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研究4-相關係數問題(皮爾遜相關係數法)

2021-02-19 LPstyle

本期:相關係數問題研究

如果有兩個變量:X、Y,最終計算出的相關係數的含義可以有如下理解:當相關係數為0時,X和Y兩變量無關係。當X的值增大(減小),Y值增大(減小),兩個變量為正相關,相關係數在0.00與1.00之間。當X的值增大(減小),Y值減小(增大),兩個變量為負相關,相關係數在-1.00與0.00之間。相關係數的絕對值越大,相關性越強,相關係數越接近於1或-1,相關度越強,相關係數越接近於0,相關度越弱。通常情況下通過以下取值範圍判斷變量的相關強度,若係數在0.8-1.0 之間,則代表有極強的相關性,若係數在0.6-0.8  之間,則代表強相關。若係數在0.4-0.6 ,則代表中等程度相關。若係數在0.2-0.4 間,則代表弱相關。若在0.0-0.2之間,則代表極弱相關或無相關。皮爾遜相關也稱為積差相關(或積矩相關)是英國統計學家皮爾遜於20世紀提出的一種計算直線相關的方法。假設有兩個變量X、Y,那麼兩變量間的皮爾遜相關係數可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可以使用matlab或者Python操作,附上matlab相關代碼:

function coeff = myPearson(X , Y)  

% 本函數實現了皮爾遜相關係數的計算操作  

%  

% 輸入:  

%   X:輸入的數值序列  

%   Y:輸入的數值序列  

%  

% 輸出:  

%   coeff:兩個輸入數值序列X,Y的相關係數  

%  

  

  

if length(X) ~= length(Y)  

    error('兩個數值數列的維數不相等');  

    return;  

end  

  

fenzi = sum(X .* Y) - (sum(X) * sum(Y)) / length(X);  

fenmu = sqrt((sum(X .^2) - sum(X)^2 / length(X)) * (sum(Y .^2) - sum(Y)^2 / length(X)));  

coeff = fenzi / fenmu;  

  

end %函數myPearson結束 

還有其他的相關係數方法,比如直接計算cof。

用matlab軟體還可以作出一些代表相關係數情況的圖形,比如下面這些圖形:

或者還有這種:

上面這個很炫酷的三維圖的代碼為:

data=xlsread('data.xlsx')data1 = log(data)x = data1(:,2:end-1)y = data1(:,end)[b,bint,r,rint,stats] = regress(y,x)r = corrcoef(x);surf(r)colormap jetcolorbarzlabel('相關係數')

