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香港古書博覽會」在香港海事博物館舉行

2021-01-09 騰訊網

第七屆「香港古書博覽會」已於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香港海事博物館舉行,吸引眾多來自香港、國內及世界各地的古籍愛好者專誠前來參觀。全球32個頂級經銷商在亞洲首屈一指的古籍善本博覽會上出售珍稀古籍作品,包括有史以來第一本用英語寫的旅行書、日本第一本佛教世界地圖、為俄羅斯流亡者撰寫的上海指南、以及度假村海報、棋盤遊戲和許多記錄了旅行愛好者足跡的歷史珍寶。這些作品展示了前人探索世界的腳步,他們對於這個世界的了解是如何演變的,更記錄下歷史上很多重大事件。

第七屆香港古書博覽會現場盛況

2017年的「香港古書博覽會」創造了新的紀錄,市場銷售額超過100萬美元,參觀人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吸引了眾多渴望重新開拓、發掘歷史的收藏家和學者。今年的博覽會將更廣泛地滿足各類與會者的藝術需求,最低只需100美元就可以買到心意藏品。

香港古書博覽會總監及Bernard Quaritch珍稀書籍專家Andrea Mazzocchi現場介紹藏品

由倫敦具有171年歷史的珍稀古籍經銷商Bernard Quaritch管理,「香港古書博覽會」在展示遠東和世界其他地區的精品印刷作品方面已經建立了極高的聲譽。本次博覽會最受矚目的作品之一是歷史上第一本用英語出版的旅行書。這本名譯名為「新世界」(The Decades of the New World)的書出版於16世紀中期,記錄了西班牙人對世界的早期探索,其中包括哥倫布的航程。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本使用英文單詞「中國」(China)的書。它預計售價約為225,000美元。珍稀作品中還將包括華麗而精緻的中國水粉畫。創作於十九世紀,它們描繪了中國茶葉貿易、街頭生活和色彩繽紛的生物。

展會亮點:「畫集」 - 12張中國水粉畫(ca. 1840)

展會亮點:「溪齋英泉版「水滸傳」繪本」

旅途短效物【注】也是此次博覽會中的亮點,從P&O公司為前往亞洲,非洲和澳大利亞乘客提供的棋盤遊戲,到1930年代宣傳各種異域風情的絢麗海報,還有來自香港和上海19世紀的商人名片。

其他待發布的展品還包括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一位英國軍官寫的手稿,估價為14,800美元的第一張日本佛教地圖,以及推理小說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Agatha Christie)的一系列筆記本。還有更多珍貴,稀有和值得注意的作品,將由美國、英國及歐洲其他地區、日本及香港本地的經銷商帶到此次博覽會。

博覽會免費向參觀者開放,大眾和狂熱愛好者可以一同在博覽會領略如同博物館品質作品的風範。這些展品很好地詮釋了亞洲乃至世界歷史。國際古董書商聯盟主席莎莉·伯登(Sally Burdon)也是本展會的長期參展商。她說:「舊書,地圖和紙上的其他作品絕對不是無聊或靜止的物件。它們是便攜且物美價廉的時間機器!」「旅行變得越來越受歡迎。聰明的旅行者想要更深入地理解組成我們今天生活的世界的源動力。閱讀以前的作品可以填補空白,解釋我們是如何到達這裡。這種閱讀本身就無比地迷人!」

展會亮點:第一本日本佛教世界地圖

展會亮點:英文版「新世界」 - 旅行書(c.1520-1576)

作為「香港古書博覽會」總監和Bernard Quaritch珍稀書籍專家的Andrea Mazzocchi評價去年為期三天的展會:「去年見證了超過1000名參觀者。訪問我們的有來自臺灣,新加坡,菲律賓,泰國和中國大陸的藏家,我們注意到一股來自年輕收藏家的熱潮。引起收藏家的興趣、讓他們欣喜的是那些可以在這個數字時代記錄下真情實感的『模擬』作品,承載了關於對這個世界如何演變的珍稀的、個人的見解。」

