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一個9歲女孩墓,棺槨上刻了4字「詛咒」,專家一招成功避開

2020-12-23 以沫文史

前言

有如語言之於批評家,望遠鏡之於天文學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給精神以力量的東西。——愛獻生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經歷了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國家,擁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我國的文化成果也是非常豐富的,不過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再加上自然環境的影響,古代的很多文化成果也被埋沒在了歷史的洪流當中,而現在考古學家想要了解和探索古代的一些歷史,只能靠挖掘一些文物遺址或者是靠僅有的一些歷史文獻了。

隋朝一座墓葬有四字「詛咒」

幸運的是,經過我國一代又一代考古專家和歷史學家的研究,我國的歷史中發生的比較大的事件也都被大家熟知,只是一些小的事情還需要通過不斷的發掘,根據文物和文獻來發現和探究,而在這麼長時間的探究中,我國考古學家所遇到的各種稀奇古怪的歷史習俗也是非常多的,就比如在古墓這一方面就遇到很多次,畢竟古墓挖掘是考古學上最重要的一部分,幾乎每個考古工作者都經歷過發掘古墓,因此遇到的一些奇怪的古墓也是非常多的。

今天要說的就是考古專家門曾經遇到過的一個特殊的古墓,這個古墓和別的不太一樣,因為在古墓的上面雕刻了一行詛咒,而專家們看到後也非常害怕,最後還是想了一個特殊的辦法才成功避開這個詛咒,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是什麼樣的詛咒連專家們都害怕呢?接下來就就來說一說吧。

要說到這個詛咒,就要先說到這個墓葬,這個墓葬被發現後,經過鑑定是一個來自隋朝時期的墓葬,這絕對是非常難得的,因為大家都知道,在歷史上隋朝存在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雖然時間短暫,但它在中國歷史上也是一個非常傳奇的王朝,在隋朝時期,統治者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比如開通了大運河等等一系列歷史意義重大的工程,但因為存在時間太短,所以沒有太多關於隋朝的歷史資料,如今的考古專家們也只能通過發掘一些隋朝墓葬來探究隋朝的歷史了,今天要說的就是一座隋朝時期的墓葬。

墓主人為9歲女孩,身份尊貴

這座墓葬被發現於歷史文化古都西安,早在1957年的時候,考古隊在西安城西的的梁家莊附近,發現了這座隋朝墓葬,而且這座墓葬規格非凡,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格最高,保存也最完整的隋朝墓葬,但讓人想得不到的是,這個墓葬的主人是一位只有9歲的小女孩。

專家們紛紛對這個小女孩的身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開始進行研究,不過在探索過程中專家們遇到了一個難題,那就是在專家打開棺槨之前,發現石棺上面有四個字的詛咒,把當時在場的專家們下了一跳,但是為了研究小女孩身世,也為了躲避災禍,專家們還是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成功打開了棺槨,也成功研究出了小女孩的身世。

專家用一方法成功避開「詛咒」

當時考古隊發現這四個字的詛咒是「開者即死」,雖然考古學家都相信科學,但也無意冒犯古人,畢竟這是觸犯了一些忌諱,不過為了科研,專家們也不想半途而廢,於是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在幾個考古學家經過商議之後,決定不從正面打開棺槨,而是用一輛起重機將棺槨吊起來,讓它停留在空中,然後專家們從棺槨下面打開一個洞,專家們就是使用了這樣的方法,才成功避開了這個詛咒,並且成功研究出了小女孩的身世。

原來這名小女孩叫做李靜訓,而她的身份也十分的尊貴,她是當時隋朝樂平公主楊麗華的外孫女,楊麗華在當初對這個外孫女十分的喜歡,也非常寵愛她,對於李靜訓提出的幾乎任何要求,楊麗華都會盡力滿足,不過人算不如天算,李靜訓在9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但是對於死亡原因,歷史資料上也沒有提到,現在也無從查證了。

在李靜訓死後,她的外祖母楊麗華對她進行了厚葬,因此專家們在棺槨中還發現了大量的陪葬品,比如有很多金銀珠寶和瓷器,還有一條青金石金項鍊,格外的吸引人,而且這條項鍊也是考古學家們發現的迄今為止最珍貴,最精美的一天古代項鍊,可以說是價值連城。

