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創作新載體,材質不再拘泥於絹本和紙本

2020-12-25 騰訊網

文/古今文博

國畫的常見材質是絹本或者紙本。古代造紙技術不發達,一直以來都是絹多紙少,所以古代宣紙的成本非常高。而由明清至現代,市場上書畫材質則以紙本居多,俗話說「物以稀為貴」,絹本反而一躍成為了書畫作品中的精品材質。

不過,也有一些書畫家喜歡「不按常理出牌」,尤其是現代,如今許多書畫家都喜歡在創作載體上推陳出新,報紙、票證甚至窗紗等等都可以用於繪畫,其中,繪於帆布之上的布面國畫引起了收藏愛好者的極大興趣。

【布面國畫,一幅耗時一個月】

某書畫作品展上,數十件色澤暗黃深沉的作品引人注目。它們或反映四川茶館風貌,或呈現民國時期大戶人家生活情態,題材與風格相得益彰。這些作品的標籤上都寫著「布本設色」,即繪製在帆布上。

說到「布面國畫」的靈感由來,作者曹輝的思緒回到20多年前。1990年,應法國友人之邀,作者帶著27件作品到巴黎展出,在意見回饋中,一名藝術愛好者談到了中國畫的材料問題,認為紙上作畫非常循規蹈矩,也不便於保存,希望能推陳出新。他思索了很久,決定用帆布代替宣紙。不過據他透露,這種改變並非出於對油畫的借鑑,更多源於風格厚重的敦煌壁畫,以及唐卡的啟發。

由於從小喜歡泡茶館,曹輝的首批布上作品,便以四川茶館為題進行藝術創作。比起宣紙,布面國畫更有力量和厚度,有種富含歷史意味的灰濛感,將茶館的韻味體現得淋漓盡致。1991年這批作品在巴黎展出,獲得許多國外觀眾讚賞。

創作布面國畫,遠非將宣紙換成帆布這麼簡單。由於帆布對國畫顏料的附著力遠遠比不上宣紙,在創作過程中,首先要對布面反覆打磨,使其質感符合創作所需,然後一遍又一遍地著色和調整。據悉,繪製一幅100㎝×80㎝尺幅的布面國畫,前後需要耗費一個多月的時間。這種創作方式對眼睛損傷極大,曹輝還曾因此造成視網膜脫落。隨著年齡逐漸增長,2011年以後他很少再創作布面作品,逐漸回到傳統的宣紙繪畫。

【創新載體,報紙票證窗紗都能畫】

除了帆布上能繪畫,報紙、票證甚至窗紗等上面照樣可以創作。青年藝術家張亞繪畫作品個人展「印象」登陸成都那特畫廊,就帶來不少以報紙和票證為媒介的作品。2014年,張亞在杭州駐留了兩個星期,她將車票、發票等生活票據用於創作,「對城市與個人生活之間的關聯做一點點摸索」。張亞還搜集當地的報紙,用各種幾何形狀重複、疊加,遮蓋報紙上原有的文字或圖像。

2015年11月,廣州美院油畫系主任範勃在成都K空間舉辦個展「幻象現實」,其中有32件利用報紙創作的「言外像」系列。畫家在報紙上畫滿陶俑、人群、昆蟲甚至戶口簿等各式塗鴉,讓人眼花繚亂。範勃表示,塗鴉內容是隨機性、隨意性的,是為了探索表達方式進行的繪畫語言研究。

當然,藝術家有時也會從創作主題出發,有針對性地尋找特殊的創作載體。川音美院油畫系2010級學生金曉晗的畢業創作《呼與吸》,由於打算對霧霾進行「戲劇化的呈現」,便選用窗紗作為繪畫載體。「窗紗能過濾空氣,材料與主題結合度很高。」金曉晗買了很多窗紗做嘗試,最終以兩層窗紗作為畫布完成了創作。「懸掛起來的時候,既有透明性又有3D效果,生動展現出作品的主題。」

