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烈士紀念館推出全國首個無劇場話劇 創新浸潤式「四史」教育

2020-12-16 澎湃新聞

龍華烈士紀念館推出全國首個無劇場話劇 創新浸潤式「四史」教育

2020-05-20 04: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那年桃花》官宣視頻 |來源:龍華英烈

高聳的白牆,斑駁的石階,龍華看守所的舊址裡,曾有怎樣生離死別的故事發生?

昨天(5月18日),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上海龍華烈士紀念館推出全國首個無劇場話劇《那年桃花》。

話劇《那年桃花》改編自革命烈士羅亦農的生平事跡。1902年出生於湖南湘潭的羅亦農,17歲開始通過《新青年》等進步雜誌和書籍接觸馬克思主義,並於1921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3月21日,他和周恩來等人發動上海工人總罷工,並隨即轉為武裝起義,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取得成功。1928年4月15日,因叛徒出賣,羅亦農在上海英租界被捕。4月21日,羅亦農在上海龍華從容就義,年僅26歲。

舉世聞名的五卅運動、省港大罷工、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他立下不朽功勳;「學我之所學,以慰我」,是他寫給妻子的遺書,其殷殷之情,躍然紙上;「勉勵在外同志繼續奮鬥」,是他在獄中留給黨中央的遺言,其壯志未酬,令人扼腕。

《那年桃花》劇中的背景,正是龍華看守所。該劇深度挖掘革命者面對生與死的抉擇時,對於信仰的無限忠貞、對於愛情的永久追隨,展現出革命烈士精神永生的偉大力量。

作為龍華看守所舊址的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成為一座「大型劇場」。現場觀眾在觀看演出的同時,也換上民國時期服裝全程參與演出。在無劇場環境中,觀眾見證了主人公羅忠陽和妻子李雲芝這對革命伴侶的伉儷情深,也見證了一位共產黨人堅守初心、毫不動搖的革命信仰。

據悉,即日起至5月20日,話劇《那年桃花》將於每天下午6時半在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準時上演。無法親臨現場的觀眾,可以在微博直播、一直播平臺關注「龍華英烈」觀看直播。

