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考研只需要花三個月,有些人卻要花上三年。考研難嗎?尤其是計算機考研?今天小任老師就為大家分析一下真實的計算機考研群體面對的備考現狀。
首先需要評估一下院校難度,A區的985和211雖然很好,但是也很難,競爭壓力太大;還有網上流傳的B區某廣西211不保護一志願,只為接收985、211的優質調劑生源,素質之低,可見一斑。
還需要注意到一個趨勢,那就是更多學校的保研招生比例逐年增高,留給統考生名額逐漸減少;再加上全國報考人數每年幾十萬的增加,想想都覺得考個名校真是難到懷疑人生。
對於計算機的408,初試想要高分,408也要120+,只要稍微努力一下,上120分還是可以的。然而關鍵是數學基礎要好,所以在備考過程中,要多付出一些時間給數學。
其次,要跟著教材進行複習,單科的基礎知識點從頭到尾,認認真真多刷幾遍,把所有題同步認真學習。要想完成這個工作,最起碼要用3個月以上的時間,這樣才能把所有基礎知識點、重點和難點全部熟練掌握。
在小任老師身邊,就有這麼一位考計算機的同學:他非科班出身,9月份才決心要考研,跨計算機。了解自己實力不夠,時間不夠,就從考英二數二,專業課考兩門以內的學校裡找一個211。全程趕進度,10月過了一半才把數學過完一輪,同時看數據結構,用了天勤的書,把裡面的題目刷的差不多。11月開始見縫插針看政治,睡前用小程序刷政治選擇題。最後各個科目直接上真題。
因為英語準備不足,考試發揮的很不好,但是還是把心態穩住完成了第二天的考試,最後擦邊驚險上岸,所以無論怎麼樣都要堅持到最後。
總而言之,計算機專業考研不僅初試難度較大,複試難度也比較高,一部分高校不僅會進行多個科目的筆試,同時還會安排上機考核,這對於考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要求還是比較高的。另外,一部分重點高校在複試過程中,會隨機考察一門專業課,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考生的複習難度。
距2021考研初試只剩二十多天的時間了。這是一條孤獨的路,也許會有一瞬,想過要放棄。但走過不平凡的2020,請給自己一個理由,繼續咬牙堅持。奮鬥到底的,一定是最接近夢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