相關焦點

  • 元明書畫紙絹的辨識
    元代書畫紙、絹總的來說不如宋代,絹的質地粗糙稀鬆,不如宋絹細密潔白,如任仁發、吳鎮所用的絹,織得都較稀鬆,似乎也不堅固;元紙亦然,其藏經紙以白色為主。但元代也有質量高的絹,如趙孟頫絹本《臨蘭亭序》的用絹就較細密勻淨。
  • 廣東省博物館藏董其昌書畫作品摭談
    廣東省博物館藏董其昌書畫作品摭談文/ 任文嶺  董其昌(1555—1636)是中國書畫史上承前啟後的大家,他一生創作書畫作品無數,其中流傳至今的也很多,分藏於海內外各大公私機構及藏家之手。總體來說,粵博所藏這批董其昌書畫作品質量較高,且不乏精品佳構,雖然其中也有少數作品真偽尚存爭議,但大多數作品都當為董其昌真跡無疑,是我們研究和探索董其昌藝術創作的第一手資料,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意義。在此,筆者從中挑選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精品,進行簡要梳理與介紹,並就相關問題進行初步探討與分析,以期引起學界同仁的進一步關注與研究。
  • 培養出小畫家的大畫家開個展,「圓·緣——高甬春書畫主題創作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周潔 施琛 1月9日~14日,「圓·緣——高甬春書畫主題創作展」在杭州恆廬美術館(南山路202號)開展。此次展覽由杭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浙江省美術家協會主辦,杭州市美術家協會、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承辦。
  • 收藏|「絹本」「設色」是什麼:一口氣讀懂中國畫「高頻術語」
    繪在絹、綾、絲織物上的字畫,稱為絹本,在畫面中能看到明顯的橫豎交錯的紡織痕跡。代表作:北宋範寬《溪山行旅圖》區別於絹本,它是在國畫中最常使用的材料。以紙為底,所繪製的就稱之為紙本。這個詞經常與「絹本」、「紙本」合用,出現在國畫的基本信息展示牌中。設色就是國畫中暈染彩色的意思,畫面中只要出現彩色就可以說是設色作品。
  • 四川省詩書畫院和成都畫院學術雙年展即將開幕
    四川省詩書畫院、成都畫院正是在這樣的深厚文脈中生發而成。這兩所畫院都是在改革開放後所建立起的第一批官辦畫院,集聚了四川省眾多藝術名家,成為四川省藝術創作的中堅力量。此次展覽為四川省詩書畫院和成都畫院的專職畫家首次聯袂展出,共有61位藝術家參加。其中四川省詩書畫院21位,成都畫院35位,另有五位特邀嘉賓。
  • 19秋拍·中國書畫丨溥心畬: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請橫置屏幕欣賞Lot29 溥心畬(1896-1963) 北宗矩矱冊冊頁(十二開) 設色絹本、水墨紙本壬申(1932年)作題籤:(馬一浮題)溥心畬畫冊。惠清仁兄屬題,蠲叟。鈐印:浮題首:(餘紹宋題)北宗矩矱。餘紹宋題。鈐印:越園(十二)壬申十月,心畬寫於寒玉堂中。
  • 中國畫的載體有哪些 你能說出幾樣?
    國畫的載體有哪些?中國字畫可以寫在紙、絹、帛、扇、陶瓷、碗碟、鏡屏等物之上,常見的有下列幾種:絹本絹本是將字畫繪製在絹、綾或者絲織物上。古畫卷本儘管很多,但是容易被蟲蛀,也容易被折損,反而紙本更易保存。絹本看起來比較名貴,但是底色不及紙本潔白。
  • 「海納百川——林則徐的精神世界全國名家書畫邀請展」即將開展
    他獨具政治謀略、軍事才能、經濟眼光、水利知識、書畫藝文等多方才能,聲名如日月,譽為「左海偉人」。他的愛國情懷、民本思想、改革意識、清廉為官的本色為後世所崇敬;他思想深刻、視野開闊、至情至性、直抒胸臆為後世所景仰;他一生踐行「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固禍福避趨之」的理想信念;他的高風偉範、道德文章、書法藝術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 ...六回「啟真源」一一書畫作品學術邀請展即將亮相國大恆廬美術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工作者要自覺堅守藝術理想,認真嚴肅地考慮作品的社會效果,為世人弘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職業操守、良好的社會形象、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贏得人民喜愛和歡迎。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的教學和工作開展,一方面要堅守理想,認真完成本職工作,另一方面也要走出象牙塔,要有創作從人民生活中來和創作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的思考。