資料來源:上觀新聞

上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原標題:《龍華烈士紀念館推出全國首個無劇場話劇 創新浸潤式「四史」教育》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一群業餘演員完成了國內首場無劇場話劇演出
    這幾個裡面,有沒有你的同志?」獄警在看守所裡兇狠地朝著演員和觀眾嘶喊,現場的氣氛緊張而壓抑。這是1928年的龍華看守所,一個名叫羅忠陽的囚犯在眾目睽睽之下,經歷著人生中的抉擇:一邊是摯愛的親人,另一邊是心中的信仰,他必須放棄一邊。這是龍華烈士紀念館為第四十四個國際博物館日精心策劃的一場演出,現場的每一個觀眾都穿上了民國時期的服裝。
  • 活氣血 通經絡 強筋骨 上海中醫藥大學這樣推進「四史」教育
    央廣網上海6月29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王姿英)上海中醫藥大學黨委堅持學深悟透、走深走實的標準,把汲取精神力量,資政育人,作為「四史」學習教育的「出發點」,立足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聚焦鑄魂育人。
  • 龍華烈士紀念館參與「史鑑初心 學匯未來」 區域大中小幼思政課...
    龍華烈士紀念館參與「史鑑初心 學匯未來」 區域大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推進會 2020-09-27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推出紅色場館系列直播:永不褪色的紅為「四史」教育注入理想動力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為充分發揮上海紅色資源優勢在「四史」教育中的作用,市文旅局將全新推出系列直播《博物·在看》,通過歷史情景再現、紀念館現場體驗等方式,講活歷史故事、用活紅色資源,從不同視角展現上海的紅色文化基因。
  • 推動「四史」學習教育,上海楊浦在濱江打造「浸潤式」實景思政課
    6月28日,楊浦濱江草木芳菲,江風習習,在由曾經的楊樹浦發電廠3號煤炭轉運站變身而成的濱江黨群服務站,楊浦區「大家微講堂·社區政工師」暨「四史」學習教育雲端思政課第二講拉開帷幕。  這是一堂圍繞緬懷革命先烈王孝和烈士展開的「四史」學習教育「浸潤式」實景思政課。
  • 「四史」教育也能寓教於樂!這次暑期活動頗受好評
    ,大家在紀念館聆聽紅色故事,在紅色講堂體驗匠心精神。教育效果顯著活動反響熱烈受師生家長好評每當活動結束後,龍華烈士紀念館緬懷廳的桃樹上就會掛上許多新的寄語,參與活動的學生、家長、教師們紛紛發來活動感悟和反饋。
  • 紀念館如何講好紅色故事
    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於今年6月30日創新首演紅色文化沉浸式講解,也讓觀眾深受感染。整場講解共分為10個故事場景,講解員化身歷史引領者串聯全程,觀眾可以零距離觀看表演,甚至參與到互動中——如被「反動派」驅趕、與「英烈」對話等,在「沉浸式體驗感」中感悟信仰的力量。「特別生動感人,就像是烈士從書本裡走出來,在你面前對話一樣。」帶著女兒來紀念館的外地參觀者王貽說。
  • 細數徐匯「四史」學習教育「個十百千萬」
    十條初心路即徐匯區「四史」學習教育主題教學線路,具體包含4條特色線路和6條精品線路,整合區域內革命歷史教育資源,方便廣大黨員參與「行走中的黨課」。百個實踐點即徐匯區「四史」學習教育百個實踐基地,包括區域內革命遺址遺蹟、紀念場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方便廣大黨員群眾就近就便開展學習教育。
  • 這首革命詩抄描寫的場景曾在...
    上海龍華烈士陵園與千年古剎龍華寺、龍華塔毗鄰。這裡春日桃花滿園,秋日紅葉遍地,四季松柏常青。別看現在一派歲月靜好的模樣,上世紀三十年代,這是一個灑滿烈士鮮血的場所。
  • 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用「沉浸式講解」 獻禮七一
    中宏網江蘇6月30日電(記者 萬紅琳 孔巍) 為慶祝建黨99周年,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首創"紅色文化沉浸式講解"30日正式上演。鄧中夏、惲代英、吳振鵬、許包野、鄧演達、郭綱琳、李耘生、袁諮桐……一個個閃亮耀眼的名字,如同一座座高聳入雲的豐碑,始終矗立在一代代共產黨人的靈魂深處,他們的故事通過扮演者的精彩演繹,一幕幕曾經的歷史畫卷穿越時空而來,在紀念館的展廳里舖陳而開,讓觀眾親身參與、親眼見證。
  • 「郵驛龍華」主題研習會——2020年學「四史」主題教育之建軍節...
    「郵驛龍華」主題研習會——2020年學「四史」主題教育之建軍節特別活動 2020-07-29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收官倒計時,龍華夏日研學邀您來打卡!
    龍華研學必打卡!這個暑假,一大批中小學生已經登上「龍傳人華少年」研學營的列車,開始了豐富多彩的龍華夏日研學——探秘之旅,隔壁小朋友都饞哭了!定製化研學課程,量身打造面對持續攀高的青少年研學需求,今年,龍華烈士紀念館精心為中小學生量身定製了專屬的「豪華套餐」!
  • 身臨其境學「四史」上海這一處「四史」學習教育基地正走俏
    上海2020年8月13日 /美通社/ -- 成為青浦區首批四史教育基地,將「四史」教育融入人文歷史內涵建設,汲取歷史智慧滋養;以豐富紅色資源為載體,讓廣大市民在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史中有收穫感……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緊扣四史教育主題,立足企業實際,在如何講好「四史」故事中主動擔當社會責任,推出的《銘記歷史尋初心 牢記使命創美好》四史教育主題活動,將「理論灌輸」變為「故事感染
  • 身臨其境學「四史」 上海這一處「四史」學習教育基地正走俏
    上海2020年8月13日 /美通社/ -- 成為青浦區首批四史教育基地,將「四史」教育融入人文歷史內涵建設,汲取歷史智慧滋養;以豐富紅色資源為載體,讓廣大市民在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史中有收穫感……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緊扣四史教育主題,
  • 各地革命紀念館開展「雙節」特色主題活動
    》《等你回來》《烈士遺孀段奶奶》短視頻。來自新餘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的陳淅同學說,走進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感受那段紅色革命的艱難歲月,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一件件經歲月打磨的物件,訴說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眼前,是破舊的草鞋,厚厚的大衣,生動的雕像,耳邊,是講解員繪聲繪色的講解。這讓我比在網上雲遊感觸更深。歲月漫漫,時過境遷,長徵精神永不褪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 「詩意中國·月光下的行走」 龍華街道京劇音樂劇場暨京韻沙龍啟動...
    新民晚報訊 (記者 袁瑋)為深入開展「四史」主題教育活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今晚,徐匯區龍華街道舉辦「詩意中國·月光下的行走」京劇音樂劇場暨京韻沙龍啟動儀式。圖說:徐匯區龍華街道舉辦「詩意中國·月光下的行走」京劇音樂劇場暨京韻沙龍啟動儀式。
  • 走街串巷「睹物思史」 上海靜安推出五條紅色線路開啟「四史教育...
    東方網6月10日消息:秉初心、學四史、遊靜安,以此為主題的「四史教育」現場教學活動今天上午在上海鐵路博物館正式啟動。靜安區將文旅融入「四史教育」,為廣大幹部群眾提供現場體驗、入腦入心的學習載體,旨在進一步提高「四史教育」有效性、針對性。
  • 「四史」學習教育 | 這位同學中考歷史學科取得了滿分,好成績的秘訣是?
    抓好課程融合是新北郊初級中學對學生進行「四史」學習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這一「潤物細無聲」的方法,正是本區各學校在推進「四史」學習教育中的共性。虹口轄區內有87處紅色歷史舊址遺蹟,在「四史」學習教育中,區教育學院和基層學校共同探索開發區域場館資源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