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習慣,當下學生、家長、老師都不可能輕易放過的內容。但是當「閱讀」成為任務時,我們就需要考慮考慮孩子是否還擁有主動性,能不能在閱讀中獲取信息和知識,而不是單純地想要完成任務而已。
昨天勤藤教育講到小學作文以及學生寫作本質是要多讀多寫,今天就來講講,閱讀是怎麼在我們的學習生涯中發揮作用的!
一、閱讀的重要性
習慣是通過學習養成固定行為特徵的過程,就目前的研究證明,孩子在0-6歲時是身體各項機能發育黃金期,大腦發育也是如此。所以俗話說習慣養成要趁早不無道理。
同時,學習能力是我們在進行各類活動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會學習的人,懂得利用身邊的資源讓自己的眼界和能力變得更強,這不僅僅能從成績上體現,生活、思考等都會很直觀地表現出來。
其中,閱讀能力是學習能力中的重要一環。
二、讀得廣是天賦的根基
一個孩子對哪方面感興趣,是否有天賦,閱讀其實是根基。我們通過閱讀了解這個世界,接觸我們所不知道的領域,這樣才有可能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方向,而這些閱讀過的內容,最終也會成為發展該方向的基礎支撐。
兒童早期的閱讀實際上就是在為未來提供方向,尤其小學階段的孩子,主要精力不能完全放在課本和作業上,因為光課本是不足以滿足這個階段孩子的閱讀需求的。
只有讓孩子接觸更多領域更廣的內容,充實豐富他們的大腦知識庫,才能在未來形成強有力的知識基礎,課本知識有限,父母要有意識地讓孩子進行閱讀這件事。
涉獵的範圍要廣:藝術、歷史、科學、哲學、生物、物理、化學、地理、人文......
總之就是要用心,真正地讓孩子愛上閱讀而不是強制完成任務!
讀萬卷書也要行萬裡路,只盯著小學階段短暫的成績對孩子來說是不利,相當於變相地把孩子未來的路走窄了,他們本來可以擁有千萬中可能,讓他們去嘗試,去堅持,找到自己熱愛的事物!
三、把目光放長遠一些
不少家長會感覺自家孩子明明小學的時候成績很好,到初中甚至高中的時候就趨於平庸了,這是為什麼?
勤藤教育不得不說,這就是缺少閱讀帶來的弊端,小學階段就著急把精力和時間放在作業和課本上,看起來是優秀了,但也僅僅是看起來。
學習的成本並非只有時間和精力,只有讓他們的大腦變得充實,在未來的路上才能厚積薄發。
家長看重孩子的成績是必然的,但這種關心裏面最好還是要多多考慮孩子的潛力,獲取知識的方式,日常的學習習慣。
不怕孩子不讀書,就怕孩子讀死書,把書往死裡讀,掌握再多的考試技巧也都是沒用的,內裡蘊含的能量越大,面對任何挑戰也能夠越坦然。
而這份坦然,閱讀佔了很大一部分成因。儘管當前社會現狀讓我們不得不關注成績,但萬不可忘記充實豐富孩子的體驗和思維,讓他們在遇到更多的挑戰時能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