  • 書畫修復名家趙嘉福:當代紙墨不利於書畫傳世
    紙和墨,可謂是書畫作品的兩大「硬體」,重要性不言而喻。上海圖書館副研究員、書畫修復名家趙嘉福,就古今紙墨對書畫創作、裝裱、保存等方面的影響,進行了詳盡介紹,同時他強調,對於書畫修復而言,配料與技術缺一不可。老宣紙千年不變脆 手工紙生產應恢復說起書畫裝裱,有四十多年工作經驗的趙嘉福特別強調「底子」要好。
  • 紙——刻不容緩
    它是華夏文明傳承的載體當下卻面臨嚴重危機如果紙壽千年不再早衰之紙何以傳承當代中國傳統書畫藝術警鐘已敲響《紙——刻不容緩》王魯湘:中華文明的創造和傳承要依賴於很多物質的載體,比如說青銅,比如說陶,瓷,還有竹木簡的竹和木,當然中華文明最偉大的一個對人類的貢獻造紙術的發明,以及後來我們文人的書畫。
  • 在線展覽 | 惠州地方文化採風創作實踐課程匯報展
    旨在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繪畫表現能力,通過外出採風寫生親身感受與體悟,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感知能力和藝術的表達能力。走進自然,融入民俗生活。了解地方風土人情,凝練地方文化特色,進一步拓寬創作思路,拓展文化視野,提高學生對歷史與文化的思考深度。
  • 大境界·2019當代中國書畫名家年度人物|陳斌
    書畫家們以「形神兼備、遷想妙得」為心象,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追求「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境界,他們將主觀精神因素與客觀世界相融合,浩瀚宇宙、天地萬物在他們自身修養、學識、情感以至生命的傾注下,美的瞬間便定格成永恆,尺幅之中透射出具有深刻內涵的大美形象和大境界。大境界·2019當代中國書畫名家年度人物——陳斌。
  • 致導師:沒有您摻和的畢業創作
    己亥秋日,蒙甲師召見,告知畢業創作選題事項,提及審美、技術、視覺、主題、風格各要素,並循例挑揀了歷屆優秀畢業作品觀摩,談己之從藝心得與繪畫觀察。各人此前已觀摩過三屆學長創作,對乃師名下情況略有知曉,經碩、博學長們的進一步點撥,已漸能心領神會了。
  • 首屆《時代見證者》青少年主題書畫創作活動啟動
    為更好地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促進青少年兒童,素質教育,提高青少年兒童書畫藝術興趣,培根鑄魂、固本培元,以書畫為載體,築牢各族青少年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壯麗篇章,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社會主義的接班人。
  • 唐伯虎20大最貴作品,首份唐伯虎書畫最貴拍賣榜出爐
    明人尺牘冊-唐寅致石泉札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唐伯虎的詩書畫作品,古往今來都為鑑賞家與收藏界重視。2017年12月,唐寅的《月泉圖卷》曾在北京保利拍賣會上以9200萬元天價成交,蜚聲海內外。今天,玉齋君就為廣大藏家整理出了《唐伯虎書畫拍賣記錄 20大最貴作品》,以供作收藏參考之用。
  • 紙·文明使者:舒捲隨幽顯,廉方合軌儀
    原創 詩書畫 東方衛視詩書畫眾所周知,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紙的出現,不僅給中國人的文化生活帶來便利,更是全世界文明傳承的福音。有了紙,才讓我們在千百年後,還可以見證先人的智慧,可以了解人類的文明。
  • 中國古代書畫的起源及鑑賞
    (3)從畫的用料上可分為:帛本、布本、絹本、紙本、綾本、蠟箋本等。(4)從畫的時代上可分為:古畫、新畫、近代畫、現代畫等。(一)書法的起源1、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大篆:也叫籀書,又叫籀篆。秦始皇時定書體為八種,謂之八體。
  • 齊白石再傳弟子-少白湯發周分享:賞心悅目的溥心畬書畫精品展
    估價:RMB: 70,000 - 100,000 節選自《現代書畫家溥儒書畫用印》《現代書畫家溥儒書畫用印》裡記載在同等尺寸、同樣題材的書法作品中,溥儒先生的楷書作品比行書作品之市場價格平均高出一倍之多,滿文書法作品更是吉光片羽。
  • 誠軒17春書畫 掰開揉碎話心畬
    *Lot40    溥心畬(1896-1963) 臺車遊烏來 鏡心 設色紙本 16.8×56cm。Lot27 溥心畬(1896-1963)  林壑凝寒圖卷 手卷 設色紙本 14.3×86cm。雪喻高潔,又帶有淡淡的哀愁,特別適合遺民身份的書畫家創作,表達他們心中對操守的珍重和對過往難以名狀的悵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