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經》新媒體
近些年,隨著區塊鏈、數字貨幣的火熱,借著二者名義的犯罪,已成為涉眾型經濟犯罪的「重災區」。
金融詐騙被稱為2019年度詐騙之王,數字貨幣領域的詐騙佔了一定比重。官方最新描述是:「傳統的以炒外匯、黃金為噱頭的投資詐騙正演變為『區塊鏈騙局『,藉助區塊鏈的熱度,新瓶裝舊酒,對受害人實施詐騙。「
《鏈新》梳理近兩年國內公檢法機關披露的數字貨幣領域犯罪案例發現,在罪名、涉案人員、涉案金額等方面都比傳統金融詐騙「更勝一籌」。
罪名多樣,刑期不等
根據公開報導,自2019年至今,已公開審理宣判的數字貨幣相關案件中,罪名包括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詐騙罪,敲詐勒索罪,非法經營罪,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等。
依據定罪不同,刑期長短不一,少則幾個月,多則長達十幾年。相對來說,詐騙罪刑期較長。
2020年9月,湖南省漣源市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人人國際」電信網絡詐騙案,顏琦等38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一年六個月至十年六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2019年11月,安徽省蕪湖市鳩江區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李冰等41人詐騙案。被告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電信網絡詐騙平臺,採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被害人財物,李冰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並處罰金一百萬元。其餘40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十個月至十二年六個月不等有期徒刑及罰金。
涉案人員達百餘人 受害者數量高達200餘萬人
數字貨幣常以「傳銷」模式發展,靠數字貨幣漲勢哄騙用戶,通過發展下線的方式來擴大市場,涉及人員眾多。已披露出來的案件中,涉案人員常達百餘人,受害者甚至超200餘萬人。
2019年10月,杭州市上城區警方破獲一起誘騙他人炒比特幣實施詐騙的犯罪團夥,抓獲團夥所有涉案人員200餘名。
2019年3月,鄭州警方對「河南鏈鑫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集資詐騙案」立案偵查。詐騙團夥嫌疑人高某成立河南鏈鑫科技有限公司、AT交易所等多家公司,將購買的硬碟、主板、機箱貼標拼裝成所謂的「礦機」,對客戶謊稱:投資購買「礦機」就可通過挖幣、兌換、交易等方式獲得高額回報。但當客戶高價購買其「礦機」後,該公司以交易平臺被黑客攻擊為由,凍結客戶兌換的數字貨幣,通過後臺操作阻止客戶提現,非法佔有客戶資金。該案涉案資金高達13.6億元,受害民眾達7000餘人。
被評為2019年度公安機關「獵狐行動」十大典型案例之一,有「幣圈第一大資金盤」之稱的「Plus Token」平臺,涉及會員290餘萬人。
涉案金額:動輒幾千萬,多達幾百億元
據《2019年網絡詐騙趨勢研究報告》顯示,從各類型金融詐騙造成的人均損失來看,數字貨幣詐騙導致的人均損失最高,為134522元。近兩年,數字貨幣領域涉案金額少則千萬,多則幾億,幾百億也是常見。
2019年7月,四川成都公安成功打掉一個特大網絡詐騙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200人,該團夥涉及全國範圍內網絡詐騙案件900餘件,涉案資金超1000萬元。
同是2019年7月,四川彭州警方破獲特大詐騙案,該團夥涉及全國同類案件5000餘件,涉案資金達1億元。
而「Plus Token」網絡傳銷案涉案金額則高達400多億元。
無孔不入 從傳銷幣到挖礦
在數字貨幣領域內,除比特幣、以太坊等「大幣種」外,各種層出不窮的「傳銷幣」、「空氣幣」給犯罪分子提供了空間。
2019年7月,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法院公開審理的一起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中,被告人王某剛2016年11月開始以聯盟天下公司的名義對外發行虛擬數字貨幣「聯盟票」,並宣傳該「聯盟票」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增值空間。2017年1月,聯盟天下公司正式發行「聯盟票」,發行價格為每枚1元,對外宣傳只漲不跌,並通過人為操控,將其價格壘高。
2019年7月,江西省金谿縣法院審理了被告人曾某銷售「世聯資產」虛擬數字貨幣一案,以非法經營罪判處被告人曾某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15萬元。
挖礦作為數字貨幣產業上遊,也是犯罪分子看好的領域。
