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對網紅嬰兒牙膠「蘇菲小鹿」(也有叫「蘇菲長頸鹿」)體內暗藏黴菌的質疑刷屏網絡。記者特別進行了實證,發現隱患確實存在,而且,暗藏黴菌的,不僅僅是「蘇菲小鹿」……
長滿黴菌的「蘇菲小鹿」刷屏網絡
這款外表萌萌噠的產自法國的嬰兒磨牙膠可以算是兒童玩具裡的熱銷產品!因為它號稱材料安全、無毒、純手工製作,備受明星媽媽們的喜愛,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受到追捧。
但最近,一家國外網站曝光了知名嬰幼兒牙膠產品——蘇菲小鹿:有媽媽剪開了使用中的「蘇菲小鹿」,發現牙膠內部長滿了黑色的黴菌,網上所配照片簡直不忍直視。
因為牙膠是被嬰幼兒直接啃咬的東西,於是,遍布全世界的眾多「蘇菲小鹿」使用者都拿起了剪刀,結果,發現牙膠內部同樣遍布黴菌,一時間,遍體黴菌的「蘇菲小鹿」開始刷屏。
20個新晉媽媽,8個人有「蘇菲小鹿」
這款網紅牙膠,在各大平臺都是暢銷產品。搜索「蘇菲小鹿」,售價從數十元到一兩百元的都有,按銷量優先,多的賣家有六七百成交記錄,看買家記錄,多數都是「有淡淡的清香」「我家寶貝很喜歡」之類的好評。而在進口超市,這款牙膠也是營業員力推的,並且櫃檯上「已經賣得只剩下一個」。
記者也在自己的朋友圈裡做了一個小調查,20位孩子在兩周歲以內的新晉媽媽,有8個媽媽表示給孩子玩過「蘇菲小鹿」牙膠,其中6個孩子超過一周歲,已經棄用「蘇菲小鹿」,有兩個媽媽表示,現在正在使用「蘇菲小鹿」,一個孩子4個月大,一個孩子10個月大。8個媽媽獲得「蘇菲小鹿」的途徑基本都是海淘、代購、朋友贈送。
由此可見,「蘇菲小鹿」在中國的確夠得上「網紅」級別,在嬰幼兒中使用率不低。
小鹿身體內部確實長了黴菌,洗澡玩具也未倖免
為了驗證網絡上的說法,記者特地聯繫了新晉媽媽Linda做了一個實驗。Linda兒子10個月,有一個朋友從美國帶回的「蘇菲小鹿」,兒子長牙期比較喜歡咬「蘇菲小鹿」,現在基本不咬了,但仍然很喜歡玩,網上的消息也讓她很震驚。
剪開「蘇菲小鹿」,果然在身體內部,發現長了黑色的黴菌,斑斑點點,散落在乳白色的橡膠上,尤其刺眼,雖不如網上圖片那麼誇張,但一想到這是孩子經常塞嘴裡啃咬的東西,也足夠讓人覺得噁心。
這款牙膠之所以長黴菌,是因為它是空心的,為了手感和發聲,小鹿身體上留了一個洞,捏起來會發出「吱吱」聲,孩子啃咬遺留的口水和清潔的水會進入小鹿體內,如果不注意,小鹿體內就會因潮溼滋長黴菌,而由於是在小鹿體內,又不容易被發現,就會使情況越來越惡化。
對「蘇菲小鹿」的拆解,讓記者擔心其他一些親水的嬰幼兒玩具,比如有擠壓噴水功能的洗澡玩具。同事叮咚媽媽提供了兩款此類玩具,我們攔腰剪開,玩具內部還是溼漉漉的,果然裡面同樣滋生了黴菌,因為材質並不透明,內部的情況平時觀察不到。叮咚媽媽決定丟棄所有帶孔的洗澡玩具。還有朋友反映,曾經發現孩子使用的牙刷手柄處橡膠、保溫水杯的密封圈等也會滋生黴菌。
小貼士
黴菌對孩子有什麼危害?
看來,「蘇菲小鹿」暗藏黴菌不是個案,這與玩具的屬性和構造有關係,有洞、內部空心的構造和親水的屬性加上矽膠橡膠類的質地,就形成了滋生黴菌的幾大要素。
眾所周知,黴菌會提升腸胃感染和過敏的機率,尤其是對免疫能力還不強的嬰幼兒來說,可能會引起腹瀉、嘔吐、哮喘或者眼睛炎症等健康狀況。那麼我們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呢?
針對網友的質疑,「蘇菲小鹿」的生產商對牙膠長黴菌的問題,強調了產品的說明:「需要澄清的是,蘇菲長頸鹿牙膠100%由天然橡膠製成。在清洗時,消費者需要嚴格按照產品的說明來執行:為防止水從牙膠底部的小孔進入,嚴禁用浸泡或衝洗的方式來清洗牙膠。」
事實上,媽媽們都反映,即使很注意清洗消毒,也難以保證孩子啃咬過程中口水不進入小鹿體內。
那麼到底該如何避免這些嬰幼兒用品滋生黴菌危害健康呢?有國外媽媽支招,買來先用熱膠把洞堵上。也有專業人士給了一些建議,微博實名認證為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公共衛生博士的網友「夏天的陳小舒」建議,對於每天使用的咬膠,至少每周清潔一次,然後消毒、自然烘乾。所以清潔到位、保持乾燥、縮短使用時間定期更換應該是避免黴菌滋生的不二法則。
據法制晚報
(原標題:最近這款玩具爆火! 可它被剪開後,滿是黴菌)
本文來源:華聲在線-三湘都市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