此外,棺槨中還發現了很多兒童玩具和生活用品,還有兩名侍女,可以說是十分的奢華了,足以見得,小女孩生前是多麼的尊貴了,因為棺槨中擺放了大量的珍貴的陪葬品,因此有很大的可能被後人盜取,而埋葬者顯然也想到了這樣的情況,於是就在棺槨上刻下了「開者即死」的詛咒,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後人盜墓,看來古人想的還真是周全啊。

在這座墓葬被發現之後,大家也終於知道了中國文化的厲害之處了,即使是在只有短暫歷史的隋朝時期,居然也有這樣規模的墓葬,而且還有這麼多的珍貴寶物,這可能也是中國文化的魅力所在吧,與此同時,人們也感嘆歷史變遷如此之快,誰能想到,當初也算一個十分強大的王朝,居然滅亡的如此之快。

不過這似乎也是沒有辦法的,畢竟歷史一直是在去前進的趨勢上發展,跟不上時代的註定是要被滅亡的,而且正是因為隋朝的滅亡,才有了之後強大的唐朝,也讓我國百姓有了上百年的穩定生活,而唐代之所以能快速發展起來,讓社會很快在穩定中進入太平盛世,其實跟隋朝打下的基礎有很大的關係,這麼看來,隋朝也算在歷史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了,一點也不虧。

結語

任何一個文化的輪廓,在不同的人的眼裡看來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圖景。——雅各布·布克哈特

現如今這座棺槨已經被存放在了西安的碑林博物館中了,相信很多去西安旅遊的朋友一定都見過,沒有見過的朋友,也可以去西安看一看,感受一下隋朝時期的文化魅力吧,對於這件事,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在文章下方的評論區留言評論想了解很多的中外歷史故事,記得點讚和關注哦,謝謝大家!

