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醫科類大學以及醫科專業一直是考生和家長們的最愛,有了醫學院不僅是大學學科設置的完善,更重的是醫學在刷數據和提高大學的排名至關重要!翻看每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經費近一半都與醫學有關,獲批數量排名第一的交大,每年他們自然科學基金批准項目醫學都貢獻了接近一大半,還有ESI,醫學非常有優勢。於是2000年前後的高校合併大潮中,醫科大學成為合併新寵,比如上海的交大合併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鄭州大學合併河南醫科大學,像原來衛生部所屬醫科大學被就剩下中國醫科大學沒有被合併。
作為獨立建制的為數不多的211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沒有被合併其實還得感謝南開天大彼此的實力差距不大,無論是合併到哪個高校,另一個高校都不會同意。既然合併不成,兩所高校只能單幹,南開大學醫學院上個世紀就成立了,目前曹院士執掌南開,大力擴充南開醫學規模,收編醫院。同城天大也不甘寂寞,天津大學於2018成立了自己的醫學部,走的醫工結合的路子,這也是目前比較流行的玩法,不管怎樣天大已經有了第一批醫學畢業生。醫學院最重要的是附屬醫院,而在天津市,留給天大附屬醫學不多了,天大醫學院不知道能否就地崛起?
同城之間的競爭還有廣州的兩所985,華南理工大學在2014年成立了醫學院,廣東省人民醫院也變成了華南理工直屬附屬醫院,目前華南理工設立醫學影像、臨床醫學等專業。(南方醫科大學已經下放,華南理工未來最好直接合併)
華東五校的中科大看到另外幾家醫學發展的有聲有色,於是和安徽省立醫院聯合成立醫學院,安徽省立醫院成為中科大附屬第一醫院,開始發力醫學。從本科生招生到一級博士點獲批也就用了兩三年,這速度秒殺同行啊!
發展醫學不僅是目前理工科院校偏愛,連一些偏文的學校也發展醫學,比如華東師大和中國人大,2018年9月9日,華東師範大學校長錢旭紅正式任命教務處處長雷啟立教授為醫學院籌建辦公室主任,掀起華東師大醫學院的籌建的序幕。華東師大走的模式是與國外合作,與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合作的方式建設醫學院。中國人大走的是中醫發展模式,2016年7月19日,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校長劉偉一行訪問中國中醫科學院,雙方圍繞共同建立國醫學院,促進傳統中醫藥文化發展等問題進行座談。兩所學校都有點劍走偏鋒的感覺。
前幾年鬧的沸沸揚揚的首都醫科大學,作為獨立建制的醫科大學,實力和地位在整個醫學界不容小覷,於是就有了與京校聯姻的傳聞,無論和哪所大學合併,都將會提升自身的科研排名,比如2019年首都醫科大學自科基金數量是263項,全國排名33,如果哪所大學合併了首都醫科,那科研數據瞬間飛起!合併緋聞不斷,首都醫科大學能否堅守到最後?
各大高校發展醫學本身並沒有錯,對於提高我國整體醫療水平有所幫助,只是北醫、協和、上醫、上二醫、中山醫、同濟、華西、湘雅等這些老牌的醫科強校發展都有幾十年歷史。在醫學頂尖高校林立的背景下,沒有醫學背景的高校新建醫學院,能否改變現有的格局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