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今天你吃氯化鈉了嗎」,這裡每天都會分享一些科普小知識,喜歡的朋友請關注。
在日常生活中,雙氧水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藥品。我們常常用它來消菌殺毒、清洗傷口,使傷口不易化膿和被感染,並對加快傷口的痊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你知道嗎?雙氧水在考古的過程中竟然發揮了一個巨大的作用,那就是將已經發黑的壁畫修復,讓它重新擁有絢麗的色彩。
那麼它其中的原理又是什麼呢?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壁畫顏料中的主要成分是什麼?在許多壁畫的人像當中,古代的畫師都採用了與人的皮膚十分相近的顏色,使人物形象變得栩栩如生。這時顏料當中的鉛白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鉛白本身就是白色的,而且又具有良好的耐候性,所以鉛白就成為了製作壁畫顏料的優質原材料。
但鉛白的主要成分是鹼式碳酸鉛[Pb2(OH)2CO3],非常容易與含有硫化氫(H2S)的空氣接觸,進而生成了硫化鉛(PbS)。硫化鉛是黑色的,所以壁畫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就變成了黑色。即使在日常生活中,空氣中的硫化氫含量並不高,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鉛白與硫化氫生成的硫化鉛會慢慢積累,積少成多,於是壁畫也就慢慢變成了黑色。
為了能夠更好地保護好壁畫,所以在現代人們會儘量使壁畫處在一個密閉的環境當中。那麼,已經和空氣接觸了太久而已經發黑的壁畫要怎麼去處理呢?
可以在發黑的壁畫上小心翼翼地噴灑雙氧水,或者用刷子蘸上雙氧水擦拭。這時,黑色的硫化鉛就會與雙氧水發生反應生成了白色的硫酸鉛(PbS+4H2O2=PbSO4+4H2O)。硫酸鉛不溶於水且性質穩定,因此壁畫就能得到很好地修復。
怎麼樣?想不到這普通的雙氧水竟然有這神奇之處吧?
想了解更多科普小知識,歡迎關注「今天你吃氯化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