「隨著印刷品越來越重視『美』,二十一世紀人們對美術作品和對獨特物品的熱情顯著增加。許多在售製品本身就是藝術作品。」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香港響應國際博物館日 海事博物館吸引眾多市民
    本文轉自【中新網】;  5月16日,眾多香港市民在香港海事博物館參觀。為響應國際博物館日,香港康文署於5月16日和17日舉行「2020香港國際博物館日」活動,約40間包括康文署轄下博物館和文化場地參與,其中部分參與單位局部開放予市民免費參觀。
  • 探訪香港海事博物館
    11月20日,香港海事博物館的中國航海歷史與文化展廳。位於香港中環8號碼頭的香港海事博物館新址,樓高4層,總面積為4,400平方米,有19間展覽館,展示南中國沿岸的航運歷史及香港從中所扮演的角色。館內引入了不少科技元素,以高科技數碼掃描修化為動態版本,重現清朝水師圍剿海盜的事跡等。
  • 香港海事博物館國際會議論明代航海史
    為配合香港海事博物館與英國牛津大學博德利(Bodleian)圖書館合辦的《針路藍縷:牛津大學珍藏明代海圖及外銷瓷》特展,博物館於6月中旬舉辦了開館以來首場國際學術會議,主題為「中國明代航海史」。會議一連兩天舉行,共分為6節,討論範圍包括﹕明代東西洋航海圖、明代針經、明代沉船考古、明代航海史、《東西洋航海圖再探》及明代中國與東南亞。
  • 航海博物館:香港海事博物館 遠洋航務e刊
    香港海事博物館(HongKongMaritimeMuseum)位於香港赤柱赤柱廣場美利樓地下,由香港航運界的熱心人士於2003年底開始籌建,2005年9月8日正式開幕。香港海事博物館旨在展示南中國沿岸的航運史及香港所扮演的角色,由香港國際航運團體經營,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擔任該館榮譽贊助人。
  • 組圖:第七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總決賽舉行
    第七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6日舉行。(攝影:曹海揚) 人民網香港7月7日電 (曹海揚、李海元)「聯合國呼籲,敘利亞各方勢力應尊重人道精神,立即停止戰爭......」這裡不是紐約的聯合國大會,而是在香港的一所學校;發表演講的人不是外交官,而是一群香港中學生,他們參加由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
  • 香港航運界訪大連海事大學研學交流
    香港學生在「育鯤」輪研學。吳江濤攝中新網大連4月3日電(記者 楊毅)由大連海事大學和香港海員工會共同舉辦的「攜手同航」——大連香港雙向交流活動,3日在大連海事大學圓滿結束。訪問期間,兩地青年代表們開展了一系列交流活動,並登上大連海事大學專用教學實習船「育鯤」輪參觀體驗舉行相關研學交流。為加強香港同內地青年交流,2017年1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及香港青年事務委員會聯合向香港地區的註冊團體、法定團體等徵集「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
  • 香港海事博物館9月迎客 先進科技凸顯逾500展品(圖)
    點擊進入>>>   中新網8月31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海事博物館將於九月九日開放迎客,博物館除了展出超過五百件展品外,還利用多種先進工具及科技突出展品。  海事博物館位於香港赤柱美利樓古建築,分為古代館和現代館兩部分,於二零零三年年底開始籌建。
  • 香港航運界訪大連海事大學研學交流 促兩地航運青年交流
    吳江濤 攝   中新網大連4月3日電 (記者 楊毅)由大連海事大學和香港海員工會共同舉辦的「攜手同航」——大連香港雙向交流活動,3日在大連海事大學圓滿結束。訪問期間,兩地青年代表們開展了一系列交流活動,並登上大連海事大學專用教學實習船「育鯤」輪參觀體驗舉行相關研學交流。
  • 每周聽香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計劃2022年中對外開放!
    香港基本法頒布三十周年法律高峰論壇舉行 今年適逢香港基本法頒布三十周年,以「追本溯源」為主題的基本法頒布三十周年法律高峰論壇17日在香港舉行。 △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現場致辭 第二十三屆京港洽談會舉行 第二十三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
  • 香港置地重慶第七屆童子軍夏令營第七站:向校園欺凌說不暨第七屆...
    抵制校園欺凌,守護「少年的你」2020年8月30日上午,香港置地重慶第七屆童子軍夏令營第七站——世界小公民成長記之<向校園欺凌說不暨2020年童子軍夏令營結業典禮>在約克郡北區壹號半島銷售中心2樓圓滿舉行。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將舉行
    人民網香港5月16日電 「2019香港國際博物館日」將於18至19日舉行,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部分博物館、文化場館和其他本地文博單位免費開放。 免費開放的文博單位共40個,包括16個特區政府康文署文博場地、東華三院文物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香港醫學博物館、展城館和警隊博物館等。 特區政府康文署自2001年起每年舉辦香港國際博物館日,以響應國際博物館日,今年活動以「作為文化樞紐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為主題,旨在表達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為參觀者提供創意與知識互相融合的平臺作用。
  • 香港將舉行博物館日 增設網上展覽
