體師生就餐時要齊讀唐詩《憫農》,9月16日,廣東中山市麗景學校推出「危機體驗餐」引發熱議。有網友評論認為,「只是一次憶苦思甜的活動而已」。另一些網友則發出質疑,「形式主義活動就能夠提高意識嗎?大可不必。」
-
只有白飯和青菜,廣東一學校推出「危機體驗餐」,網友看法不一
只有一碗白飯和一道青菜,並且在全體師生就餐時要齊讀唐詩《憫農》,9月16日,廣東中山市麗景學校推出「危機體驗餐」引發熱議。有網友評論認為,「只是一次憶苦思甜的活動而已」。另一些網友則發出質疑,「大可不必。」
-
廣東一學校推出「危機體驗餐」:誦《憫農》吃白飯青菜
【僑報網綜合訊】廣東一中學近日推出「危機體驗餐」活動,全體師生齊讀唐詩《憫農》,然後領到一份只有白米飯和青菜的套餐。學校稱,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勤儉節約的意識。但網民表示,理念雖好,但流於形式,大可不必。
-
學校推出「危機體驗餐」為什麼引發熱議!怎麼教育孩子勤儉節約?
據微信公眾號「中山市麗景學校」16日消息,麗景學校在9月16日晚餐期間推出「危機體驗餐」活動,為每名學生和老師分配了一碗白飯和一道青菜,並且全體師生在就餐期間齊讀唐詩《憫農》。此次活動由麗景學校學生處主辦,分為珍惜糧食、珍愛生命、生活勞動、鍛鍊極限、觀影危機等體驗活動。9月7日開始,學校與家委會代表召開座談會,家委會提議組織全校師生開展「危機體驗餐」活動。
-
廣東一學校推出「飢餓餐」。不如直接餓肚子,效果更好
important}廣東一學校推出「飢餓餐」。, 廣東一學校推出「危機體驗餐」:只有一碗白飯和一道青菜。9月16日的晚餐,一場名為溫飽年代的「危機體驗餐」在該校舉行。據悉,此次活動由麗景學校學生處主辦,活動中的珍惜糧食體驗,安排了飢餓餐體驗。
-
一碗白米飯,一道青菜,中山這所學校推出「危機體驗餐」
這是中山市麗景學校師生家長9月16日的晚餐,一場溫飽年代的「危機體驗餐」在該校舉行。據悉,此次活動由麗景學校學生處主辦,分為珍惜糧食、珍愛生命、生活勞動、鍛鍊極限、觀影危機等體驗活動,旨在通過系列體驗性活動,提升全體師生的危機意識和珍惜意識,體會生命的可貴、生活的不易,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愛校情。
-
吃飯還得讀《憫農》,廣東一學校推出「危機體驗餐」引爭議
如今我們面對著糧食增產危機,節約糧食確實勢在必行,但是廣東一學校的危機體驗餐卻引發了爭議。9月16日廣東麗景學校晚餐時間,全體師生齊讀唐詩《憫農》,隨後「危機體驗餐」正式開始,每名學生和老師分配了一碗白飯和一道青菜,人人參與體驗活動,體會「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深刻含義。
-
為什麼一定要學生勤儉節約?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吃飯和穿衣都開始講究起來了。吃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好,衣服都要看有沒有牌子,沒有牌子的東西就不好不想要。學生階段要不要提倡勤儉節約?孩子學習是重要的,但是讓孩子從小有危機意識,知道糧食來之不易,從小知道節約糧食,對他們的長大以後肯定有很大的幫助。學校要教育孩子讀書上進,也要教孩子的生活原則,就像勤儉節約這些生活細節,。學校教育孩子的更有說服力,現在家庭教育存在一些缺失。許多人過於疼愛孩子,什麼事情都是任由孩子,導致孩子有一些不好的習慣。
-
光碟行動,江蘇大學,點讚;能量傳遞,學校,高考,踐行勤儉節約
近日,江蘇大學推出多項特色活動,如半份菜、特價菜、光碟換飲料等,減少「舌尖上的浪費」,落實「光碟行動」。學校鼓勵全體師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氛圍。一定不能隨意浪費,吃多少點多少,夠吃就好。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反對鋪張浪費,要帶頭踐行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在收餐處,一部分同學用光碟免費換取到了一瓶飲料,這種獎勵也讓同學們收穫了驚喜。
-
杭州一高中推「刷臉吃飯」為了提高學生勤儉節約的意識。
學校體驗中餐評價怎麼寫。帶起12090點的傷害數字。學校食堂推出的12元套餐,這樣一份套餐值12嗎?主要開始看菜品吧!高中推刷臉吃飯是什麼意思?據了解,此次杭州第十一中學部署的「刷臉吃飯」系統屬於智慧食堂的3.0版,此前的2.0版可以通過微信點餐和支付,不過取餐時仍需刷卡,3.0系統被啟用後,學生只需刷臉即可,再也無需帶卡了。該校副校長表示,之所以上線「刷臉吃飯」系統,是因為總有學生吃飯時忘記帶飯卡,平均每天忘帶飯卡的同學就要有50名左右,最誇張的同學,一個學期竟然弄丟了3張飯卡。
-
APP預約點餐,集贊還能換水果,松江這所高校掀起「新食尚」
上海學校餐飲服務有限公司現場經理胡達說。新學期開學雖然只有一周多時間,但立信會計金融學院的師生們對學校新推出的這款APP已經使用得很溜了。教師鍾軍告訴小松,她每天都會使用APP訂餐,「用手機點餐很方便,而且去食堂取餐時大大節約了排隊時間。」
-
衡水二中積極樹立勤儉節約育人新風尚
