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8 07:18 |舟山晚報
在居所附近開拓一塊菜地,播一些種子,施肥澆水等待收穫,吃著自己辛勤耕耘而來的綠色食品,這種休閒雅致的生活方式已經在一部分都市人群中散播開來。但隨之而來的城市問題也不容忽視,比如私開小區綠地種植蔬菜。
「我知道破壞綠化種菜不對,但是實在也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去種菜了啊,不就是想給孩子種點健康蔬菜麼。」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女士在採訪中無奈地告訴記者。
的確,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中,想為種子們找塊土壤並非易事。不過,也有一些「都市農夫」為自己的農夫夢找到了合適的場所,他們的方法或許對愛種地的你也有啟發。
愛上種菜的他收穫了快樂的果實
市民何先生的朋友圈裡時不時會曬出他種菜的收穫:土豆收穫的季節,他挖出滿滿一籃子土豆;時隔一年種下的花菜成熟了;種下的黑玉米讓全家人吃了個爽……
跟許多愛種菜的人相比,何先生可謂幸運,因為他的單位院子裡就有一大塊菜地。3年前,他在同事的帶動下開始種菜,幾年時間下來,他也像真正的農夫一樣摸索出不少種菜的門道,比如他從不使用化肥,都是用一些有機肥料,雖然蔬菜種植周期變長,但卻綠色健康。
何先生本身從事心理行業,他說愛上種菜的一個原因就是,下班後種菜時,他會感覺特別放鬆,而收穫時,他又會收穫滿滿的喜悅。「對於愛種菜的人來說,這真是愉悅身心的好辦法。」何先生說。
絕不破壞綠化熱心老伯「送」了塊地
提起種菜的想法,燕子說一直都有,但之前住在定海的老小區,沒有合適的種菜場地。一些小區住戶挖了綠化種菜,她對這種行為十分不滿,也沒再動種菜的心思。
去年,燕子家搬到了新城,小區出了門,穿過新城大道往北有不少菜地,她尋思著能不能在那邊找塊地種種。說來也巧,一位菜農老伯遇到了在田裡四處打量的燕子,問清楚來意後,執意分了一小塊地給燕子種菜。「那老伯說,愛種菜是好事,之前他也給其他人種過。」燕子說。
從那之後,每到周末,燕子都會和老公一起去田裡侍弄,自己買了種子和工具,種下了大蒜、生菜、雞毛菜和包心菜。不到兩個月,小菜地裡已經發出了不少小芽。「無以為報,唯有堅持好好種地。」燕子在朋友圈裡寫道。
一年600元現實中租塊「開心農場」
不是每個人都能像燕子這般幸運,毫不費力地找到一塊菜地。所以,時下島城就有不少農場為市民提供了可租地種菜的「開心農場」。
位於新城的喜果農場內,除了可以採摘新鮮蔬果外,就開闢出一塊空地命名為「開心農場」,專門出租給市民種菜。眼下正是種土豆的好時節,一到周末,就有不少市民帶著孩子來田地忙乎。
據喜果農場負責人朱先生介紹,「開心農場」內每塊地約20平方米,每年租費600元,他們可以提供種子和工具,在客人忙碌時,也有工人代為打理。「大多來租的都是有孩子的家庭,想為孩子提供綠色食品,也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朱先生說。
只要你願意陽臺、環保瓶都能種菜
在島城,還有一種比較流行的種菜方法,那就是陽臺種菜。「我也有朋友租地去種,但是我覺得太遠了,自家陽臺就能種,幹嘛這麼麻煩。」陳凱在自家陽臺種菜已有一年多時間,陽臺上就擺著許多種菜的槽子,每個長約60釐米,寬約20釐米,裡面種著各式蔬菜。據他介紹,這一年多時間裡,共花了四五百元,種過小白菜、香菜、生菜、茼蒿、西紅柿、黃瓜等。「種菜蠻方便的,需要的東西淘寶上都能買。」陳凱說,雖然有人笑他陽臺種菜投資大收穫小,但是他自己認為種菜不用考慮經濟帳,關鍵是種植的過程,以及體驗收穫的快樂。
此外,記者在網上看到,一些達人還在使用環保瓶種菜。比如利用大的可樂瓶、洗乾淨的油桶等種菜,只需要將可樂瓶切割後弄些排水孔,放進泥土,就可以種一些生菜、香蔥、香菜了。
有待物業引導可否打造小區「一平米菜園」
採訪中,市民李女士向記者提出,她曾在外地小區裡見到有「一平米菜園」,這樣的菜園子既能滿足居民種菜的需要,杜絕小區內破壞綠化種菜的行為,也能和諧鄰裡關係,她覺得這樣的菜園子島城也可以多一些。
記者了解到,李女士所說的「一平米菜園」,就是由物業統一開闢一個場所,提供給居民種菜使用,除了種菜以外,還可以提供免費學習各種專業種植技術。整個菜園按照生態模式打造,可以說不像是菜園,更像是小區的「後花園」與「綠氧吧」。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人們對於種菜的熱衷,更多地反映出人們不再滿足於房子只要能遮風擋雨就好,而是希望住宅能提供更多元化的生活樂趣。目前,舟山一些小區開發中也注意到了人們的這一需求點,例如某在建小區就提出了打造「都市生態體驗基地」,旨在為社區孩子打造自由成長的「第二課堂」。
(原標題《愛上種菜的城市人何處安放農夫夢?》,原作者何菁。編輯何伊伲)
14855590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