    人民網香港5月15日電(記者陳然)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公布,將於本月16日及17日舉行「2020香港國際博物館日」,逾40間本地博物館、文化場地及文博單位將增設網上展覽平臺,以嶄新、多角度的方式為市民帶來不一樣的觀賞體驗。
  • 「香港博物館節2019」6至7月舉行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5月30日電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6月22日至7月7日,將舉辦「香港博物館節2019」(博物館節)。近百項節目和活動分為4大類別,包括博物館節特備活動系列、「反轉博物館」活動系列、展覽及電影系列和教育及推廣活動系列。開幕節目「相約在茶館--園遊茶聚」6月22日將在茶具文物館舉行。
  • 第七屆香港影展在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拉開帷幕
    本報訊(記者李俐)前晚,第七屆香港影展開幕式在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拉開帷幕。本屆香港影展客座策展人盧冠廷和夫人唐書琛、香港著名攝影師兼導演鮑德熹、香港著名影評人列孚、金牌電影監製譚芷珊、資深電影製作人林明傑作為嘉賓出席。
  • 第七屆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進入倒計時一百天
    據悉,第七屆中國(濟南)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近日在濟南舉行了倒計時一百天啟動活動。濟南市市長張建國啟動第七屆中國(濟南)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一百天倒計時牌。    第七屆園博會籌備工作自二00八年四月全面啟動以來,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室外展園總數已達一百0五個,實現了組委會確定的「展園數量超過往屆」的招展目標;至今年五月底,園博園建設完成投資約七點五億元人民幣,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園區景觀初步形成;八十五個城市展園中已有六十五個開工建設。
  • 香港特區第七屆立法會選舉9月6日舉行,設超610個一般投票站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10日表示,9月6日為香港特區第七屆立法會選舉日,7月18日至7月31日為提名期。7月18日也是第六屆立法會會期中止日。中國香港中部的終審法院大樓(或立法會或最高法院)特區政府發言人當日表示,在考慮過訂立立法會換屆選舉日期、選舉前提名期的相關法定條文及過去公共選舉的一貫做法後,特區行政長官指明9月6日為第七屆立法會換屆選舉日期。根據投票日日期,第七屆立法會選舉的提名期為7月18日至7月31日。
  • 香港親子遊必去的9大特色冷門博物館!很多爸媽都不知道!
    香港歷史博物館一個跨越四億年的香港故事展館,以香港自然歷史和人文歷史為主線,展品種類多達90000餘件。《香港故事》是歷史博物館裡的一個常設展,每天都會有特備節目,到了周末還會有講座哦!博物館設有8個展覽廳、一個可容納84人的電影院和禮品廊。各展館的主題包括香港的賽馬歷史、快活谷及沙田馬場的發展史,以及幾匹一代名駒的資料,包括三屆馬王祿怡的骨架與翠河的標本。孩子比較喜歡裡面的電影院,定期放映有關賽馬的短片,讓參觀者對香港賽馬歷史有更深入的認識。
  • 香港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舉行啟用儀式
    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揭幕國際在線消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年永剛):香港慈山寺開光典禮暨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啟用儀式27日舉行,共有超過2000名嘉賓及義工參與活動。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慶典上說,慈山寺四周環山抱水,景色怡人。即將啟用的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能讓香港市民和遊客在享受寧靜空間的同時一覽佛教藝術之美。特區政府一直致力發展文化藝術,投放大量資源興建文化設施,保護傳統歷史文化。今日能在此見證一座集宗教、藝術及文化等元素於一身的博物館開幕,她感到特別欣慰。
  • 第七屆礦博會5月17日郴州開幕
    今天上午,第七屆中國(湖南)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召開。 華聲在線4月22日訊(記者 劉玉鋒 通訊員 肖慧芳)今天上午,第七屆中國(湖南)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以下簡稱「礦博會」)新聞發布會在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召開,宣布第七屆礦博會將於5月17日至5月21日在郴州市舉行。現場,吉祥物「礦娃」首次亮相。
  • 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辦清代科舉展(圖)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中新網11月9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開科取士——清代科舉展」,展出過百組來自上海市嘉定博物館和本地有關科舉制度的文物,當中包括在科舉考試後,張貼在試場外牆上公布結果的「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