Learning Power 學習計劃

相關焦點

  • 三大相關係數法
    在分析指標與指標、指標與研究對象的影響程度時,很多時候會用到相關係數法,常見的三種:Pearson相關係數,Kendall相關係數和Spearman
  • Pearson(皮爾遜)相關係數
    相關係數:考察兩個事物(在數據裡我們稱之為變量)之間的相關程度。如果有兩個變量:X、Y,最終計算出的相關係數的含義可以有如下理解:(1)、當相關係數為0時,X和Y兩變量無關係。(2)、當X的值增大(減小),Y值增大(減小),兩個變量為正相關,相關係數在0.00與1.00之間。
  • 用Excel做數據間的相關係數
    按照慣例,我會先講講什麼是相關係數(CorrelationCoefficient)。相關係數是研究變量之間線性相關程度的量。相關係數的計算公式如下列1和列1的相關性肯定是1了,數都一樣,完全相關。列1和列2的相關係數是0.009338,這種相關性太小了。等等以此類推,就這意思。這裡出現負值了,意思是說這兩組數是負相關的。就好比說一般情況下,某種商品銷量和單價的關係,單價越低銷量越高,這就是負相關(不知道舉的例子能不能說明問題)。
  • DCC-GARCH:動態條件相關係數模型
    GARCH 模型介紹2. DCC-MGARCH 基本原理3. 軟體實現4. DCC-MGARCH 模型的應用5. 參考文獻6. 相關推文 1.DCC-MGARCH 基本原理當研究對象從單個金融時間序列拓展到多個金融時間序列時,我們可能會對多個時間序列之間波動的動態相關性感興趣,即一個時間序列的波動和另一個時間序列的波動之間的相關關係隨著時間的變化會產生什麼樣的改變。
  • 皮爾遜積差相關/斯皮爾曼等級相關的含義和使用條件
    一,皮爾遜積差相關積差相關通常是用來考察連續數據之間的相關性。
  • 【方法】相關係數的計算與顯著性檢驗
    樣本相關係數可以用來對論文中建立的統計模型進行驗證,也可以用來進行元分析。相關係數的計算和顯著性檢驗是一個很輕鬆的工作——通常情況下,研究者會使用SPSS計算SPSS中各變量的相關,SPSS也直接提供了對相關係數的顯著性檢驗,研究者需要做的就是點點滑鼠,然後將結果抄寫在論文中。
  • 數理統計 | 原來協方差與相關係數還能這麼理解
    summation/N    return covariancecov(X,Y)輸出:-0.00952719329497184以上就是協方差的介紹,接下來我們來進一步介紹一下皮爾遜相關係數皮爾遜相關係數(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這是一個由統計學家卡爾·皮爾遜設計的統計指標,其作用旨在幫助我們研究變量之間線性相關程度的量。
  • 任昱衡:(三)紐約市政府利用相關分析監控違法建築,皮爾遜相關值的...
    Michael Flowers正是使用了這些數據找出與火災相關的因素,比如區域居民平均收入、建築物年齡、是否被投訴過、是否存在電氣性能問題等都和火災風險指數有重要關係。 相關分析用於研究兩個或多個變量間的密切程度,在相關分析中變量之間是平等的,不存在哪個是因哪個是果的區別。在相關分析中最重要的指標是相關係數,相關係數主要分為皮爾遜相關係數,等級相關係數,偏相關係數等。 皮爾遜相關係數也叫簡單相關係數,它是用途最廣的一種相關係數。
  • 如何選用Pearson、Spearman、Kendall三大相關係數
    說到相關分析,很多人會馬上拿出皮爾遜Pearson相關係數,從不論數據是不是符合適用條件,甚至完全不了解Pearson相關係數還有假設條件這回事。常見的相關係數有三種,它們分別是Pearson、Spearman、Kendall係數,世人兼知pearson係數,冷淡了另外兩個。
  • 相關係數計算(Spearman,Pearson,Kendall)
    Spearman相關係數又稱秩相關係數,是利用兩變量的秩次大小作線性相關分析,對原始變量的分布不作要求,屬於非參數統計方法,適用範圍要廣些。斯皮爾曼等級相關是根據等級資料研究兩個變量間相關關係的方法。它是依據兩列成對等級的各對等級數之差來進行計算的,所以又稱為「等級差數法」斯皮爾曼等級相關對數據條件的要求沒有積差相關係數嚴格,只要兩個變量的觀測值是成對的等級評定資料,或者是由連續變量觀測資料轉化得到的等級資料,不論兩個變量的總體分布形態、樣本容量的大小如何,都可以用斯皮爾曼等級相關來進行研究
  • 相關係數簡介及R計算
    就關係的強度而言,相關係數的值在+1和-1之間變化,值±1表示變量之間存在完美關聯程度,即完全相關時絕對值為1;隨著相關係數值趨於0,意味著變量之間的關係將減弱,完全不相關時為0。關係的方向由係數的符號表示;+號表示正向關係,-號表示負向關係。
  • 利用二項式係數的相關性質靈活解決問題
    二項式定理是初中多項式乘法公式的推廣與延續,體現了二項展開式的指數、項數、二項式係數(或係數)等多方面的內在聯繫,而利用二項式係數的相關性質可以靈活解決許多問題
  • SPSS:相關係數在遊戲分析中的應用
    ,相關係數的符號(+/-)表明關係的方向(正相關/負相關),其值的大小表示關係的強弱程度。下圖是對相關係數的一個解讀。  憑藉著科技的力量進入了大數據時代,收集數據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分析師每天與這些「大」數據打交道。在遊戲行業,我們擁有成熟的AARRR模型,從獲客、活躍、流失和留存、收入到用戶傳播建立一個完美的閉環。除了常規指標,在分析過程中我們還會建立很多臨時指標來輔助分析。
  • 三大相關係數簡介及其在R中的相關函數
    相關係數是反映隨機變量之間關係的度量指標,是研究變量關係的重要工具。
  • 數據分析系列(3) | 如何用R語言進行相關係數與多變量的meta分析
    本文閱讀時間大約為三分鐘哦 繼昨天的數據分析系列(2)| 如何利用R語言實現logistic逐步回歸後,你有沒有下載安裝好你的R語言,跟著小編一起進行數據分析的學習呢?數據分析大神的數據分析乾貨今天繼續!
  • SPSS分析技術:Pearson相關、Spearman相關及Kendall相關
    Spearman等級相關和Kendall一致性相關的使用範圍更廣,但精確度較差。Pearson相關皮爾遜相關是利用相關係數來判定數據之間的線性相關性,相關係數r的公式如下:Spearman相關當定距數據不滿足正態分布,不能使用皮爾遜相關分析,這時,可以在相關分析中引入秩分,藉助秩分實現相關性檢驗,即先分別計算兩個序列的秩分,然後以秩分值代替原始數據,代入到皮爾遜相關係數公式中,得到斯皮爾曼相關係數公式:
  • 回歸分析的基礎概念之2:相關性與相關關係,相關係數與判定係數
    大家好,歡迎來到許栩原創專欄《從入門到高手:線性回歸分析詳解》(本專欄總目錄見上圖),這是專欄的第二篇文章,確定關係與相關關係,相關係數與判定係數。本專欄第一篇文章,我講解了回歸分析第一個基礎概念,變量。這一章,將講解回歸分析另一個最重要的基礎概念,相關性。本章的主要內容如下。
  • 可決係數R與相關係數R是一回事嗎
    可決係數R與相關係數R是一回事嗎 【提問】難道可決係數R與相關係數R是一回事嗎?方差R2=0.924推出可決係數R=0.961.相關係數R=可決係數R?【回答】您好!您的問題答覆如下:可決係數R2中的R與相關係數R是一回事的,方差R2=0.924推出可決係數R=0.961.
  • 2015年諮詢工程師:相關係數檢驗
    2015年諮詢工程師:相關係數檢驗   相關係數檢驗  相關係數是描述兩個變量之間的線性相關關係的密切程度的數量指標,用R表示。
  • 使用python計算相關係數與協方差
    前言相關係數與協方差都是表示兩個變量之間的關係。相關係數是研究變量之間的線性相關程度的量。而相關係數又被細分為簡單相關係數、復相關係數、典型相關係數。協方差用于衡量兩個變量的總體誤差。有些匯總統計(如相關係數和協方差)是通過參數對計算出來的。小編接下來帶領大家一起來體驗python 中是如何實現的。corr方法-相關係數Series的corr方法用於計算兩個Series中重疊的、非NA的、按索引對其的值的相關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