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體制創新學校深圳灣再次因為第一屆中考成績一敗塗地而出現在了我們的視野。
深圳灣學校之前為什麼會成為備受矚目的網紅學校?原因無他,只有兩個字「價格」。周圍20萬/平方米的"豪宅區",也明示了這裡孩子的家庭階層。
那麼作為九年一貫制學校(六年小學+三年初中),深圳灣一年的學費是多少呢?
由於是公立學校,價格不會太貴,用同等教育思想和設施的南外國王相比,可以說是不值一提。
這裡我們可以用我的家鄉無錫的南外國王這樣的同等類型學校為例來估算一下:
幼兒園:11.8萬元/年,小學:13.8萬元/年,初中:15.8萬元/年,高中:17.8萬元/年。如果以深圳灣九年一貫制的學制,在不漲價的前提下,九年上完學費是:13.8*6+15.8*3=130.2萬,當然這裡不包括校服、活動費、書本等各項額外支出。與之相比深圳灣的價格可以說佔了很大的優勢。
當然同等的教學環境,深圳灣學校的硬體自不必說,各種教學場所和自媒體教學硬體一應俱全。連公辦學校裡一向被學生詬病的食堂,深圳灣的孩子都是趨之若鶩,備受好評。
軟實力也是學校的一大特色,老師除了名校畢業的師範生、其他私立學校跳槽的名師,還有少數畢業於哈佛的教師,從師資隊伍上來看,可以說得上是震撼了。
那麼學生家長一開始除了上述優勢,還有什麼原因導致花費了昂貴的費用來報名這所學校呢?
主要原因有5個:
1. 承諾,深圳灣學校招生時,理事長王錚親自對社會各界的莊嚴承諾:深圳灣學校成績三年後達到南山前三,深圳前五;五年後達到南山第一,深圳前三。簡單粗暴,成績說話,起碼剛開始是這樣說的。
2. 推崇公立小班制學校,25人小班制,個性化服務。
3.非應試、注重體育、國際化素質教育路線是深圳灣學校的特色。(也就是所謂的素質教育和快樂教育)
4.國際學校作為出路。
5.強強聯手,馬太效應,讓孩子從小融入富人圈。
這裡有一個矛盾點,前兩條走的是應試路線後三條其實不走高考應試這條路,走的是砸錢模式。
那麼學校裡到底重視不重視考試分數呢?
首先語數英方面老師教的和其他學校無差,甚至更好,就是進度有一點點慢。但是由於南山區的聯考深圳灣從來不參加,期中期末都是學校老師出卷子,這樣做也就沒有了競爭上的可比性,自娛自樂。
其次學校的氛圍屬於那種開明,自主的學習狀態。秉持著快樂教育的原則,老師們很認真負責,能夠傾聽學生的意見,雙方擁有良性互動,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基本都很高。
那麼問題就出現了,如果所有學生都誇獎學校和老師好?這是不是一件好事呢?我覺得是一把雙刃劍,學校裡認真履行的素質教育讓學生擁有了一個快樂的學習時光,通過言傳身教,鼓勵孩子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這聽上去很美好,甚至是我們這一代人從小夢想都夢想不到的。
但是千萬不要跟人性作鬥爭,如果孩子不嚴格管理,自己能夠自主學習的真真是少數,這種自主性強的學生不管是在哪裡都是可以學出成果的,但大多數人的自控力都是有限的,就說我們自己,捫心自問,沒有超凡的定力,一隻手機在手,還能認真工作嗎?
因此這次中考失利後,深圳灣的家長和學生們該何去何從呢?我給大家一些我的個人建議。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作為參考。
如果要問我童年應該快樂學習?還是高壓努力,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痛苦地去拼去戰鬥,因為我的家庭是典型的工薪階層,如果我不努力,沉浸在寬鬆的教學環境中,我的未來沒有出路!嚴師出高徒,高考是我這個階層向上的最好出路,無論是破釜沉舟,還是背水一戰,快樂地度過是對我未來的不負責。
生而為人,註定了沒有絕對的公平。我們沒法選劇本,但是可以選擇努力演好手裡的戲。
所以答案昭然若揭,如果你是要去通過高考來改變人生的,你應該及時轉校,快樂教育是會帶給你很多唯美的回憶,但沒有督促,未來又在何處?
如果你確信自己定力超凡,自主能力一流,那麼你可以留下來。在這裡你不僅可以收穫知識,也可以獲得自主創新精神。當然考慮出國等國際班的同學任從爾心。
因為現實就是這樣,高考只是普通階級的一場搏殺,而上流社會滿臉歡笑的看著這一幕幕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