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8 1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近年來,青海省西寧市村集體的「造血」功能不斷增強,探索出了集體股份分紅型、盤活集體資產型、利用集體資源型等多種模式,光伏、旅遊、購置商鋪、出租土地、種養業等項目遍地開花。
今日工作參考欄目,為您推薦青海省西寧市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經驗。
資金輸血 政策鋪路
集體經濟「破零」工程培育造血功能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要實現其「造血」,必須先「輸血」。從西寧市之前排查的結果看,仍有很大比例的村集體屬於「一窮二白」,既沒有資源優勢,也沒有發展潛力。
為此,西寧市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領導小組排查梳理出集體股份分紅型、推進土地經營型等10種典型模式,並明確了實施光伏項目、發展旅遊產業、村利用已有商鋪或籌購商鋪出租、出租村集體土地、發展種養業、入股企業、建庫房或建市場的集體經濟發展方向。
西寧市統籌中央、省、市、縣(區)級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近7.5億元,讓「一窮二白」村集體收入實現「破零」,讓小有基礎的村集體「造血」能力更強。
大通縣斜溝鄉上窯洞村利用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和扶貧項目,確定了「自然資源+項目資金+集體經濟+脫貧致富」的發展思路,致富帶頭人創辦旅遊公司、開辦「農家樂」,通過自助旅遊、民俗體驗等方式,實現旅遊消費不斷帶動村集體經濟的增長,群眾收入穩步提升。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既要資金「輸血」,也要政策鋪路。為了有效解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的用地、貸款等問題,西寧市堅持用足用活政策,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及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節餘土地指標5323畝;完善金融機構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融資、擔保等政策,健全風險防範分擔機制。此外,西寧市還落實對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地上房屋確權登記不徵收契稅,對服務於農村的國家或集體所有經濟組織免徵相關稅費的政策。
能者上 庸者下
配強支部 培養人才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
幾年來,西寧市委組織部對農村軟弱渙散黨組織進行了集中整頓,通過實施村幹部「履職體檢」,調整了一批不勝任的村「兩委」負責人,吸納了一批實幹能幹、村民支持的「能人」擔任村「兩委」負責人。
西寧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啟動實施了「西寧市村集體經濟組織帶頭人孵化基地」省級黨建項目,通過「強化班」和「進修班」,對全市400名村集體經濟組織帶頭人進行系統培訓。
因時而變 隨勢而制
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產業
如何讓土地優勢和交通區位優勢變成經濟優勢?村裡出地,企業出錢,商鋪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經營權歸企業,村集體每年收取土地租金——湟源縣家具建材市場建築面積1萬多平方米,每年可以為湟源縣大華鎮池漢村帶來40多萬元的集體收入。如今,這塊土地上還建起了基礎扶貧車間。2019年,池漢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了72.5萬元。
無法灌溉的耕地和荒山荒坡等資源劣勢如何轉變成經濟優勢?深入調查研究,發展鄉村旅遊——經過幾年的精心打造,泥麻隆村的荒山荒坡變身遠近聞名的花海景點。每到夏天,這裡遊客絡繹不絕不僅如此,村裡還憑藉當地的冷涼氣候優勢,大力發展當歸、黃芪等藥材種植,村集體還辦起了藥材加工廠。
來源:農民日報
設計圖片:崔鵬家
原標題:《每日工作參考丨青海西寧市「破零」工程打破村集體經濟「一窮二白」》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