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帝景的未來發展有重大影響的,目前主要有兩件大事,一是兼併陳經綸勁松分校,也就是原來的虎城中學,據說以前在朝陽區所有中學中排名倒數前三。好多家長都很擔心帝景能否帶動這個大包袱。按集團計劃,兩校將以類似嘉銘東西校區的合併方式,自2018起用3年時間完合融合。帝景接手勁松後,兩校學生在同一教學樓上課,但不同樓層不混班,老師也是分開的,只是在一起備課教研,教學計劃和內容以及考試標準都相同。
至於成效,可謂立竿見影,只一年時間,勁松分校初一年級的區統測平均分便進入了區前十五,比80白家莊還強些,2020年中考成績也可圈可點,平均分536.3最高分573,這個平均分已經超過了當年和平街一中的高中招生分數線536,比之帝景分校的555也只低了20多分,573的最高分至少能進區前200,放在以前這是完全不可想像的。19年入學這一屆,期未考試勁松分校有好幾個孩子進入了年級前30,其學習能力完全達到了帝景優等生水平。
當然,世上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勁松分校的脫胎換骨,來自教學雙方的傾力投入。帝景接手勁松分校後,把全部原帝景初一初二學生也放到勁松校區上課。硬體上,教學樓仿照帝景本部風格重新裝修,過道上到處點綴著綠植(孩子是在本部參加的開放日,對小巧精緻的校園內部環境十分心儀,入學後聽說不能在本部上課十分遺憾,但看到新校區的教學樓後又重新高興起來),教室裡全套環保人體工程桌椅,電視和投影儀都是全新的,後來又建了新食堂和漂亮氣派的新校門,新校門建成啟用那天,集團書記張德慶和總校長劉雪梅都到場剪彩,整個校園氣象一新。最關鍵的是,勁松分校師生的精氣神完全被帶動起來,個個拼勁十足,家長當然也是傾力配合。因為生源基礎差一些,每天放學時間也要晚一些,好在絕大多數學生住得都很近,接送問題不大。19年國慶前後,網上還傳出了勁松分校有學生寫作業到半夜累到吐血的故事,不管傳聞是否為真,學習壓力大是肯定的,世上哪有躺贏的事。
第二件大事,就是20年起陳經綸集團老校長張德慶退居二線擔任書記,帝景校長劉雪梅升任集團總校長。劉校長能力之強在業內是有口碑的,當年能一手把帝景從毫無基礎的社區中學帶到朝陽區中考成績連續多年第一,接手勁松分校後,兩年時間就把個排名倒數的原虎城中學帶進朝陽準一流水平,教育管理思想和手段上肯定是有些獨到之處的。
容易想到,劉雪梅擔任總校長之後,必定會有所作為,而最能體現政績的事,莫過於把陳經綸的高考成績抓起來。長久以來,陳經綸一直是高中弱於初中,多年的高考成績朝陽老二,已經先後被引進的朝外人朝清朝和新銳北中趕超,掉到了第六的位置。集團初中雙子星嘉銘帝景兩分校的尖子生,都不願意去本校高中,與人朝初中類似,這兩所初中牛校培養出來的好苗子,要麼跨區去了西城四中海澱六強等頂級名校,要麼投奔本區的80中或人朝清朝。原來的本部高中直升,名額太少而且主要針對東大橋本部初中,對帝景的學生也沒什麼吸引力。而今年似乎有些不同,陳系在全集團範圍按綜合成績排名選拔了80名初二學生,全部集中到東大橋本部上初三。不難猜想,這80名優生很可能將以某種名義直升陳經綸高中。而80個名額中帝景一家就佔了一半,由此也可見帝景在集團中的份量。最重要的是,如果這批尖子生能夠提前確定高中去向,那麼就可以提前介入高中知識,避免了至少半年時間的中考應試刷題,從而節省大量時間和精力,像朝外、北中的孩子那樣直接以高考為目標展開教學規劃。可以預期,等到2023年高考,這批孩子將以高考成績展現變革成果,成效如何,大家且試目以待,我個人是看好的,必竟陳經綸高中每年總是能出幾個清北生,牛師肯定是有的,若能留下足夠多的好苗子,大概率本部高中的高考成績會有明顯提升。不過,自2021起,因為尖子生不再全力以赴拼中考,加之那時勁松分校巳完全融合到帝景,考試成績將合併計算,帝景的整體中考成績則可能會有所下降。至於因招生制度變化而導致無法DZ帶來的生源質量下降問題,個人倒覺得影響不大,一是因為帝景小學這個優質基本盤還在,二是帝景的硬核在加工能力強悍,對生源質量的敏感度相對較小。
總之,個人觀點,對於面臨XSC的家庭,如果孩子是天賦極高的競賽苗子,儘量選海澱6強或80中,而對絕大多數普娃,進帝景不會被耽誤前程,帝景畢業生通過中考升入市區重點高中乃至跨區進4中等名校的比例,每年在朝陽區都是名列前茅的,對於自律較差家長又沒時間精力管束的孩子,帝景則是很好的選擇,小學成績不行的孩子在帝景的學習氛圍激發下逆襲成功的機率還是不小的,再不濟,在學校濃厚端正的學習風氣中,縱不成材也不至於學壞。當然,家長和孩子都必須要有接受高強度學習壓力的思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