參考文獻

《世界名人語錄》

相關焦點

  • 1957年西安挖出9歲少女墓,墓主身份大有來頭,石棺蓋刻4個大字
    在這些繁星般分布的古墓中,曾有一處十分奇特,墓中棺槨由青石精心雕刻而成,宛若宮殿,其中的陪葬物品精美至極,令人驚嘆。更令人意外的是,這座奇特古墓的墓主人只是個九歲的小女孩。由此大家更加迫切地想知道,墓主人究竟是何等富貴,才能享受如此人間繁華。二、九歲小女孩身世不凡令人沒想到的是,通過對石棺中屍骨的分析,專家認為墓主人其實是個九歲的小女孩。古時候這麼小的孩子夭折後,家人和宗族一般不會大操大辦,往往出於忌諱而選擇簡單安葬。
  • 隋朝9歲女孩石棺上刻著「開者即死」,考古人員打開後,出人意料
    隋朝9歲女孩石棺上刻著"開者即死",考古人員打開後,出人意料 導語:很多文物都是歷史專家從古墓中發掘而來的,因為古代人講求陪葬,所以當達官貴族或者有身份的人去世的時候,都會在棺槨中陪葬很多文物珠寶,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千年墓葬
  • 李靜訓之墓:棺槨上刻著「開者即死」,隨葬品極盡奢華,謎團重重
    1957年8月,考古專家在西安城郊的梁家莊附近發現了一座隋代古墓,這座古墓規模不大,但規格極高,墓志銘上寫著:「女郎諱靜訓,字小孩,隴西成紀人。上柱國幽州總管壯公之孫,左光祿大夫敏之第四女也。」而最讓人震驚的是棺槨上赫然寫著「開者即死」四個大字。
  • 考古出土隋朝女子墓,石棺刻著「開者即死」,專家打開後興奮不已
    這個墓室上方差不多有6.05米長,寬有5.1米;在下方,墓底的長度是5.5米,寬度是4.7米,整個的墓室深度大概是在2.9米。 整個的石棺槨是用17塊石板組成的,呈青灰色;在石棺槨上,雕刻有精美的圖案,在南部的一塊石板上寫有「開者即死」4個大字。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還是有所顧忌的,在很多的電視劇中也有過相關的描述。
  • 長樂公主墓被盜,專家到達現場,棺槨哪去了?
    ,延伸出了一個新的職業,古代叫摸金校尉就是盜墓賊。可惜,貞觀十七年,長樂公主突然病倒,久治不愈,年僅23歲就然長逝,年少夫妻終究沒走到白頭。而最難過的還是唐太宗,白髮人送黑髮人,面對此等人間慘事。身為父親的唐太宗只能把對女兒的愛轉化到對女兒死後葬儀的奢華上面。在唐朝,唐朝的貴戚功臣和皇子、公主、妃嬪墓按照禮制只能設置一道石門,而長樂公主的墓的甬道中卻設了三道石門,其規格之高滿滿都是唐太宗的愛。
  • 考古挖出一條精美項鍊,墓主人是9歲女孩,網友:名字太洋氣了
    每一個女孩都有一個公主夢,小時候都想像公主一樣的生活,在上個世紀的50年代,專家們就真的在一座古墓裡發現了一個「公主」。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公主,真的過著衣食無憂,萬千寵愛的生活。1957年,在西安的一個工地上,就有工人挖出了一些青銅玉器,工人們發現後立即上報國家。專家們接到消息後立即趕到現場,發現這個果然是一個古墓,並且還是目前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隋朝古墓。這個古墓很小,整個墓不超過3平方米,就是在這個小小的墓室中出土了240多件左右的珍寶。
  • 廣西發現2座三合土棺槨 疑為明代建文帝夫婦墓
    日前,來自北京、山東、廣西等區內外的30多名專家匯聚上思,對上思與明代歷史文化進行了為期兩天的研討。至11月18日研討會結束,棺槨墓主人身份仍然是個謎。  1 棺槨主人身份高貴  這次專家聚首上思,緣自2008年10月15日在該縣城東面「官皇屯」出土的「三合土」棺槨。
  • 隋朝公主墓被挖開,9歲女孩枯坐在石棺上千年,棺內的金銀珠寶成堆!
    而在1957年的時候,西安的專家在挖掘古墓的時候發現了這麼一個古墓,這個古墓在外表上可以說是平平無奇,但是不同的是,這座古墓又和其他古墓不同,因為若是說這座古墓是一個普通的古墓
  • 嘉慶繼位後,乾隆為什麼讓他去跪拜一個9歲小孩的墓?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在清朝,嘉慶的前4年皇帝生涯,不比康熙容易,康熙面對權臣鰲拜,尚且能保留帝王的尊嚴,而嘉慶面對自己的父親、太上皇乾隆,可以說非常憋屈。乾隆在位60年後,以「不能逾越康熙」為由,把皇位提前傳給了兒子永琰,即為嘉慶帝。但乾隆仍舊繼續訓政,嘉慶身為皇帝,其實幹的是皇太子的活。嘉慶即位後,乾隆讓嘉慶跪拜9歲小孩的墓,嘉慶不去,聽到6個字後嘉慶願往。
  • 9歲登基19歲早逝的法老圖坦卡蒙:黃金面具寶藏和他的詛咒之謎