學校利用升旗儀式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教育,製作「厲行節約、杜絕浪費」的相關海報並張貼在醒目位置,校園電子屏幕滾動播放節約主題宣傳圖片和標語,大力營造勤儉節約的濃厚氛圍。各班級紛紛繪製「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專題板報,板報設計形式活潑、內容豐富,作品中飽含著同學們對勤儉節約、拒絕浪費的認識,列出了養成文明習慣的做法,體現了學生厲行節約的自覺性、主動性,營造了「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校園風尚。學校還向全校師生發出了「節約糧食、拒絕浪費」的倡議,倡導師生用餐時按需點餐,合理購餐,杜絕浪費。
-
教育部:制止學校餐飲浪費行為 培養青少年勤儉節約習慣
《方案》要求,各地有關部門根據教育教學規律和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把勤儉節約內容有機融入教育環節之中,在課程中深入發掘教育資源,鼓勵探索開發地方和校本相關課程;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多種形式宣傳制止餐飲浪費,讓節約教育在學校隨處可見,營造濃厚氛圍;全面持續開展食堂「光碟行動」,採取多種方式激勵師生吃完所購食物、不留剩飯剩菜的光碟行為,迅速扭轉學校餐飲浪費的不良風氣
-
讓勤儉節約在校園內蔚然成風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教育系統「制止餐飲浪費培養節約習慣」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要求教育系統深入推進「光碟行動」,堅決制止學校餐飲浪費行為。各地也陸續開展了一系列行動,切實培養青少年勤儉節約習慣,讓勤儉節約在校園內蔚然成風。
-
學校每天給學生發放營養餐,卻成了學生手裡的「浪費餐」
後來孩子們吃煩了或者吃不完了,開始帶回家,但學校是不允許把營養餐帶出校門。因為以前發生過這樣的事:有學生帶回家了一瓶奶,已經過期幾個月了,家長去學校鬧事,說學校發放的食物不安全,給孩子吃過期的食物。去年湖南一小學,有學生把營養餐中的奶倒入水溝中,引發社會爭議。
-
長白時評:將勤儉意識植入每一個孩子的心中
此次,教育部明確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表現作為師生評獎評優參考,就是傳遞出一種理念,優秀的師生需要具有基本的勤儉意識。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中國自古就有勤儉節約的良好傳統。懂得珍惜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雖然,我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豐富,但這不代表我們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去浪費汗水換來的成果。抓好勤儉意識的養成,根本就在如何從「娃娃」抓起。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後勤多舉措開展「杜絕餐飲浪費 厲行勤儉節約」活動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3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黃成龍)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後勤黨委、後勤保障部安排部署開展「杜絕餐飲浪費 厲行勤儉節約」活動,全體飲食人積極行動,多措並舉真抓落實。 加強公益宣傳,積極營造勤儉節約的良好氛圍 廣泛宣傳節約意識,將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與文明城市創建緊密結合起來。
-
讓勤儉節約理念深入人心
為了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使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成為教師、學生的自覺行動,多所高校開展「光碟行動」,杜絕舌尖上的浪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餐飲服務中心面向全校就餐師生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光碟行動」,讓勤儉節約理念深入人心。
-
勤儉節約從娃娃抓起,這個學校的做法值得點讚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9月7日,漣水縣南門小學舉行了勤儉節約主題教育啟動儀式。 學生代表左洋宣讀了勤儉節約倡議書,號召同學們杜絕浪費,珍惜勞動成果;自覺做到合理飲食,踐行「光碟行動」,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