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都會問:「爸媽,我是從哪來的?」夫妻面對這個問題,說法各不相同,不是垃圾池旁撿來的,就是石頭中蹦出來的,總之答案都很類似,不少孩子以為不是親生的,還難過了一陣子。
長大後,大家才明白自己是父母愛情的結晶,那麼胎兒是如何長大的?10張圖帶你直觀了解胎兒形成過程,看看生命有多神奇!
第一
精子在輸卵管內遊動,數億個小蝌蚪爭相和卵子見面,但中間歷經不少艱辛,最終只有幾顆才能和卵子見面。
第二
這些小蝌蚪爭著搶著和卵子結合,但卵子外有一層殼保護,那些柔弱的精子是沒有資格突破的,只有最健康的那個才能突破屏障。
第三
精子和卵子結合後就會形成受精卵,緊接著就會在輸卵管內前進,一直到達女人的子宮內,尋找一處地方「安居」下來,這就意味女人懷孕,可通過檢查HCG值判斷是否受孕。
第四
著床後,受精卵還會繼續分化,緊接著就會形成胚泡,在逐步的發育中慢慢形成胚胎,此時就是孕早期,各器官會迎來發育,特別是大腦和心臟會出現。
第五
胎兒被包在羊水內,雖然還沒有發育成人形,已能夠看出基本輪廓,尾巴消失,脊背比較明朗,四肢也會形成,等到了孕八周,寶寶會變幻成胎兒。
第六
此時的胎兒器官發育形成,鼻子、眼睛看上去很是清晰,腳踝、手腕也發育出來,關節出現,腦袋看起來比較大,皮膚很薄,血管清晰可見。
第七
此時已是孕15周,長得更像個嬰兒了,但皮下脂肪還沒形成,皮膚看上去如同紙片一樣薄,可清晰感受到血管、肋骨的模樣,還能看到薄薄的胎毛。
第八
胎兒身體已很大了,眼睛緊閉,眉毛和睫毛長出,脂肪也會堆積在皮下,讓胎兒顯得更為豐滿,還可保暖。
第九
此時已是孕晚期,胎兒的體重快速增加,每周要重上200g,皮下脂肪充盈,不懼怕宮外環境,此時也會感受胎動,醫生會讓孕婦記錄胎動,判斷胎兒的發育健康與否。
第十
在孕36周時,胎兒會將身子蜷縮,倒立在骨盆內,因空間比較小,胎動頻率降低,力度增加,此時隨時都可能分娩,等肺部發育成熟即可分娩。
可見,胎兒的發育並不容易,對孕媽也是一大考驗,希望每個女人都能順利生下孩子,男人也能陪伴在妻子左右,讓寶媽無所畏懼,這樣嬰兒才會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