    圖坦卡蒙的父親阿肯那頓阿肯那頓僅在位17年便英年早逝,因此他的宗教改革也以失敗告終,隨後圖坦卡蒙在9歲時便當上了傀儡小國王,在傳統的多神宗教祭司勢力的慫恿和威脅之下,圖坦卡蒙在即位3年後便又在全國恢復了多神信仰,重新樹立阿蒙神的主神地位,並且將首都重新遷回了底比斯。
  • 內蒙挖到18歲公主墓,和她的舅舅合葬,專家:一段千年禁忌之愛
    例如內蒙挖到18歲公主墓,和她的舅舅合葬,專家:一段千年禁忌之愛!一、發現墓穴話說,在上個世紀,在內蒙古的一個地區,這裡風沙肆虐,荒草叢生,到處一片荒涼的景象。當地為了調整生態,改善一下環境,所以決定在當地建造一個水庫。建造工程很快實施,首先就是勘測挖掘。
  • 秦公一號大墓人骨露天迎風雪
    有網友說,外面的棺槨都是仿製的,不要當真。也有網友表示,就算是仿製品,那麼墓坑、展品也不能毫無遮蓋地暴露在野外。  現場:棺槨內骨骸暴露雪中  昨日,在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記者看到,陪葬坑內的棺槨整齊地排列在秦公一號大墓墓坑底下。外部標明有箱殉、匣殉等方式。部分棺槨內零散地擺放著一些骨骸,上面覆蓋著皚皚白雪。
  • 建築工地發現一個古墓,打開後驚出一身冷汗,上面寫著四個大字
    20世紀60年代,陝西省西安市的一處建築工地發現了一座古墓,考古人員挖掘以後,發現裡面有一座石槨,打開石槨一看,在場的人都驚呆了......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這座石棺上面刻了句叫人不寒而慄的詛咒——開者必死。棺材裡面到底是何方神聖,為何有如此墓葬規格,又為什麼會下這麼惡毒的詛咒呢?據墓志銘記載,棺內是一個九歲的小女孩,諱靜訓,字小孩,隴西成紀人,死於大業四年六月一日,她的外祖母是隋煬帝楊廣的姐姐楊麗華。據史料記載,隋煬帝對這位姐姐非常尊敬,當楊麗華提出要厚葬李小孩時,隋煬帝欣然答應。
  • 南京發掘王安石父親墓,專家剛開挖,王安石後人拿族譜趕來:住手
    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在2009年9月的時候被揭曉了。當時有專家在南京發現了一座古墓,經過年代鑑定後,確定是一千年前的北宋古墓。當時這個古墓有些部分已經遭到了破壞,可能在這一千多年裡遭到了盜墓賊的發掘。
  • 墓碑上刻名字禁忌除了常見的,還有哪些?
    在中國的喪葬文化中,現在都推行火葬,對墓碑的考究也越來越多,墓碑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從最開始的沒有墳墓慢慢發展成了有墓又有碑。墓碑在當今社會是越來受到人們的推崇,那麼如何寫好墓碑碑文,墓碑上刻名字除了常見的,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 現實版九層妖塔,血渭一號大墓是何人所建?其後人是我國少數民族
    但以我國如今的考古技術水平而言,對出土文物做到完美的保護還不太現實,因此對於很多具有重大考古價值的古墓,考古學家們一直沒有對其進行發掘或者只發掘了一小部分,血渭一號大墓就是如此。九層妖塔原型,血渭一號大墓在小說以及影視作品中,九層妖塔是一個充滿詛咒的神秘地點,雖然塔中到處充滿著詭異氣息,但塔裡的各種奇珍異寶還是吸引著無數摸金校尉前來光顧。其實「九層妖塔」並非完全虛構,有現實版本的原型存在,它就是位於青海省的血渭一號大墓。
  • 碑上刻名字有什麼講究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我們立碑是一件非常需要注重的事,也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所以碑上刻名字有什麼講究是必須要學習的一個知識
  • 秦檜墓被盜出金銀器巨萬 四十四年後有人寫詩稱讚:盜得好判得好
    而事實上《大明會典》規定:「凡發掘墳冢見棺槨者,杖一百、流三千裡;已開棺槨見屍者,絞;發而未至棺槨者,杖一百、徒三年。」大家都知道,《大明律》是《大明會典》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大明嘉靖年間右春坊右贊善、翰林侍講學士蔡昂蔡西圃在編纂《大明會典》的時候找到一個案例:明憲宗朱見深成化年間,有個盜掘秦檜墓的,被從輕發落了。
  • 金代齊國王墓,因出土稀世金錦服飾,被譽為「北方馬王堆」
    1988年5月的一天,在哈爾濱市阿城區巨源鄉城子村,村民李連生準備蓋新房子,在挖地基的時候,無意間鏟土剷出了一個大坑,在大坑中發現了一個早已經腐爛的棺槨,並且通過縫隙,這位農民還看到了棺槨裡埋藏著兩具屍體。經文物考古專家認定,古墓為男女合葬豎穴土坑石槨木棺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