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來一杯熱豆漿!」
王大爺清早出門晨練時看見小區門口新開了一家早點鋪,便打算買杯豆漿補充一下體力。熱騰騰的豆漿端上來,王大爺想起他日常服用抗血栓的阿司匹林還沒吃,正好用豆漿把藥吃了,很方便。
不想王大爺喝著豆漿吃完藥後,胃裡翻江倒海,十分難受。
其實不僅是豆漿,一些我們常見的飲品都是不能和藥同時服用的,服藥還是用溫開水送服最佳。
喝豆漿時吃這些藥,是自己找罪受
豆漿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鐵磷鈣、維生素以及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常喝豆漿對預防高血脂、高血壓、貧血、血管硬化等疾病都有不錯的效果。[1]但是如果用豆漿喝藥,不僅會影響豆漿中營養成分的吸收,還可能破壞藥效,甚至產生一些不良反應。
例如,有些藥物會破壞豆漿的營養成分。如四環素類(米諾黴素、多西環素)、紅黴素(克拉黴素、阿奇黴素、羅紅黴素)等抗生素,這類抗生素會和豆漿中的微量元素產生反應,破壞其原有的結構,使得豆漿中的養分無法被身體吸收。
同時,豆漿也會影響一些藥物的吸收。豆漿是由黃豆研磨而成,黃豆中的蛋白質會阻礙人體對鐵元素的吸收,如果在吃補鐵食物或藥物的同時喝了豆漿,就會大幅降低這些鐵的吸收率,從而導致補鐵劑難以完全發揮作用。[2]另外,豆漿的植物蛋白中含有大量的鈣,這些鈣會和某些藥物裡的微量元素如鐵、鈣、鋁等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沉澱物,無法隨尿液排出體外,長期如此可能會出現結石。
豆漿還不能和酸性藥物以及中藥同服。因為豆漿本身就是酸性的,再服用酸性藥物,如維生素C、阿司匹林等,會大大刺激胃部,造成胃酸過多、胃痛的後果。而中藥與豆漿都屬於性寒之物,兩者同服會使體內的寒氣加劇。
正確的喝豆漿時間應該與服藥時間間隔30分鐘以上,抗生素則需要間隔更長的時間,以免二者衝突。
喝酒不能吃這6類藥
酒精會與許多藥物發生化學反應,生病的人本就不該喝酒,尤其是對正在服用以下藥物的人群而言,喝酒更是禁忌。
感冒藥、止咳藥。感冒藥和止咳藥中主要都有一種成分,撲熱息痛。如果在服藥的同時飲酒,酒中的酒精乙醇進入人體後,會使人體內的撲熱息痛代謝物受體迅速減少,撲熱息痛就轉而與肝、腎細胞結合。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李敬林表示,吃感冒藥、止咳藥的同時喝酒,會造成肝、腎組織的損傷,嚴重時可導致肝壞死。
鎮靜藥、安眠藥。鎮靜助眠的藥物主要有硝西泮、地西泮、氯硝西泮、三唑侖等,這類藥物與乙醇合用時會加劇嗜睡的狀況,嚴重者還會精神恍惚、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種對胃腸道具有刺激性的消炎藥。酒精本身就會刺激消化道和腸胃,如果服用該類藥物時再大量飲酒,會使胃腸道黏膜受到藥物和乙醇的雙重刺激,嚴重時可能引起消化道潰瘍或出血。
降糖藥。酒精會加速人體的中樞抑制,所以在喝酒後人的血糖一般都會降低。這時再服用降血糖的藥物,則血糖急劇下降,可能引發低血糖性休克,危及生命。
抗心絞痛藥。酒精還會使得人體血管擴張,而硝苯地平類抗心絞痛藥也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兩者相加,有可能導致患者血壓驟降,甚至休克。
降血壓藥。如果長期服用降壓藥的人有喝酒的習慣,可能會造成低血壓。
喝牛奶時,這4類藥要避開
牛奶和豆漿一樣,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例如動物蛋白、鈣等,這些成分也會和藥物中的成分發生反應,因此最好不要將以下藥物與牛奶同服。
胃黏膜保護藥。胃黏膜保護劑是一種用以治療胃潰瘍的藥物,服用後會在胃部形成一道保護膜。而牛奶中的蛋白質和脂肪會抑制保護膜的形成,影響藥效。
強心藥。強心藥如高地辛本身具有一定的藥物毒性,而牛奶中的鈣離子會增加這種毒性,加深藥物副作用,甚至損傷臟器。
含鐵藥物。牛奶中的鈣和磷會抑制鐵元素的吸收,還可能會與之結合形成結石。
中藥膏方。牛奶的鈣和磷還會和中藥裡的有機成分發生反應,產生沉澱物的同時影響藥效的發揮。
喝咖啡,就別吃這3類藥
咖啡中的咖啡因能干擾藥物的代謝,與許多種藥物都有相互作用,從而使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增加。[2]因此喝咖啡的同時不要服用以下幾類藥物。
抗菌藥。抗菌藥常見的有左氧氟沙星等,咖啡因會抑制肝臟中的藥物代謝酶活性,使血藥濃度升高而引起藥物中毒。
口服避孕藥。咖啡因也可能造成避孕藥的藥效大打折扣,有造成女性避孕失敗的風險。
解熱鎮痛藥。咖啡因會加速胃部的胃酸分泌,加上解熱鎮痛藥對胃部的刺激,可能導致胃黏膜受損,嚴重時可導致胃灼燒感、胃出血等症狀。
總之,藥物之間存在相剋的現象,藥物和食物之間也是如此。所以某些藥物不要和豆漿、牛奶、酒和咖啡一起服用,最好還是用白開水服用,這樣不會產生各種化學反應,也能使藥物發揮本來的藥效。
參考資料:[1]《用藥禁忌:藥物不宜與豆漿同服》.生命時報.2013-03-13[2]《喝藥之後喝豆漿,會影響藥物吸收?營養師:建議相隔30分鐘以上》.搜狐.2019-10-12[3]《吃藥時千萬別碰這些東西,嚴重的會要命!》.健康時報.2017-08-2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