在2019年年中,江蘇鎮江、遼寧綏中警方均破獲盜電「挖」比特幣案件。鎮江警方破獲盜電案件涉近4000臺「挖礦」設備,案值近2000萬元。遼寧省綏中縣公安局偵破案件涉408臺比特幣「挖礦」機及100多臺備用「挖礦」機,85天內瘋狂竊電價值90餘萬元。幾乎同一時間,浙江省溫州市中級法院對一起重大惡意「挖礦」案件作出二審裁定,被告人周某、熊某等人在他人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安裝GPU「挖礦」程序,控制他人計算機GPU進行「挖礦」以獲取數字貨幣SC幣,該犯罪團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達3200臺以上,非法獲利67萬元以上。
跨地區跨省市,跨國也是常事
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帳本,講求去中心化,通過多方達成共識進行協作,而在區塊鏈領域的犯罪也體現出相同特點。
2019年7月,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法院公開審理被告人王某剛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中,「聯盟天下網科技有限公司」已發展會員總數約7.6萬人,且會員達三層及以上,涉及山東、廣東、內蒙古等多個省份。
2020年7月3日,江蘇省鹽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Plus Token」網絡傳銷案,這一傳銷團夥內部,技術組、市場推廣組、客服組都相對獨立,分散在國內多個地區。2019年初,陳某等3人又將3個組的人員逐步轉移到境外不同國家。案發後,陳某等27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相繼逃往境外。2019年7月至8月,江蘇警方赴萬那杜、柬埔寨等國,協助配合當地警方開展緝捕,將上述27名在逃人員悉數抓獲並押解回國。
2020年6月,江蘇蘇州市公安局會同張家港警方偵破一起跨境特大非法第四方支付平臺案,廣東、廣西、四川、浙江開展同步收網行動,抓獲涉案人員72人。
2019年9月,安徽濉溪警方打掉一跨境電信詐騙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該團夥在菲律賓馬尼拉和中國建立窩點,利用虛假比特幣等交易平臺行騙。
善於「包裝」,花樣繁多
以「區塊鏈」、「數字貨幣」等為名義的詐騙多種多樣。
2018年,深圳警方曾查處的「亮碧思」傳銷團夥打著區塊鏈之名誘騙受害人投資。「亮碧思」傳銷人員通過搭建虛擬平臺,以投資「挖礦」的形式,聲稱「只有交錢才能具備相應的挖礦資格」、「充錢才有挖礦的工具」、「充錢才能提升自己的級別」等,以此誘騙受害人投資。
2019年10月,湖南趣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出「走路就能賺錢」 趣步APP,因為涉嫌傳銷、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違法行為,被長沙市相關部門正式立案調查。下載了「趣步」APP,每天走幾千步,就可以獲得數量不等的「趣步糖果」,這種「糖果」在平臺上就是一種虛擬貨幣,既可以用來換購商品,還可以直接提取現金。業內人士稱,趣步的模式是「運動挖礦」,把人拉進去,需要有很多新人進來才能撐住金字塔結構,越到後面底部就要求有越多人,只有進新人,上面的人才會有收益。
2019年12月,安徽省合肥市警方查獲了一起號稱「神仙水」的非法傳銷案件,涉案嫌疑犯聲稱旗下的「SSG生命能量水」包治百病,用戶在購買該產品時被承諾高額返現,但不是直接返現金,而是返該公司發行的名為「金元」的虛擬幣。這樣一來,「SSG生命能量水」就成了幌子,對虛擬幣升值的期待,刺激用戶高價購買產品。同時,為了讓手上的虛擬幣有人接盤,也為了多拉人獲得更多獎勵,購買產品的用戶會不斷發展下線。
技術人員犯罪逐漸多發
區塊鏈技術專業性強,大眾不易懂,很容易被「套路」。技術人員則是「近水樓臺「,藉助自身技術優勢,一些技術人員正在變成罪犯。
2018年,江蘇太倉市一直播平臺程式設計師李某進行「刷幣」賺外快,非法套利40萬元,
2020年6月,北京某公司技術員潘某利用網絡敲詐勒索比特幣,造成公司經濟損失20餘萬元。北京市海澱區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判處潘某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5000元。
2020年10月,江蘇南通警方成功偵破一起由公安部督辦的特大製作、使用勒索病毒實施網絡敲詐的案件。截至案發,巨某作為多個比特幣勒索病毒的製作者,先後向400多家網站和計算機系統植入敲詐勒索病毒,受害單位涉及企業、醫療、金融等行業,已成功作案百餘起,非法獲取的比特幣折合人民幣500餘萬元。
據《人民日報》和中央電視臺報導,區塊鏈技術是這兩年大熱的概念,然而區塊鏈技術火熱的背後,另一場詐騙「盛宴」卻在暗流湧動。專家及媒體呼籲,各個職能部門攜手,儘快建立一套打擊涉「區塊鏈」詐騙的完備治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